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欢度春节假期之际,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宏观研究机构Medley Global Advisors (MGA)利用市场平静之机,将目光瞄准了2017年中国面临的一些偏结构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中国经济是否会实现进一步的再平衡,减小对投资的依赖,提高消费的比重。鉴于2016年的经济增幅为6.7%、跟计划的目标完全一致(至少官方口径是如此),MGA估计,这一年家庭部门消费占比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达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9%。这一比例仍远低于更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但它反映出了自金融危机冲击以来中国取得的稳步进展。
遗憾的是,2017年中国在这方面可能不会取得更多进展。如今,城市居民收入年增幅从2011年的16%降至略高于8%,消费者面临着工资增长迅速放缓的局面,同时又不得不消化近期的房价飙升。有鉴于此,他们很可能会收敛自己的花销。
考虑到国民储蓄率为48%,中国家庭部门的财力仍很雄厚。但是,除非政府建立起健全得多的社会保障网(就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两方面而言),否则,中国人是不会花掉自己的储蓄的。由于公共收入承压——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投资者不应指望2017年中国在这方面会有多大变化。
这意味着,中国若想保住增长势头,贸易和投资将承受更大压力。贸易前景的确正在改善。此前两年的贸易状况很糟糕,净出口萎缩、对整体GDP增长的贡献变为负值。如果美国经济像预期的那样继续企稳,那么,今年中国的出口应该会回升。
但MGA警告称,在2016年出口名义下降7.7%之后,2017年的对外贸易表现也许最多只能与2016年持平,而且这还是在假设(一个重要的假设)特朗普(Trump)政府只会有选择性地对铝、钢铁等少数几个焦点行业加征关税、而非点燃一场真正贸易战的情况下。
2017年应该会成为基础设施投资强劲的又一个年份。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18%,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但其他领域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前景面临更大的变数。中国民营企业依然面临需求疲软和借款成本高企的局面,因而将在扩大资本支出方面保持谨慎——去年资本支出增幅为4%——甚至可能根本不会扩大资本支出。
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经历了2016年的激增之后很可能会放缓,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局为抑制房价上涨推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调控措施。总体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该会与2016年的8%持平,但绝不会高于这个数。
这表明,中国经济将继续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这里还是基于官方数字),虽然与过去相比这一点儿也不抢眼,但它应该是北京方面可以接受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是这种增长水平也付出了财务杠杆增加的代价:去年中国信贷规模扩大了15.4%。
MGA表示,此刻需要关注的是债券市场。随着中国债务余额与GDP之比飙升至近265%,中国的债市一直在快速扩张。这加大了资产质量风险,但2017年的发债规模很可能依然很大。中国政府把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额目标定为11万亿至12万亿元人民币(合1.6万亿至1.7万亿美元)——高于2016年的6万亿元人民币——以便完成始于2014年末的地方债置换计划。
2017年,企业违约和破产的情况很可能也会增加,尤其是考虑到北京方面仍在推进涉及在某些行业去产能的供给侧改革。
但是,由于2017年是一个从政治角度看如此重要的年份——秋天的中共“十九大”上将进行领导层换届——中国的“金融救火队”将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在中国央行牵头下,他们将在必要时提供流动性,并帮助商定违约解决方案。所以,虽然债务规模仍将攀升,但2017年不会是中国金融体系爆发危机的年份。
政治的确是重中之重,北京方面决心让其他一切东西保持稳定、甚至是静止,即不断加大对媒体、非政府组织(NGO)乃至整个互联网的打压。中共现在很紧张,尽管MGA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有很大把握将自己偏爱的候选人安插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但党内斗争正在幕后上演。
值得关注的最重要动态是,习近平的假定接班人是否会产生。如果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成员当中,没有一位在2027年仍低于67岁的退休年龄,那将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习近平不打算在五年后放弃权力。投资者是否会欢迎这种集权——尽管目前而言这种集权增强了稳定性——是值得怀疑的。
丹•博格莱(Dan Bogler)是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宏观研究机构Medley Global Advisors组稿编辑
译者/何黎
转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