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备忘录

这是汶川地震后,关于校舍问题的一些公开报道的辑录。篇幅虽然比较长,但作为历史档案,适于收藏,立此存照;作为极其惨痛的教训,也值得细读深思,永志不忘。惨烈的灾难但愿能换来真正的反省和行动,但愿下一次地震来临时,不再有倒塌的校舍。

一、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校舍建设中的质量问题绝不姑息

新华网北京2008516日(记者孙玉波、杜宇、张晓松)

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伤亡惨重,其中更是有大量的学生遇难,一直隐藏着的房屋质量问题也露出端倪

针对汶川地震中校舍倒塌等问题,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校舍建设中的质量问题绝不姑息。

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要求有明确规定

杨榕介绍,目前中国针对中小学校已有专门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平面布局、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层数和构造、交通和疏散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对于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都有相应的规定。还有其他许多标准规范,其中的,也有对中小学校建设的规定。

其中,《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5层,教学楼采用何种的结构形式,要根据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来确定。

中小学校抗震标准是否提高会在调查后决策

针对是否要提高中小学校抗震标准的问题,杨榕说,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的实用功能重要性所确定的。

杨榕说,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经过对工程震害调查和相应的学研究,都在其后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修订工作中,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这次地震以后,是否需要提高抗震设计标准,会结合震后工程震害调查,在地震部门对当地地震烈度进行复核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科研的最新成果,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出决策。

对校舍建设质量问题绝不姑息

我们注意到新闻报道上有大量的学校倒塌的信息,对此我们十分痛心。杨榕说,媒体和社会也不断的提出校舍倒塌的比例是不是过高,这也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杨榕谈到,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该条例的行为,也有严厉处罚的规定。如果有关建设主体违反条例的有关规定,应依法予以查处。

杨榕说,这次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倒塌情况,我们已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目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是救人,对这些问题将通过认真的调查来确认,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一定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二、

四川4737名学生地震中遇难垮塌校舍引发关注

2008-05-28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陈欢陈小莹徐凯成都、什邡报道

大量校舍垮塌导致的学生伤亡,成为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痛的一幕。都江堰的向峨乡,在地震中死亡人数为439人,其中向峨中学死亡学生就达327名,占全乡3/4。而在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幼儿园、汉旺小学、东方汽轮机厂附属中学全部垮塌,遇难学生过千人。在东汽中学门口苦苦守候自己孩子遗体的一位家长悲伤而又麻木地说:一个镇的一代人,就这么没了。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等,周围的民房基本没有垮塌,学校却在瞬间震成瓦砾一片。

本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526,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者1.6万余人,在全四川67000死亡人口中,学生占到7%

而来自四川省建设厅的数据显示,在此次大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为199.7228万平米,倒塌房屋总面积为14889.3万平米。倒塌学校面积占总倒塌房舍面积的1.3%

中小学校舍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垮塌,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日前,四川省建设厅已经出具了一份关于5·12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情况的专项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导致此次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建筑设防标准低,二是地震烈度太大,三是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多位接受采访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如果说前两个原因是天灾,第三个原因就是人祸,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建设事权下放,财权上收。

上世纪末,农村中小学建设由乡镇自筹资金,建成一批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竣工验收)校舍。这次垮塌的校舍中,相当一批就是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聚源中学两栋教学楼一栋建于1988年,一栋建于1992年,北川中学教学楼建于1995年。

20012005年,我国启动校舍二期危改工程,此后,2006-2007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启动了新一轮校舍危房改造工程。但是有些校舍未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终在5·12地震中酿成惨剧。

什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地区,在此次15所垮塌最为严重的学校中,什邡地区就占了6所。

省厅下发特急文件

5265点半,什邡市建设局办公室。

一份标注为特急的文件放在桌上,周围围坐着什邡市规划和建设局三位局长、市教育局计审科科长等一众相关官员。

这份文号为川指【200875号的文件由四川省建设厅和教育厅于26日中午紧急下发,内容是关于开展地震区震害调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对于所有垮塌房屋进行调查,重点是学校的垮塌和损坏

这份紧急通知的下发意味着,在对房屋垮塌的官方调查中,学校的垮塌正在成为重中之重。地震发生的1428分,正是下午学校上课或即将上课的时间,在那短短的几十秒到几分钟,教学楼的质量和垮塌速度与学生的生还几率直接相关。

这份特急文件后的附录中,点名了都江堰等四座城市15所垮塌最为严重的学校名称,其中什邡市涉及最多,包括洛水中学、红白镇小学等在内多达6所。

记者拿到的一份供什邡市抗震指挥部的资料显示,洛水镇截止2317点,累计死亡人数为784人,其中学生180人,另有8名学生失踪。该镇受伤人口达到7038人,其中学生887名。该资料未区分重轻伤人数。而截至26日下午,整个什邡市有500多名学生死亡,2000多名学生受伤。

而就在此前半个小时,由四川省建设厅牵头组织的一组学校垮塌调查组已经到达了什邡市。四川省级调查组兵分两路,第一组前往都江堰和什邡,第二组前往绵竹和平武。

本次四川省校舍调查组带队者的级别颇高,第一组带队人为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泓贵和四川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第二组带队人是四川省建设厅设计处处长冯江和四川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夏鲁川。

调查组的目的地之一就是位于什邡市洛水镇的洛水中学。

洛水中学建筑质量疑云

512下午228分不到,陈玲的妈妈把女儿送到洛水中学门口,目送她走进教学楼。几秒之后,陈玲妈妈亲眼看到整栋四层高的高中教学楼在剧烈摇晃中轰然倒下,那个楼不到10秒钟内就塌了,我的娃儿根本来不及逃。

尽管道路并没有太大的损坏,但由于通讯不通,直到12日当晚9点多钟,才有挖掘机等大型挖掘设备进入,晚上11点左右开工挖掘。

陈玲的妈妈在洛水镇摆地摊,她只是众多对教学楼建造质量怀有质疑的家长之一,女儿至今失踪,生还希望渺茫。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栋楼的垮塌一共吞噬了90多个孩子的生命,除两个班级在上体育课以外,其余班级均有学生到教室。

洛水中学是洛水镇上最主要的学校之一,已有4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73亩。在职教师162人,在校学生2600余人,其中住校生1700余人,有50个标准教室。

去年在倒塌校舍与未倒塌的办公楼之间已经出现了半尺宽的裂缝,为什么校方要用瓷砖遮掩?而不是采取进一步的加固?激愤的家长们围住什邡市教育局的相关人士质疑说,他们每个家长在入校时都缴纳了1500到近万元不等的建校费

