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韓:自由並不難懂 人心皆有期望

bkncn-20141016000711603-1016_05411_001_01b

 

最近這幾天相當不平靜,警方密集抓捕了一大批民間維權人士,已經能夠確認的就超過50多人,其中大多數是因為聲援香港的佔中活動。廣電總局又頒布了新一輪的禁令,余英時、許知遠等作者的作品都不能再出版,有人猜測也與他們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有關。

今年警方的抓捕行動可謂是層出不窮,新公民、河南祭趙、六四研討會等等,一次次的大規模抓捕已經讓人神經麻木。眼前這一波相信與香港的佔中有關,已經知道姓名的被抓捕者當中不少都有過支持香港的言論。

鄧小平在基本法起草階段就說: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有人罵中國共產黨,罵中國,我們還是允許他罵,但是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麼辦?那就非干預不行。可見隔絕香港對內地的影響,以及不讓兩地形成互動一直在中共的政策考慮之中,尤其要禁止香港對內地的輻射、危害大陸政治制度。

然而鄧小平沒有想到的是網絡時代信息流通的便利,歷次香港的集會信息都輾轉流傳到了大陸,並引起共鳴。同時,大陸也低估了香港可能存在的統治上的障礙。儘管從回歸之前就以著手對香港的社會的滲透掌控,但穩固的極權的統治要建立在暴力支持下對原來社會結構的破壞重組之上。人性或有弱點,然而極權確實違背人的天性。人們因為人性的貪婪接受引誘,也因為人性的貪婪而熱愛自由。過去官方宣傳革命時期以土地改革政策贏得了農民的支持,不少對體制抱懷疑態度的民間學者也支持此說,並以此引發素質論的感慨,認為中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珍惜自由。但如果認真研究史料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張國燾回憶其主政鄂豫皖根據地時期的情況就曾說過,當地土改之後因為賦稅和勞役負擔過重,加上禁止商業經營造成的物資短缺和物價奇高,土改之後不久就有大量農民放棄分到的土地逃亡到國統區,是暴力的管制和封鎖才維持了根據地統治秩序的存在,而非民眾自願的選擇。而僅靠收買和滲透能夠在一個地區建立統治尚無先例,而維持統治更是不可須臾離開暴力和威脅。

 相比香港人能夠大大方方的走上街頭,大陸人零星的聲援就遭消聲、抓捕,兩地差距可想而知。同樣的態度在不同制度之下承擔的風險大不相同。大陸人並非都是跑到香港去耀武揚威的土豪,相比這些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沉默的大多數中不少都明白自由的珍貴,更有勇敢的少數敢於講出對自由的支持,即使他們對風險早有預期。

(據東網即時)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