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美方占压倒性优势

中国财政部16日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的中英文签字文本。该协议文本最重要的地方,是中国要向美国购买大量货品。有大陆学者认为,双方让步只是暂时性,真正挑战在下一阶段的谈判。

中美双方于1月15日在白宫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国公布的协议文本共88页,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中美双方在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协议强调,双方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并且进行公开、自由的运营;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按照市场原则自愿进行,政府不支持、指导企业开展扭曲竞争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对外投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本周四(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全世界,也再次说明,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的解决办法。”

耿爽还说,当务之急是中美双方要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第一阶段协议,这对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陆学者认为中方让步比美方大 

长期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前讲师吴强,本周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从协议内容看,中方向美方作出了较大的妥协和让步,而中方基本上延续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贸易方式,即大量购买美国货:“大笔采购的方式来满足特朗普要求贸易平衡的需要,但是同时在涉及到中国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国企等等,所谓七大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让步。”

美方长达96页的协议文本,主要分为采购美国产品、农业、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汇率、金融服务及执行性七大部分。中方承诺以2017年度为基准,在未来两年采购最少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及服务。中国承诺会分阶段购买额外777亿美元制造业设备,包括工业机械、电子设备、药品,飞机,汽车,钢铁以及光学和医疗仪器。能源方面承诺最少额外采购524亿美元;服务产品方面则会采购376亿美元。在农产品方面,中方“应确保”采购32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中方同意,提供更多农业经济活动并增加就业机会,包括肉类、家禽、海鲜、大米、乳制品、婴儿配方奶粉、园艺产品、动物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宠物食品与农业生物技术等项目。

美中妥协只属暂时性 

在美中两国历经18个月的贸易争斗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副总理刘鹤2020年1月15日中午,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美联社)

在美中两国历经18个月的贸易争斗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副总理刘鹤2020年1月15日中午,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美联社)

吴强认为,中国作出的让步实际是当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向世界作出的承诺:“这样的一个妥协只是暂时性的,第一阶段的,他未来还有第二阶段。他相当于维持了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状态。一方面能够防止中美关系继续恶化。中美未来会围绕贸易战,继续展开谈判。”

媒体发现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文本中,“中国应”一词出现了82次,“美国应”出现4次。“中国与美国应”仅出现一次。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刊文称,中国始终坚持,分歧和摩擦最终需要通过对话和磋商来解决。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对话磋商取得了初步进展,但这也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

协议对中国人民长远有利 

北京异议学者查建国对本台表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中国大量购买美国货品对中国有好处,尤其是美国的农产品、能源及服务等。他认为中国的市场应该开放:“中国的经济应该更大程度的开放。中美贸易协议的签订,对于中国经济开放的门,开得更大一些是有好处的。虽然经济开放对国内企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市场经济只有在竞争中,企业才能够成长壮大。”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15日晚发文说:第一,这是好事,来之不易;第二,这是脆弱的“休战”;第三,中美未来的和平共处格局是谈不出来的,只能够通过中国不断做好自己的事情,让我们的经济不断更强大,博弈出来。

随着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意味着持续了18个月的经贸争端暂时休战。但第二阶段协议谈判如何,有分析指第一阶段协议未能迫使中国作出重大的经济改革,相信第二阶段协议要等到2021年才能进行。

转自:RFA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