另一名家长陈正德的身份很特殊,他既是洛水中学一名高二学生陈冰的父亲,也是21年前,19865月到6月间,洛水中学建造时的一名钢筋工。

当时建造的时候,我们就听说因为质量问题停工了一段时间,后来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陈正德对记者回忆说,当时学校和施工队因为质量问题闹得很凶,楼造到两层时就停工了。

据记者多方了解,当时这栋楼的承包商是德阳建筑公司第六分公司二处,由于80年代中后期刚刚开始试点政企分开,这家承包商直属政府建设部门,负责人名为刘兴平。

记者找到了当时为该楼建造水磨地板的包工头之一杨吉芝,他向记者证实了陈正德的说法,吵到后来连什邡市质监站都撤走了,上面还想撤掉二处。

彼时杨吉芝刚从西藏回到洛水镇,由于之前曾有做过5-6年的水磨地板经验,随即被刘兴平看中,接到了这个活。

杨吉芝并没有相关建造资质,也不是这个德阳官方建筑公司的成员。他以每天3块钱工钱的价格揽下了这个活,并雇用了10多个当地农民一起干活。

质量问题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停工之后,教学楼还是继续盖了下去,并沿用至今。

地震之后,当年给该教学楼供应预制板厂家洛水镇预制厂的技术负责人龙会权、从事建筑施工20年的洛水镇当地人何小林以及陈正德三人分别查看了现场,从废墟上尚存的钢筋水泥及倒塌墙体中发现了几处建筑隐患。

何小林称,依照施工的基本经验,学校建筑的基础钢筋必须是30#—32#的螺纹钢,但废墟上的基础钢筋是12#的圆钢。他比喻,基础钢筋就如人的脚,脚无力,自然就站不稳。

其次,作为基础的混泥土标号应该在300#-350#,但现在估计不到200#。他在现场用手刨出了残留的基础混泥土。他说:用手都能刨掉,肯定没有300#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横梁的问题。按照规定,横梁应用28#螺纹钢,但废墟横梁只用了20#的螺纹钢,且未发现有减力筋。而减力筋的最大作用就在于防震。抬空横梁虽然主筋应用正常,但辅筋应该用16#-18#的螺纹钢,但废墟上发现的却是12#的圆钢。

在倒塌的砖混构造柱中,三人发现使用水泥标号不够,水泥和鹅卵石是各归各的。水泥标号够的话,强度和粘度就够大,能混合在其中鹅卵石,在建筑倒塌的时候,会把鹅卵石拉断。何小林说。

他们还发现四大角之间没有拉墙筋,至少应该是砌8轮砖一拉。拉墙筋的作用在于,增强四面砖混墙的稳定性,不至于瞬间倒塌。此外,他们还在基础钢筋里还发现了烧结筋,就是把两根12#的圆钢通过电焊烧结在一起。这也同样不符合要求。

对此,教育部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教育部门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一定要配合有关部门,如果最后调查出来,在学校倒塌的房屋工程中,有偷工减料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或者贪污受贿行为的,绝不姑息。

截至27日,洛水中学的部分家长已经自发把学校围了起来,等待调查组前来调查。

体制探因:乡镇自管洛水中学并非孤例

在需要调查垮塌原因的学校名单中,还有什邡市红白镇小学、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都江堰向峨中学等10数所学校,且大多数都是乡镇小学。

学校垮塌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特大地震的天灾原因,也有部分是管理体制造成的。26日下午6点,什邡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文光斗对记者表示,在建设系统工作了20年,这次大面积的学校垮塌让他反思颇多。

1988年,我国颁布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房屋的抗震烈度在7度。而1988年以前校舍建设,没有抗震标准的规定,而此次垮塌的房屋,有大量建筑于1988年以前。

此次垮塌的房屋,95%建筑于1995年以前,其中又有50%建筑于上世纪80年代教育厅基建处戴姓处长表示。

即使建造于1988年之后的房屋,由于此次地震的烈度太大,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抗震级别为7级烈度,而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达到11级,重灾区烈度全部超过7级,因此,现有校舍无法抵御如此高烈度地震。

而且学校校舍有它的特殊性,一般走廊很长,跨度大,且窗户多。这样的建筑抗震性确实比一般房屋差,容易垮塌。文光斗先从建筑特殊性的角度解释了校舍垮塌较多的原因。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也有很多体制原因导致学校垮塌,尤其是乡镇学校垮塌严重。

文光斗所指的制度是指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之前的十多年中,实施县乡共管、以镇为主的管理方式,把乡镇学校归给乡镇自管,造成了长期经费不足、管理缺位的问题。

在那段时期内,县级的建设局和教育局只对县城的建筑和学校负责。在更广袤的乡村城镇,这些专业部门的事权完全下放给乡镇级的政府,使得这些学校被屏蔽在专业部门的监管视线之外。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1985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乡镇财政,并明确规定,()财政收入由国家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组成

由于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来源有限,且要受上级财政的监督,自筹资金已成为乡镇收入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1986年中国农业财政的预算内收入为44.2亿,乡镇自筹资金为27.3亿元,到1992年,预算内收入为89.6亿元,乡镇自筹资金则高达141.8亿元,远远超出预算内收入。

在这样的财政体系之下,国家财政对于义务教育的拨款时有缺口,需要各级政府补足缺口。乡镇政府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自筹又困难,能够提供学校建设的配套资金肯定不足。文光斗说。

除此之外,乡镇政府缺乏建设和监管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乡镇政府的说法就是,(学校)我来建,你们拿去用。建完他们就什么都不管了。什邡市教育局计审科王姓科长说。

长达10多年的资金和管理失位,使得这些垮塌学校甚至无法找到一些基本资料,如设计图纸等。

砖混结构:危险的建设标准

把事权下放到乡镇,将必然带来降低建设和设计标准的结果。文光斗说。

建设厅出具的汶川地震校舍垮塌分析报告中指出,乡镇学校大量采取砖混结构,而且是外廊式的大开间,大窗口,而且房屋建横墙间距较大,楼层盖板多为预制板,因此抗侧移能力较弱。

据成都地区建筑师刘家琨向记者介绍,他看到灾区校舍主要有四种结构:框架式、框架+预制板的装配式、砖混式、砖木式。但并不是砖混结构的房子一定会塌,关键还是要看具体设计和施工控制情况。

相比较而言,砖混结构成本也就是相当于框架结构2/3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曾在灾后直言不讳。

北川县某镇小学参与过校舍建设工程招标工作的丘姓老师对记者表示,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舍采用的普遍是砖混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加快建设速度,学校在向地方的建设规划部门和教育部门立项建设校舍的时候,规划方案考虑的是建筑的规模和质量,才可能从地方的众多项目中获批,这样的项目又一定是要有高成本来支撑的。

