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胡鞍钢“中国第一”的致命错觉

胡鞍钢

这几天,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的胡鞍钢的“骄傲论”网络爆棚,胡院长“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这么喜大奔普的事,网言网语似乎并不买账,不是胡鞍钢说得不好,“老子天下第一”从来就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差不多快想疯了的美梦,但炒作终归要有料,胡鞍钢始终拿不出大数据来佐证他令人振奋但不令人信服的论调。

这是胡鞍钢先生日前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上的“布道”,他特别引用了毛泽东在1956年的预言,毛泽东认为,我们比美国落后六十年,假如我们再过五六十年超不过它,你人口这么多,地盘这么大,资源又这么丰富,搞的又是社会主义,那时你都超不过美国,像什么样子呢?恐怕只有开除地球球籍了。

今年,差不多是六十年预言兑验期,胡鞍钢先生现身说法,到底是学者研究还是政治背书?颇值得玩味。

话说回来,关于中国第一,其实并非胡鞍钢先生的国情研究“成果”,2014年10月,当中国人从国庆黄金周休假回来时,陡然发现自己竟然已是“世界第一公民”。

那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热闹凑的也真他妈巧,中国黄金周大假结束这天,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令中国人异常振奋:按购买力计算,2014年美国GDP预计将达到17.416万亿美元,而中国GDP也将破天荒超过17.632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GDP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份报告刚一发布,就被中国外交部尴尬地挡了回去,且不说中国实际GDP只有美国的2/3弱,在外交部门眼里,IMF的报告一旦形成“世界共识”,那就意味着许多国际责任将自然落将到中国头上。

以联合国会费为例,全球193个会员国中,美国承担的会费一度达到40%,现在仍维持在22-25%,中国因着国内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客观现实,获得一定宽减,所摊会费份额至今没有超过8%,比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都低。

事实上,外交部的羞赧还有另一层原因,中国一直是外资引进为主的国家,对外投资比例很小,而IFM的统计里,把所有在华外资企业都统算到中国实体经济中来,人为膨大了中国经济的体量。

本质上讲,中国真的算不上一个十分成功的国家,且以中国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这30来看,中国经济的成绩单也非独傲全球。中国在1978年-2008年的黄金30年(泡沫较少),经济规模扩大了近50倍;而日本在1946年-1976年经济全盛上升期,经济规模却扩大了55倍;有亚洲“四小虎”之称的韩国,更是在1962年-1989年(27年)间,经济规模扩张了惊人的100多倍,并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俱乐部金牌成员。

而当下中国,虽然被冠之以太平盛世,但究其世界经济地位和国民收入,也只能算中下等发展中国家。

这样的定义切合现实,我们拿大数据说话:由于中国国计和民生落差巨大,按人均购买力算,当下中国人均工资只相当于美国的1/8-1/10,差不多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和70年代中后期的日韩生活水准接近,复旦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康世平认为:“如果中国能以韩国追赶美国的速度前行,那么中国人均GDP要占到美国的6成,大约还需要40年的时间。只有在那时,得益于中国人口庞大的基数,中国综合国力才可能真正赶超过美国。”

但胡鞍钢先生却将这一时间表,大跃进式地提前了40年,忽略了差不多还需整整一代人的奋斗。

然而,从当下看未来,悲观大于乐观,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在走向尽头,由于不计代价地发展,中国生态接近崩溃,以水利部官方报告为例,国内地下水有80%以上被污染,江河湖泊有五分之三的水系不能直接饮用或用于农业灌溉,美国经济学者、作家Laurence Brahm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中国所面临的水危机要比任何经济危机都严重得多。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趋缓,腐败无所不在,金融市场危机重重,社会稳定压力巨大,加之人口快速老龄化,中产阶层焦虑不安……这些都已经构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给未来中国凭添了诸多不利因素。

这些“中国病”如果得益于未来结构性体制改革,并辅之以科技为先导,仍是有希望解决的,但郭沫若时代的“科学春天”和胡鞍钢先生的“科技第一强国”,除了纸上谈兵,并没真正到来,中美科技差距巨大,根本不是半斤八两的问题,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国内全面掌握权威大数据的莫过于工信部,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全球制造业的格局看得十分透彻,他认为:美国是全球唯一主导型的科技创新中心,经济附加值最高,美国领导全球的巅峰时期还远没有过去;而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领衔并垄断了世界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属第二梯队;中国和一些主要新兴国家,徘徊在中低端制造领域,处在全球经济链的中下游,是第三梯队。说白了,中国巨大的国际贸易顺差,其实是靠低廉劳动力在来料加工中“推成豆腐卖成钱”的,产业附加值极低。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蒂芬·G.布鲁克斯和威廉·C.沃尔福斯教授去年5月联合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以详实的数据应证实了苗圩部长的观点,以下数据撷自这篇文章。

2013年,世界银行知识产权使用付费数据显示,美国以1280亿美元的收入傲视全球,相形之下,中国大规模进口技术,但出让知识产权使用获得的收入却不到10亿美元,相差128倍;而上一年度,即2012年,美国在欧洲和日本登记的专利数量将近14000件,而同期中国却不到2000件,相差70倍。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差距决不是几天几年就可以弥合的,除了国力、体制等因素外,科学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也至关重要,这两年里,中国先后有100多篇发在世界核心科技、工程刊物上的文章,因抄袭、数据作假被公开撤下,令中国科技、知识界整体蒙羞。

其实,也许我们根本不用作如此详实的比较,只要看看中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的业绩;看看中国高校在世界的排名,就明白自己的国家位置了。

这正是令人生疑的地方,作为国家智库的知名学者,胡鞍钢难道不知道自己在胡诌什么吗?就像当年大跃进时放卫星的那些人,他们对自已罗列的那些天文数字,其实早就心知肚明。假大空的东西,往轻处说是误国误民,往重处想,它致命的杀伤力,有时甚至超过战争带来的灾难。

至于开除地球球籍那事,你可别当真,大不了冬天雾霾太重,从太空俯瞰中国,如同消失一般……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