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乐:抗争中的“传统”有多少意义?

郭飞雄

今天我自愿绝食24小时,为郭飞雄争取人道对待,也为支持我的中大校友于世文先生的正义诉求。

我知道,一个人绝食24小时没什么大不了的,绝对饿不死;而没有人性的体制也并不会因此被撼动。但是,我们需要表达个人的政治态度,表达我们的是非原则,抗争需要透明度和公开性

……

5月4日,63岁的中国知名学者、纪录片导演艾晓明,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出了这则“绝食声明”。

这是艾晓明在参加声援狱中维权人士郭飞雄的“接力绝食”活动,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自愿绝食一天,并在当天发布简短的绝食声明。

据悉,接力从5月4日正式开始,截至5月5日晚上12点,报名参与的人数已超过140人,接力的日期已经排到了8月3日。

郭飞雄是资深的维权抗争者,曾于2006年入狱5年,出狱两年又因“南方周末事件”被捕,去年11月被判处6年徒刑。

此次“接力绝食”源于郭飞雄的姐姐4月26日到广东阳春监狱探视郭飞雄,得知他一年来断续便血腹泻,到监狱后咽部和口腔间断出血,4月7日住进医院,4月19日大出血,行走不稳,有时几乎难以站立。郭飞雄曾要求进行相关检查,医院声称需要狱政刘姓干事批准,而刘干事不予批准。

郭飞雄病情危急的消息传出后,民间抗争者迅速推动了一系列声援行动,比如号召网友持续给监狱方面打电话、给郭飞雄寄去慰问的明信片、联署公开信等等。其中,公开信在发出三天后联署人数已超过1000人。

郭飞雄的议题可以说是高度政治化的人权议题,在大众舆论中能见度几乎为零,加上连续打击让中国抗争群体四散蛰伏,能有这样的联署数字,可见抗争群体面对生命底线的艰难“总动员”。

紧接着出现的“接力绝食”,则更是以实名且决绝的姿态,要为郭飞雄的议题做长期的集体抗争。

“接力绝食”还有一层深意:

这种抗争手法的第一次使用是在2006年,也是由于郭飞雄在“太石村事件”中遭遇官方打击和暴力对待,维权律师高智晟为抗议对抗争者的侵害,发起时称“维权绝食”的接力绝食活动。

这种明确抗争的激烈方式,在当时以理性温和姿态寻求体制内外互动为主流的民间来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早参与“维权绝食”的多人也陆续遭到警方骚扰,发起人高智晟、胡佳一两年后均被逮捕判刑。

但“接力绝食”作为一种光谱中较为激烈的抗争手法被保留下来,在接下来几年多次被使用。

2012年之后,一方面,之前以推特为平台的抗争群体受到“茉莉花事件”的打击而飘零,另一方面,以微博为基础的抗争群体兴起,常用的抗争手法要么是相对温和的联署、诉讼、行为艺术,要么是更为激烈的上街举牌,“接力绝食”很少再使用。

十年之后,当新兴的抗争群体再度遭打击四散,“接力绝食”却在郭飞雄声援中重现,令人唏嘘。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抗争传统的展示,似乎在说:

“我们没有死,我们没有忘”。然而,“接力绝食”的倡议书虽然在传统的异议维权圈子都获得了广泛的转发参与,但在青年运动群体中却鲜有关注。

当笔者在朋友圈转发“接力绝食”的倡议文本,一位数次参与其他政治犯声援工作的青年运动者留言道:“这个有意义吗?”80后的他又补充说:“无力感。”之后,又有一位关心抗争运动的青年记者留言:“当年也搞过,这样效果不大啊。”

这样冷热不均的情景,引人深思:若从“四五运动”开始计算,共产党执政时期的民间抗争运动已有长达40年的历史,即便从“公民社会元年”的2003年开始算,至今亦有13年,然而,过往的抗争运动对于当下的新一代运动者来说,有没有意义?又在什么层面上有意义?

两位青年人的留言则透露着现状:他们要么并不知道这些“传统”,要么知道也无感。

若论手法,抗争和战争类似,战略、武器总是越新越好,尤其在中国大陆的抗争主要依靠传播,新的戏码、新的话语,才更有可能让人提起兴趣,也更能让对手措手不及。

若谈认知,过去抗争运动,最大的认知积累就是让人看清楚极权的本质:当“江山万年红”成为唯一宗旨,期待、沟通、妥协都不可能丝毫打动当权者。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分析管控手法和抗争窗口。然而,管控手法会随阶段变化,因而抗争窗口也个个不同,过去的经验在这方面的帮助有限。

另一方面,以极权为基础认知,抗争就必然指向激进化——抗争者在希望渺茫的前提下坚持决绝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新生的抗争者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

一个人如何会走向激进,往往不是靠了解前人的经验,而是要自己去遭受暴政的碾压,反复经历击碎和无望。在这之后,是否会进一步投身激进化,还主要看个人的处境和性格。

再加上,在严酷环境下,抗争的发育几乎不可能通过组织化培养,而需靠个人觉悟和聚合。也就是说,前人走过的路、流过的血,在年轻新人的激进化方面作用微乎其微。

那么 ,在抗争的道路上,“传统”到底对后人有什么意义?

笔者不可能有完整的答案,答案需要每一个成长中的运动者各自给出,但作为其中一员,我也希望分享自己的初步体会,那就是:我们总能活下去(Life will go on)。

前人散兵游勇/残兵败将的模样,最起码向我们展示着:失败、伤害、边缘化就是如此,也不过如此,总能活下去的。

数十年的反复失败,朋友们,甚至自己,一次次在监狱进进出出,但总也能有得吃、有得穿、有书、有电影、有陪着自己一同等着天亮的人……

可能被原有的家庭和圈子排斥,但总能有新的朋友和新的爱人;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总是有瓦遮头、有饭有酒,偶尔能看个电影旅个游;可能边缘失意,但总算逍遥自在、站着做人;可能经历种种的痛苦折磨,但总能确信作恶的并不是自己。

郭飞雄的种种遭遇,即使在抗争者中也是极悲痛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难以也不愿意承受,但从他的发言和行动来看,若知道自己的坚持能带来“抗争传统”的复活,或是得其所哉。这也是民间在对他致以极大的敬意。

抗争者的生活,以世俗的标准或许不好的,甚至是“失败的”,但至少,若再让Ta选择路上的每一步,他们依然宁愿与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驰。

今天的Ta们,或许就是明天的我们,即使那意味着我们又是悲剧的、被辜负的一代,我们却恰在黑暗的时代选择了别人下辈子才敢经历的人生。得其所哉。

转自:东网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