而批下来的钱和报上去的规划之间的建设成本上就差的比较多。建设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想着办法来节省成本,砖混结构无疑是比较经济的选择。

从校园扩建的工程立项到最后地方教育局批准建设,拿到款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则一两年。

这样学校面对扩张的压力,就促使施工过程提速。采取砖混结构也更为快捷。

记者获得的建设厅报告中还提出,有些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的问题,也造成校舍抗震级别降低。构造柱、圈梁、墙体、拉结墙的位置,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

相比起日本等对于地震更有经验的国家,我觉得在这次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应该相应提高校舍的抗震标准,在兼顾学校需要大开间、多玻璃窗的特点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文光斗建议说,修订标准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也在地震两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随着技术、经济和测量水平的提高,房屋抗震标准也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相关表态。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有关部门将制定提高学校校舍建设的标准和抗震标准。制定新的标准基本原则是必须所有新的校舍建设标准必须要高于当地一般民用建筑的建设标准。学校建设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要优先做好规划。同时今后所有新建学校必须严格按新的标准建设,对没有达到新标准要求的校舍要尽快采取抗震加固的措施。

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要进行排查,重点是灾区和地震易发的地,凡是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属于危房的,要坚决停止使用。王旭明说。

关于危房的改建,建设厅出具的汶川地震分析报告中也提及,我国2001年对1989年建筑抗震标准进行了修订,但有些校舍未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01-2005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校舍二期危改工程,此后,2006-2007年,启动了新一轮的校舍危房改造工程。

到目前为止,整个四川省还有1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危房。而在2006年危改工程启动之前,四川校舍危房的面积也是100多万平方米。四川省教育厅对此的解释是一部分是新增危房,一部分是D级危房,没有改造必要。

正常情况下,每年新增危房的面积在2%-3%左右都是正常的,20062007年两年,四川连续遭遇特大洪水,尤其是达州地区,因此,新增危房数量比较多。戴处长表示。

其次,是D级危房。校舍危房分四个等级,A/B级校舍可以正常使用,C级校舍要观察使用,D级危房校舍不能使用,现在账面上有大量D级危房,但是据我了解,这些危房几乎已经没有还在使用中的,只是挂在账面上没有核销。戴处长说。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农村布局调整,一些村小被闲置。

20062007两年,四川校舍危房改造资金约10亿,其中每年中央下发3亿,省财政配套2亿。市州一级没有强制配套资金,根据各个地方的财力自行掌握,比如成都市财政,就有配套资金,而汶川则没有。

危房改造资金下发的流程是:根据测算办法,在2001-2005年二期改造中已经改造多少危房,一共有多少校舍,还剩下多少危房,由市州自己报,省厅批复。

2006年的改造标准是400/平方米,2008年已经调整到500/方米。戴处长表示。

凡是校舍建筑物鉴定为D级危房的一律停止使用,鉴定为C级危房的,要在加固改造、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危房迹象,也不可能去主动加固,还是需要建设时高标准严要求。文光斗说。

五福镇富新二小遇难学生黄青峰的母亲陈玉,也毕业自该小学。据陈玉回忆,这栋三层教学楼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完工,开始上课了。刚搬进去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不要在楼上蹦跳。黄青峰曾这样对母亲说。

体制变革

事实上,以上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变革已经开始。

2003年开始,学校建设开始由乡镇上收到县一级,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开始成为长效机制。

此后两年,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县城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制度的主体。

2006年起,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标准、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计算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由中央与省按55分担。

其中,四川省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三个州和民族待遇县由省全部承担,成都市自行解决,攀枝花、德阳、绵阳、宜宾4市按省、市55分担,其余市按省、市82分担。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11)和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6)等三份文件,每年初各省财政厅、教育厅会下达项目预算控制数。市()根据各县的危房情况,及时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县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实际需求以及市()下达的项目预算控制数,编制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年度计划,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批复,省财政厅按照批复的项目下达中央和省的专项资金预算。市()财政、教育部门据此批复到县并下达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预算。县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批复的年度计划和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具体负责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的实施。年终要将年度项目实施情况,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从开始,县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定期对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根据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结合本地中小学布局调整等规划,编制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备案。

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等级由房屋安全鉴定部门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进行鉴定,并出具《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

要对学校所有建筑都进行有效的监管,杜绝垮塌事故。重点是上世纪后期的 “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竣工验收)校舍。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校舍检查监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农村中小学校舍中,相当部分属简易用房,标准较低,存在着不少隐患。这些校舍是近年出现问题的主体,也是今后校舍检查监控的重点。

(本报记者黄磊亦有贡献)

 1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废墟

三、

全国700余专家赴四川调查房屋损毁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8052917:31 中国新闻网

专家调查:现场敲打找证据

526日下午530分,什邡市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现场来了两拨专家。一组是省市专家组,一组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三名专家。

这次地震,洛水中学一座四层16个班的教学楼垮塌,师生伤亡505人。据介绍,这栋教学楼是由什邡市某学院于上个世纪80年代设计,1986年建成的。

在现场,省市专家组立即致电什邡市相关部门,寻问当时该教学楼的设计图纸入没入档,能否调出来?对方回答说因时间久远,设计图纸很难找到。

与此同时,现场的调查取证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敲打水泥块、记录钢筋条数、丈量墙体厚度,四五名专家在记录、拍照、取样。现场年龄最大的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陈正祥说,又是一个没有构造柱的教学楼!

  同日下午,记者来到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整个灾后现场一片死寂,只有没有倒塌的教学楼中庭上悬挂的时钟还在嘀哒”“嘀哒地走动,伴着一部收音机不断传出的哀乐(据说是一位家长特意放的)。不久,几位穿着公安制服的人员来到现场录像拍照,据称是在录制调查资料。

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殷波称,对垮塌教学楼的调查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设计图纸和地质报告;二是现场实物,水泥、钢筋、砖块是否合格,配合比例够不够;三是查看验收报告是否留下痕迹。殷波说,如果设计图纸和地质报告没有了,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最终只能根据现场实物作出报告。

据介绍,从地震开始后不久,国家和四川省等相关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700多位专家,对震后的房屋损毁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对学校的垮塌调查被列为重中之中。

政府承诺:把违法者送上法庭

526日下午2时到3时这段时间内,戴作安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一份份公文和申请书也不时飞来。

在谈到学校倒塌原因时,他异常激动地说,省教育厅已会同建设、质监等部门到灾区进行调查,到时肯定会给遇难的学生及家长一个交代,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其实在前一天——525日,四川绵阳市常务副市长左代富就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地震发生当晚我就在北川中学,教学楼都倒了,旁边几栋20多年的楼房却没有倒,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奇怪,我也在研究,但这需要专家最后鉴定。

