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运动多年来的战略,是透过合法的游行集会、公民抗命或勇武的街头行动,与议会抗争相配合,去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争取他们的同情及支持,进而向中共施压,迫使中共容让香港能实行民主普选。这战略部署现已大体完成,亦已初步见到成效,但最后能否达成战略的终极目标,即在香港实行民主普选,仍需时间让战略部署发挥效用,成败是言之过早。
但在战略部署完成后,在民主运动的各个前线战场,仍会爆发激烈的战役。这些战役的重要性未必对整体战略有很关键的作用,但若在各个别战场的战役中,如不能掌握对手的战略,未及时采取适当的对应措施,及欠缺与其他战场的紧密联系,产生不出协同效应,致对手能顺利推展战略,那亦会对本身的战略能否成功、多快成功,及成功后局面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战略目标:不能让香港成反共基地
因此,我们还得了解中共对港的当前战略是什么,以便在各战场能采取最好的对应战术。中共对港的战略目标,是不能让香港成为反共基地。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由行政长官主导的香港特区体制,都在其掌控之中。另外,要把香港转化,令香港的各个层面融入内地体制,不过仍要给予外间印象,香港与中国其他城市还是不同的。
其实中共这战略,多年来并没有大变,只是因应形势,具体部署有所不同而已。由一开始,中共就未想过让港人可自由地选出自己的政治领袖去管治香港,治港者必须是中共信得过的人,那么香港就不可能成为反共基地。但对哪些是信得过的人,在主权移交后的几年,是较宽松一点。但随着港人对民主普选的期望在这20多年来不断提升,中共对港人的猜疑愈来愈大。设下的门槛去筛选哪些才是信得过的人,也愈来愈高。
中共两次推后引入普选的时间表,使更多港人怀疑中共落实普选承诺的诚意,故采取压迫力更强的争取方法。中共的反应是立场变得愈来愈硬,因对香港民主运动有了更大疑虑。但当中共不愿退让时,港人争取民主的决心又再加强,而使用的方法进一步变得更激烈。中共对港战略与香港民主抗争的战略相碰撞,进入恶性循环,终到了现在剑拔弩张的地步。西方自由世界更卷入其中,令情况变得更为多变复杂及难以预测走向。
渐把操控渗进各层面 经济尤其重要
为了确保战略成功,起先主要是以能信得过的人来主导香港的统治,而特首及立法会的多数,是两个不能失的堡垒。但香港的公民社会相当成熟,单是这两个堡垒能守得住,香港的民间力量仍可对特区管治施加巨大阻力,中共逐渐要把操控由政府体制渗进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经济层面尤其重要。
随着内地经济起飞,中共有了更强的经济力量,香港反因经济转型出现阻滞,取了一条易行的路,依靠内地经济急速发展来支撑局面,令香港与内地在经济层面先融合起来。在经济融合带动下,香港社会的其他层面也与内地的相关层面走得愈来愈近。发展至今,特区政权正配合中共的战略部署,一步步把香港与内地全面融合起来。
本土意识一下子爆发
在恶性循环下,这种融合部署令本是方兴未艾的香港本土意识,一下子爆发起来,更激烈地去反抗融合,连带令港人与内地人之间出现很深的鸿沟。“反送中”运动就是融合与反融合剧烈碰撞下的一次政治及社会大爆炸。结果是中共再进一步推进其战略部署,为香港直接制定《国安法》,一方面赋予更大权力去操控整个香港社会,另一方面是要更全面去把香港社会融入内地所实行的一套生活与思维。
当了解中共的战略部署后,就不难明白在各个战场,包括了立法会、区议会、经济、社区、大学、教育、各行各业、公民社会、传媒等,中共的战术不离以恐吓使人不敢反抗,派钱来收买人心,或以谎言来蒙骗心志未定的人。
民主抗争要顶着操控及融合部署
“大军压境”下,全局战略部署暂不用改变,在等候国际压力发酵产生效用之际,香港民主抗争可继续采取什么战术去应对中共及特区政权的威权进逼呢?在各个要把香港融入内地的战场,视乎中共在个别战场的主要战术,可按着战术的需要,或是敌进我退,或是与敌对峙,或是坚守阵地;但总要减低消耗,创意变招,凝聚力量,等候时机,寻隙渗进。
若中共的战术是恐吓,对应就是不要被吓倒。恐惧的作用是瘫痪一个人不敢去继续做什么。反制的战术就是不要被吓倒,但不被吓倒不是完全不理会威权的打压威吓,而是要判断威吓会有多大可能真的变成实质打压,而去决定进退之道。
对应收买战术,就是着眼于更高的价值。政权给的利益,在不损基本原则下,收下也不是问题,反可利用来支援抗争,但却不要因短期和即时的利益,而放弃了根本的信念。面对谎言的最好战术,就是说真话。或许在威权时代说真话也有风险,那就要用创意把真话包装起来,让有心人还是有机会听得见,令多一些人不会被威权的谎言战术所蒙骗。
民主抗争在各个战场,对应中共战略部署,是无论用什么战术,都要顶着中共的操控及融合部署,务使它们都不能发挥战略的效用。香港民主运动的成败,虽不在于个别战场的胜负,但若在各个战场都能成功令中共的部署不能顺利开展,那至少令取得最后胜利的机会大一些。
转自:香港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