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危险的承诺

春节前夕,中国政府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系统的城镇化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这个文件的重要性就在于,当局试图对非本地户籍人口的权利给予明确的界定。具体的办法,就是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在居住地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申请授予职业资格以及其他便利。

我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承诺,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这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因为居住证的条件首先不是有没有稳定的工作,而是有没有稳定的住房,这一条对于多数农民工是非常困难的。正因如此,这个”重要”文件没有引起社会的任何积极反响。农民工在工作所在地没有基本权利的现像将继续是一种常态。

既然如此,当局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搞居住证制度,难道仅仅是为了做个户籍改革的样子吗?我以为,一个巨大的动机,就是逼农民进城买房子。目前中国城镇住房过剩,建房能力过剩已经是举世皆知。为了消化空置的住房和过剩产能,政府只好打农民的主意。居住证制度虽然不能让农民工在工作地享受基本权利,却依然把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和在城镇有没有住房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农民工若在城镇没有住房,全家人就连基本的社会服务都得不到了。

也就是说,这个居住证政策是一个逼农民进城买房的城镇化方针,尽管农民买了房,有了居住证,但也未必能在当地有工作,还要像现在这样年年像候鸟一样迁徙,但比把家人留在没有基本服务的农村要强。

在这样一个逻辑下,农民为了增加同时增加就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唯一的选择就是到大城市去,到政治中心去,因为那里的公共资源最集中。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危险,即居住证的承诺将加速中国人口向巨型城市的集中,令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扭曲,治理更加困难。

这样的逻辑决策者想不到吗?我以为不是,而是他们顾不了将来,只能顾眼前。眼前的需要就是要把过剩的房子卖掉,就是要在农民身上再剥一层皮。那么,这样逼农民进城买房的城市化方针是可以持续的吗?它的长期后果是什么?

这种逼农民进城的城市化方针的长期后果,就是由此形成的居住模式高度依赖政府的强权来维持基本秩序,因而很难向自治的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型。换句话说,这样的城市化方针将把中国城市变成一座座巨型监狱。这是不是现在当权者心中的目标?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保住权力,现在的当权者并不在乎把中国的城市变成一座座大监狱。

中国当权者这样的心态在今年的春晚有了最赤裸裸的表现。说实话,春晚的问题并不在于其红色的政治倾向,也不在于其艺术风格和水准,而是其体现的当权者的傲慢态度:我不在乎你们如何看我,更不在乎你们对我的批评,我就是要这样,我就是给自己打一百分,看你们能奈我如何?

总之,我们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城市化将扩展每个人的自由,但中国当权者的城市化承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承诺,因为当局对于中国城镇的自治和民主没有任何承诺。而没有自治和民主,城市化不仅会让平等权利的承诺落空,而且将打开通往全面奴役的大门。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