也就在同日,在地震中因教学楼坍塌造成127名小学生不幸遇难的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的上百名学生家长,与德阳市常务副市长张金明对话。现场有家长提出,此前的调查组中专家名单不透明,缺乏公信力。张金明表示,新的工作组中,专家将由四川省知名建筑学专家组成,其成员名单将全部向家长们公布,并由家长们推选出三名代表,与专家组共同调查教学楼质量问题。张金明承诺,调查组将在一个月内查明富新二小教学楼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一旦查出此事中有人涉嫌违法问题,将把他送上法庭。

倒塌学校到底有多少所?学生遇难或者受伤情况如何?26日下午,记者前往四川省教育厅寻找答案。对这两个问题,办公室主任何浩表示教育厅不方便透露。

据记者了解,截至521日,光德阳市师生就死亡1851人,倒塌校舍1.9万多间,其中东汽中学、汉旺学校、九龙中学、富新二小、金花、清平等学校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四川省教育厅一位人士说,要对整个灾区因教学楼倒塌造成学生群死事件进行调查,需要大量人力,更需要时间。

在红白镇中学垮塌中失去女儿的杨梅说:我们可以等,等个公开透明的调查!

(来源:羊城晚报)

 2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向峨中学的废墟

四、

建设部专家认定聚源中学是问题建筑

20080529 11:16南方周末

聚源中学有两幢教学楼在5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瞬间垮塌,278名师生遇难,11下落不明。温家宝总理也为此悲伤落泪,向死难者三鞠躬志哀。

但聚源中学周边的楼房并未倒塌,严重的也只是成为危房而已。这令家长们难以接受。为什么单单倒了学校,这说明聚源中学的倒塌不只是天灾的问题!赵德琴说。她的双胞胎女儿在聚源中学遇难,这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已为此憔悴如老妇。

废墟现场,一些残砖上的水泥可随意敲掉,预制板中的拉丝极细。这曾让前来救援的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队员难抑愤怒:“混凝土里全是铁丝,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不只是聚源中学,死伤惨重的都江堰新建小学也情况相似。新建小学的半幢教学楼在大震中垮塌,死难师生239人。但在垮塌教学楼后面,同一年建的城关幼儿园却安然无恙,墙上甚至很少有裂缝。新建小学外围一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均未倒,离新建小学百米之远的北街小学也只是墙体部分受损。

在新建小学废墟现场,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有部分折断的水泥预制板里,居然无一根钢筋和铁丝!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都江堰向峨中学。地震发生时,向峨中学教学楼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坍塌,420名学生只逃出了数十名。杨华清家族因此绝后,两个孙子杨亮、杨科,两个外甥李攀、李扬皆殒于此。杨华清同样认为,向峨中学不堪一击的工程质量导致了如此惨重的死伤。

在这次大地震中,四川省倒塌的校舍有北川中学、茅坝小学、茅坝职中、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向峨中学、平通镇小学、漩口中学、映秀小学、东汽中学、实古镇小学、蓥华镇小学和中学、八角镇小学、洛水镇小学、红光小学、东湖小学、木鱼中学、汉旺镇一所中学一所技校,红白中学、红白小学,绵竹县富新二小等。截至本月14日,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校舍倒塌6898间(汶川、北川数字未包括)。南方周末记者就校舍倒塌间数和学生死亡人数的最新数字向四川省新闻办主任侯雄飞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新的数据还在统计中。

面对如此悲剧,建设部专家陈保胜坦言:“死了那么多孩子,我们的职能部门,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反思。

具体到聚源中学,他认为,首先是选址问题。聚源中学教学楼是南北向,和断裂带大致平行,地震波易把它夷为平地。同样结构形式,实验楼是东西向,与地震带垂直,虽已破坏,但没有倒塌。

他还认为,聚源中学的预制板质量也存在问题。合格的预制板内应该有直径4毫米的预应力钢筋。这样的预制板,下面受拉,上面受压,它就像橡皮筋一样,会弯曲但不会折断,有抗震作用。但现在的预制板却像几个人用拉丝机拉出来的东西,没有考虑荷载,层层相压,必然导致倒塌

陈保胜还测量了倒塌教学楼的立柱内钢筋,直径1.2厘米。他认为钢筋偏细,不合正常要求。

他介绍,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在建筑构造上,是配合结构,抗震性能差。且钢筋没有拉结筋,柱跟墙的连接没有拉结筋。一遇到地震,墙与柱的拉结,梁、板的搁置长度,板与板之间的拉结等处会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强震中,这样的房屋倒塌是正常的,不倒塌才怪。陈保胜感叹。

当时,聚源中学还在使用的教室,是上世纪50年代用泥土、石灰夯起来的,已成危房。易安成就向时任乡(即现在的聚源镇)党委书记马如军申请,想盖一幢教学楼。那时乡里已把一笔万余元的教学经费给了聚源小学盖教学楼。马如军看到我的报告后,认为中学的教学楼比小学重要,就把一万多元收回,给我们盖楼。易安成回忆。

易安成又给教育局科长李云森打报告。都江堰市教育局规划科规划,建一座三层、共12个教室的教学楼,每间60平方米。质量监督也由教育局负责。为了节省成本,教育局的工程师王良平直接借了附近的崇义中学的图纸,改了个名就变成聚源中学的。办妥前面手续,出资方——聚源乡政府就把工程发包给聚源一位姓刘的包工头。易安成回忆。

当时,乡政府只有这一万多元教学经费,教学楼的建筑成本被压缩到极低,建筑商还要在这么低的价格里赚笔钱,所以质量就可想而知。

后任校长林明富曾在1998年向都江堰市教育局打过一个危房报告,称1986年建的这幢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当时教育局答复,让林明富在三楼顶楼用几根钢条撑住快要塌下来的屋檐,而未加固主体。这几根铁棒一直撑到地震把这幢教学楼震塌。

聚源中学还倒塌了一栋建于1996年的四层教学楼。据林明富回忆,这是聚源中学为迎普九达标而建的。

所谓普九,就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达标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标准的教学楼。林明富回忆:“普九,上面有这个要求,镇领导就得作承诺。普九要求,聚源中学需再建一幢教学楼。聚源镇政府尽管财力不足,也得硬上。

林明富记得,图纸由都江堰教育局的工程师王良平牵头设计。承包该工程的聚源镇三坝村村支书祝朝洪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忆,当时镇政府可能是为了省钱,图纸上设计的教学楼主梁钢筋只有正常直径的三分之二甚至三分之一。当时我有疑问,钢筋太细了!会不会影响工程质量?祝朝洪说。

在祝朝洪的记忆里,他承包的建筑价格在400500/平方米。但他不愿透露当时造这幢教学楼的总价格,但这一总造价显然对镇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林明富记得,镇政府因为造了这幢教学楼,(债务)好几年没翻过身来

这种向建筑商、信用社等欠债搞普九,低价建校舍的情况,在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均不鲜见。四川省从1992年到1996年完成普九,但都江堰一直到去年底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在强调化解普九债务的问题。四川省一直到2005年底,尚有普九债务81亿元,至2007年底,还有约40亿普九债务。

这似乎是普遍现象,普九阶段,不少工程资金拖欠额度在工程总量的50%以上。有的地方学校到现在都没有全部兑现完工程尾款。因为资金严重短缺,建筑商只好向原材料供应原料,能够到就是莫大的面子,无法保证建筑原材料质量。另一个专揽学校工程的建筑商说。这实际上是最低水平的运转——只要能把学生装进一个房子就行。成都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何荣评介。他介绍,当时乡镇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没有严格的标准,有时连建设图纸也不完备,招个工程队就建了

完成普九后,成都市教育局也意识到普九时期的建设可能存在隐患,在1997年又搞了一次包括都江堰在内的普九巩固提高活动。但乡镇教育资金匮乏的状况一日未变,就一日难奏效。

2002年后,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主体设立后,教学楼建设的资金才有较好保障。何荣分析,正因为这样,在这次地震中,震区在2002年后建设的学校倒塌较少。以都江堰为例,都江堰新建小学在地震中倒塌的教学楼建于1993年,1994投入使用,恰好是在普九时期;并且,新建小学长期是残疾人特殊教育与低收入者子女的城区边缘校,当时争取建设资金的困难可想而知。

向峨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也建于普九时期。当地村民反映,1995年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被停建,1996董家祥任乡党委书记后,为完成普九任务,重新开建,村上不少人还被要求捐了钱。

大地震让这三所学校震回原形,惨重的伤亡曾让在现场向局领导汇报的何荣,说到一半时就泣不成声。

事后何荣认为:“其实,当时如果能有一千万元,这几幢教学楼就会建得很好,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

何荣介绍,四川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在使用普九时期匆忙建设的校舍,国内其他不发达省份在普九时期建的村镇校舍也有相似隐患。他建议,国家应对普九时期建在地震带上的教学楼作一次全国范围的普查和维修

豆腐渣绝不姑息

那时基本上没有工程监理。”

但也有反例表明,紧张的资金预算并不必然建成像聚源中学这样的问题建筑。

网上广为流传的最牛希望小学——北川县刘汉希望小学,其建筑造价也只有400/平方米,且是1998年建造的;而1996年由祝朝洪建造的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祝朝洪承认造价在400-500/平方米。如果把两年间物价上涨因素计算入内,祝朝洪建造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的平均造价明显高出了刘汉希望小学。

刘汉希望小学是如何在低廉的资金预算中建出抗震好学校的?

据知情者李承鹏介绍,刘汉希望小学的承建者在施工时严格监理,如发现沙子含泥量高,都会要求施工方冲干净。当有关方面想卡拿部分捐助款、施工方拿不到钱时,承建者不惜与那些人撕破脸,追回捐助款给施工方。施工方及时拿到钱,就会用心地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一位长期承建校舍的包工头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在上世纪90年代普九阶段,对教学楼发包、质量监管等相当混乱。修建教学楼等学校建筑主要由县教育局、或乡镇(区)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基本上不开展招投标。不少县教育局都有自己的建筑队或建筑公司,部分工程就由他们来做。干部可根据自己的关系,将教学楼修建等工程给予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来修建,哪怕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涉及建筑业!这位包工头说。只要找到一个具有三级以上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每年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取得(行话叫借用)该建筑公司的建筑资质,然后聘请几个懂行的专业人员,在周围农村招聘几十个民工,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那时基本上没有工程监理。原教室拆除后,众多学生都等着进新教室上课,建筑进度都催得很紧,建成后只要无明显隐患,建设部门想不通过验收都会面临巨大的各方压力

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的施工方祝朝洪否认有这种行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之所以能拿到聚源中学的工程,是因为他的公司是聚源镇上唯一具备建筑资质的都江堰市聚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他介绍,2000年后,聚源镇上的各中小学校舍都是他的公司建的。为什么聚源中学的倒了其他的校舍都没有倒?祝朝洪的解释是:“说明不是我施工的问题,而是图纸问题。2000年后,聚源镇各学校用的设计图纸都是都江堰设计院设计的,而聚源中学1996年那幢楼是都江堰古建设计院院长张中山设计的。

所以,请你们先去查图纸有没有问题。如果图纸没有问题,就是我施工的问题。如果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祝朝洪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说。

之前一天,祝朝洪回避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记者去镇政府找他时,他悄然与记者擦肩而过。当记者回过神来去追他时,他已无踪影。

据了解,他在聚源中学建教学楼时,公司名称为聚兴建筑工程公司。有知情者称,该公司早在2000年宣布破产,之后该公司改头换面成立了聚兴建筑安装公司,继续承接建筑项目。该知情者称,在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都江堰市中医院部分建筑也由该公司建造的。居民们反映,平日祝朝洪喜欢开着奔驰车四处逛,但聚源中学惨剧发生后,他变得行踪飘忽起来。

曾审批过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和向峨中学教学楼建设的都江堰市教育局前科长李云森,也在答应与记者见面后的十五分钟内反悔,此后不见踪影,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都江堰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周泽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在教学楼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政府一定会追究。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在526表示:“作为教育部门,在灾区倒塌学校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一定会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其中有偷工减料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或者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绝不姑息。

 3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废墟

五、

东汽中学:惨剧或可避免

http://www.sina.com.cn 2008052910:41 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朱红军 实习生 李邑兰 发自绵竹汉旺

一所在央企和地方政府之间无所适从的学校,一栋有三十余年历史年久失修的教学楼,一场几乎错过三次逃生机会的悲剧

汶川大地震,最终夺去了四川绵竹东汽中学(东方汽轮厂实验外语学校)240余名学生的生命。学校唯一的一栋建于70年代的四层教学楼顷刻间垮塌了。

再过半年,1120日,本是学校四十年校庆的日子,既定的计划是邀请历届校友返校联欢。现在,校友们回来,却只能凭吊危墙。

废墟中的学校光荣榜上,那些唤作罗燕、边楠的学生,如今都是冰冷的数字编号。他们最后的遗物是一缕尘垢的头发,和一张面目全非的头像,然后一同被埋于学校背后的深山。

家长们悲痛欲绝:即便天灾难免,教学楼倾颓如此,仍是不可理解的。看看一墙之隔的宿舍楼,以及实验楼,虽然裂纹横生,却依旧矗立。

他们试图证明,这是一栋早该修缮的危楼,却苦无证据。然而他们并不清楚,至少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所学校曾有着多次机会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新建学校的计划流产

一位老师说,因为移交的计划,大家总觉得归属未定,何必再花冤枉钱?

东汽中学的辉煌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68岁的前任校长张天明在1995年顺利把学校申办成省级重点中学,张爱萍将军为实验楼题写了科学宫的楼名,而校名则出自洪学智将军之手。

张天明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汽中学历年都是绵竹高考经验现场会的首选地。最辉煌的1991年,高考甚至有五科成绩排名德阳地区第一。

199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这所偏居大山的中学从此不平静。

学校教研室主任郎国华回忆,2000年开始,学校要移交绵竹地方的消息传开。出于对待遇和未来前景的担忧,先是优秀老师走了,再加之东汽部分厂区和生活区搬迁德阳,优秀生源也少了。这几年,学校衰弱不可避免,东汽的子弟大多已不在此就读,但对于周边相对贫穷的村民来说,这里依旧是不错的选择。

2004年前后,东汽终成为第二批必须剥离社会职能的央企之一。现任周校长回忆,新建校园计划一开始就被提出,2004年和2005年,学校甚至以此作为招生的亮点,效果还不错

200512月,东汽公司与绵竹市地方政府书面移交协议达成,包括中小学,公安机构一起的1690万资产,无偿划转给绵竹市人民政府。协议规定,原有东汽中学教职工收入,一律保持东汽原状,就高不就低。

两个月后,双方又签定补充协议,旨在解决移交后东汽子弟的上学问题。补充协议正式确认新建校园计划,建设资金约2500万。双方约定,绵竹政府负责在20063月底提供具备建设条件的土地,东汽出钱,选址在汉旺镇迎宾路新邮电街后面,一块占地一百二十亩的开阔地。

周校长回忆,设计图纸已经就绪,围墙甚至砌了一半,新建计划却突然夭折了。

原因是什么?东汽一位公司领导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解释是,考虑到东汽生活区要外迁,担心新建学校的生源得不到保障,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因为新校所占土地的补偿未能与当地村民达成一致,当地汉新村老百姓不惜日夜守候土地来抗争工程的启动,最终计划搁浅。

此举后来被东汽归咎为地方政府推动不力,引发龃龉。

学生们依旧等待着。学校一位老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顶楼每逢下雨,开始有渗漏现象,但并不严重,大家不以为意

这栋教学楼,依照老校长张天明的回忆,开建于1975年,迄今已有33年历史,是学校里最年久的建筑。一位老师说,因为移交的计划,大家总觉得归属未定,何必再花冤枉钱?现在,幸存下来的老师才不禁后悔,如果成行,今天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再发生了

建设进度就拖下来了

各方利益难以调和。绵竹现任教育局长称。

在德阳市,像中国二重这样的央企都先后完成了学校移交的协议。为接收央企子弟学校的师生,崭新的德阳三中已经破土动工了。

东汽中学成为最后难啃的骨头,东汽与绵竹地方政府的谈判仍在延续,局面也越来越复杂。新建计划流产接近一年后,20061129日,双方再度达成协议,取而代之的是对东汽中学一分为三的分流计划,东汽出钱支持绵竹政府对所辖几所重点学校进行改造扩建,东汽中学届时逐步分拆到上述学校中去。

为了照顾东汽孩子入学,地方政府答应,高中阶段计划内招生,东汽子弟可降一档次录取。

此扩建计划耗资7500万,由双方共同承担,东汽承揽4000万。此协议甚至给出了各类教学措施的竣工日期,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一切如果按照计划,几所接收学校的教学楼均应在20079月新学期开始前竣工。

如是推断,即便装修和相关筹备再耗费一个学期,东汽中学的孩子们至少也应在今年年初新学期就分流到其他学校了。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方案引起的风波远高于新建校园计划。各方利益难以调和。绵竹现任教育局长称。

东汽中学的老师们首先表示反对,理由是担心学校打散后,分散各校的老师的切身利益会受到地方损害。在协议中有一条东汽中学教职工中收入高于当地教师的一部分,须接受地方部门考核方能发放。这被东汽老师们理解为悬在头上的利刃,随时会被地方以各种理由侵害利益。

对于绵竹市教育局而言,这一协议同样隐患多多。地方老师的反弹意见也很大,认为同工不同酬。一位副局长坦承。

最激烈的时刻,东汽老师以集体签名、网络发帖、上访等方式表达不满,东汽公司则无法割舍曾经是子弟学校的感情。而绵竹市政府虽有着自己长远的教育布局调整计划,但基于东汽在绵竹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也使得处理问题难免前后失据,左右为难。

最终直接影响到改造扩建计划的实施,几处教学楼的改建方案变更达七八次之多,建设进度就拖下来了,绵竹市教育局一官员说。

甚至在地震后,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分拆协议中提及的一些校园的改造和调整,还没完成。依照协议,这本该是一年前的任务。

学生们依旧等待着。那栋三十余年历史的老楼也依旧矗立着。没有人想起去修缮它,在这场持久的移交纠纷中,它被遗忘了。

年久失修,谁的责任?

在绵竹体育馆的临时安置点,周校长也在问,学校没错,老师也没错,究竟谁错了?

许多家长得到消息称,地方相关部门曾在三年前就发文要求修缮教学楼,但未有实效。此说未获核实,绵竹市教育局官员亦对此表示否认,称从未收到任何关于学校危房的报告。

但三十余年的老楼,迄今未得到任何对应的检查和修缮,却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局一官员也承认,年久失修

最新的一次移交协议则发生在200710月,协议称,将东汽中学整体成建制地搬迁到城北中学,保留东汽中学的名字,原城北中学的师生则分流到绵竹其他学校去。

绵竹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说,我们步步后退,退无可退了,整个绵竹市的教育布局调整都因为这个学校而调整。

这本是东汽中学孩子们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依照协议,2008年秋季,他们搬走后,学校将会全面维修改造,作为小学的校址。

在持续数年的各方利益纠葛中,它错过了一次次的逃生可能,在512日迎来了灭顶之灾。救援已告结束,超过240名学生就此丧生,更为精确的数字还在统计,只会更加骇人。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则感叹,移交纠葛至今,一切都是利益问题,谁都在捍卫自己的利益。

515日凌晨,在东汽厂区,该厂的党委书记在谈及学校遭遇时,摇头叹息,自称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但辩解几乎是本能的,学校已经移交给地方了。

东汽为了学校移交,已经支付了2000余万元费用,最后一笔800万正支付于地震前夕。该厂的一位领导直言,国家规定学校移交只需就地划拨资产,而我们实际上还拿了几千万做嫁妆。

地震发生后,也正是东汽第一时间给予这个曾经的子弟学校以援手,绵竹市教育局因为学校受灾面广,一时无法顾及。

背负着巨大压力的现任周校长,此前一度拒绝谈及此事,一直在救援现场奔忙,他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孩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524日深夜,在绵竹体育馆的临时安置点,周校长也在问,学校没错,老师也没错,究竟谁错了?

他说,也许是我们剥离政策的一刀切做法错了,能不能也给予我们这些改革当事人适当的自主性?学校垮了,下一步如何?他依旧茫然期待。

 4

汶川地震后绵竹东汽中学的废墟

六、

真相比荣誉更重要——林强访谈录

2008-05-29 09:41:37 南方周末南方周末记者陈敏

本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上书四川省及2008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专访了林强先生。

我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有一份负罪感

南方周末:做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而你居然要求转让自己的这些荣誉,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事件。你这个举动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林强:主要基于我现在的心情。我现在的心情很沉重。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沉重?

林强:因为大地震。那么多学校倒塌,那么多孩子无辜牺牲,我想只要有一点点良知的人,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是一个教育行政官员。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行政官员,你认为自己负有特别的责任?

林强:当然。学校倒塌是一个社会事件,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最大。我作为一个教育行政官员,应该有一份负罪感。

南方周末:你的这种感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强:从我目睹悲剧现场的那一刻开始。

南方周末: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林强:我可能是四川第一个直抵重灾区的教育行政官员。13日上午我接到命令,把海南来的一支专业救援队安全送往北川。到了设在北川中学的救援指挥部,已是14日凌晨5点多。救援队马上投入战斗,我插不上什么手,就带着摄像机走到县城去。那时指挥部到县城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队伍主要集中在北川中学。我想一个人去看看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南方周末:你看到的最震撼的场景是什么?

林强: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痛哭。一座五层楼塌了,把孩子压在下面爬不出来,又没有救援队,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生机一点点地流失,但完全无能为力。我赶到前的四个小时,孩子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去世。家长一直哭,一直喃喃地说那是我娃娃,我娃娃成绩多好多好。

南方周末:这样的场景,你到现场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吗?

林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准备。心里特别难受。

南方周末:当时你直接的反应是什么?

林强:我马上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那天走得急,钱带的也不多,就一两千块钱——我全部掏出来塞给他,他不要,说娃娃都死了,还要钱干什么。旁边的人把钱接过去帮她塞到口袋里。我也知道这钱对他没有意义,但我就这一个安慰方式,我当时没有别的办法。

南方周末:实际上只是反映你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本能。

林强:对。是一种自我救赎。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

南方周末:你也可以不这样自责,毕竟,这是8级地震,你可以把原因都归为不可抗力啊。比如四川省教育部门就刚刚宣布校舍倒塌有五大原因。一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二是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三是学生集中的教室和走廊属于薄弱环节。四是校舍陈旧落后。五是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有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总之主要是天灾造成的,这么一来,自然就无须问责了。

林强: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南方周末:具体到你看到的那个场景而言,到底是天灾还是悲剧呢?

林强:我认为主要是悲剧。因为那个学生并不是非死不可,他所在的那个学校,并不是非倒塌不可。我拍了一个学校,离北川中学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倒,一个人都没有死,就伤了三个。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

林强:原因很简单。那个没倒的学校是中科院捐建的一个希望小学。有捐赠人的监督,质量就有保证。倒塌的学校,大多数应该说不存在这样的监督机制,质量也就没办法保证。

南方周末:这就是说,不完全是天灾杀人。缺乏监督的体制惯性,放大了天灾的杀人效应。

林强: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我原来在理论上并不是不清楚,但原来想象的后果,最多也就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罢了,很少跟生命上的悲剧联系。这次亲眼见到这么惨烈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决不过分。这对我的心灵冲击,实在太大了。就从这一刻起,我容不得任何对生命悲剧的推诿。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请辞奥运会火炬手

南方周末:所以你要请求转让你的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

林强:对。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南方周末:你的请求会得到批准吗?

林强: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希望我的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得到尊重。而且我不只是要转让自己的资格,我更希望张艺谋先生能够体察大地震造成的特殊的社会氛围,体察大地震对国民心理的巨大震撼,对他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出相应调整。

南方周末:你认为主要应该朝哪个方向调整?

林强:奥运会开幕式应该隆重,但更应该素朴,更应该庄严,更应该体现我们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悲悯元素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不止是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基调,现在都需要调整。我们伤痛,但我们坚忍不拔,这应该是调整的主要方向。

南方周末:这个创意很好。但是怎么落实呢?

林强:就从火炬手人选的调整开始。把担任火炬手和观摩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尽可能让给抗震救灾的英雄代表、死难者亲属以及灾区人民代表,这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心灵和生命的接力。

伟大英勇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

南方周末:你的思考极具价值。但这种思考在教育界有代表性吗?

林强: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南方周末:我听到的一个声音说,过去一些人总骂中国教育这不好那不好,但现在他们可以闭嘴了。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林强:这个声音在教育行政系统确实比较突出,但它的突出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

如果我们做教育行政的都尽职尽责,让腐败在教育领域没有多少空子可钻,我们的校舍就不难跟我在北川看到的那所希望小学一样坚固,那些老师、那些孩子就不会白白送死,现在已经发生的那么多的生命悲剧就可以尽量避免。最应该得到保护的人反而得不到保护,反而夭折了,这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来给我们自己贴金。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特别强调悲悯两个字。

林强:我这么强调悲悯,是因为教育系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悲悯。

南方周末:这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表现?

林强: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还没有积极对悲剧责任主动的调查取证,更没有积极对死难者家属的道歉;所有这些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和措施在我们的心目中分量并不重,这都是具体表现。

在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正含着眼泪,没日没夜地在倒塌学校的废墟中寻找建筑材料,作为以后评估的依据。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的公务员,我们本来应该在歉疚的前提下感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不但要尊重他们,而且要用全力支持他们的行动。但现在教育系统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当然大家现在都很忙,要安排灾区考生高考,要塑造抗灾模范,要统计物质损失,要规划灾后重建。但无论怎么忙都不能忽视,孩子们的亡灵需要一个说法,家长和整个社会期待一个说法。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林强简历

林强,四川资中人。1973年入伍,1987年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据中央媒体介绍,到地方工作后,林强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贫困山区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2007年,中组部、人事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务院军转办等五部门联合授予林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中宣部等三部门授予林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林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干部向林强同志学习。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2753

 5

林强在凉山“麻疯村”

七、

四川洛水中学教学楼倒塌 建筑商坦言盖危楼

2008060415:03 河南商报特派灾区记者胡志强/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后,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两栋同时建造的教学楼命运迥异。

一栋瞬时成为废墟并致505名师生伤亡,另一栋却岿然屹立。

倒塌教学楼的建筑商坦言,该楼在建设过程中,曾因质量原因被勒令停工,完工验收时又被教育局鉴定为危楼。但后来教学楼之所以验收合格,是他“找人办的”。

【现场勘察】

“又是一座没有构造柱的教学楼”

530上午,四川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来自该镇下院村一组的青世明又抱着女儿的遗像来到学校。

他与诸多遇难学生家长一样,追问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年建成的两栋楼房,一栋仍屹立在校园内,而另一栋却成为废墟?

什邡市教育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528,洛水中学这栋四层的教学楼垮塌,共造成505名师生伤亡。

528上午,两位手拿电钻等工具的工作人员来到洛水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是不是为倒塌的教学楼取样来了?”青世明的问题,引起几位家长的兴趣。“上面有要求,不让透露我们的单位名称,我们只是奉命取样。”工作人员回答。

家长们很不理解,大声质问:“为什么不透露单位名称?我们怎样得到检测结果?”“我们是四川禾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忙说。该公司另一组取样人员,正在对绵竹市几所学校的建筑废墟进行取样。随着机器的转动,一个个标本从大梁中取出,他们在样本上标注上日期和地址等信息。

但所有这些并没给遇难学生家长带来希望,他们认为,这栋倒塌的教学楼原本就是危楼,校方也很清楚。他们的观点是:检测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找到当时的图纸,事故原因才会一目了然。

事实上,早在526下午,着手调查学校教学楼倒塌原因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3名专家就曾在现场致电什邡市相关部门,询问该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是否入档,能否调出来,但对方回答称:时间太久,设计图纸很难找到。

经过现场勘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正祥得出的结论是:“又是一个没有构造柱的教学楼!”

【工人追忆】

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

512汶川地震那天下午,洛水镇永兴村五组45岁的王晓民(化名)正在银川一建筑工地打工。当天晚上,王晓民接到家里电话称,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不少学生被砸死。当时我马上就想到,洛水中学靠门口那栋四层教学楼肯定已不复存在。王晓民说。他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年他曾参与这栋教学楼的建设,建成后就被上级有关部门鉴定为不合格。

该楼是1986年南元村村民刘新平承包建设的,王晓民负责教学楼的大梁、圈梁的浇筑工作。当时认为老板所购买的钢筋有质量问题,原因是钢筋不规则,边缘还有不少小坑洼。王晓民担心,建设四层的教学楼,用这样的钢筋不会通过上级职能部门的验收。

教学楼的质量问题也引起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当该楼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时任该校验收小组的潘老师也证实了王晓民的说法。

“上级来人对教学楼的大梁、立柱进行试压检测,结论是大梁与立柱受压力不够。停工一周后,建筑商将一根大梁敲掉后,又重新浇筑了一根,具体以后为什么又开工了,我就不清楚了。”潘老师说。

停工期间,王晓民并没离开学校的建筑工地,因为同期并排建设的还有一栋五层教学楼,即经过地震后仍屹立的那栋教学楼,该楼是一位叫周现财的建筑商所建。

王晓民到了周现财的工地,仍然负责大梁的浇筑工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现财把关很严,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进的,这也是当时工地工人们的共识。”

【建筑商坦言】

“找人才把教学楼验收合格”

62下午,商报记者与刘新平取得了联系,谈到这几年家境贫穷状况,他回忆起22年前承包洛水中学教学楼之事。

1986年,洛水中学要建教学楼,他通过关系承包到了一栋四层教学楼,总造价264000元。他既没有施工资质,工程也没人监理,那是他第一次承包这样的工程。随后,他在邻村找了20多个泥水匠就开工了。

“工程是大包(包工包料),所有建筑材料都是自己从一些商户处赊来的;等建到第二层时,教育局来人检测说大梁不合格,让我翻工,我只好将大梁敲掉重新浇筑,为了这个大梁,工程拖延个把月,最后算账时我赔了6万多元……”

刘新平说,“最后大楼竣工被教育局鉴定为危楼”后,他自己找人验收,把教学楼鉴定为合格。问及当时他找的是哪个单位验收,刘新平称“已不晓得了”。

洛水镇政府现年58岁的调研员蔡华富说,当年洛水中学建教学楼时,他任该镇党委副书记。他算了一笔账,每间教室按80平方米计算,16个教学班总造价264000元。每平方米造价约为206元,还没有施工监理。

蔡华富说:“这样低的造价,刘新平还想赚一笔,咋能保证这栋楼的质量,咋能保证地震时师生的人身安全?”

【校方表态】

从未发现教学楼有质量问题

遇难学生的家长们称,这几年,现任校长李长露以该楼属危房为由,曾5次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此事,一直没引起当地教育部门重视。记者找到李长露求证时,他称自己太忙,把一位姓马的副校长的手机号码给了记者,而马校长又推给该校总务处彭主任,并声明彭主任最清楚此事

彭主任解释说,他在该校任职16年来,每年校方都要对教学楼进行安全检查,从没发现那栋四层教学楼有安全隐患。

“家长所说校长5次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危房之事不属实,我们从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过此事。彭主任说。对同时建的两栋教学楼,一栋轰然倒塌,而另一栋却屹立不倒的反差,彭主任分析说,那栋五层教学楼的房间宽度要比那栋四层教学楼的房间宽度窄近一米,相比之下立柱多,支撑点多,其稳定性增强;另一主要原因是,没倒的教学楼的厕所都是橡胶顶,地震时不容易撕裂。

在该校任教三年的高三(9)班班主任黄流彪说,平时不知道该楼是危楼,只是学生大扫除时,上一层如果洒水,经常会将下一层学生的书本淋湿。

【政府承诺】

检测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61,什邡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书记陈其文说,因建设时间相隔太长,当时负责洛水中学两栋教学楼验收工作的人员还没找到,他们曾到建设局找当时的验收报告,也是无果。针对家长们所说的洛水中学校长曾多次向教育局反映教学楼属危房之事,他称自己不清楚

记者在调查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事故时,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校一栋三层教学楼在地震中轰然垮塌,127名小学生当场殒命。

61上午,德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金明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倒塌的教学楼建设时间大都已长达20多年,不能草率地下结论,我们必须以科学为依据。目前,专家组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现场取样工作,至于何时调查结束,还得看他们的实际进展情况。

张金明承诺:“专家组评估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还要找更高一级的专家,对他们的结论还要进一步评估。结果出来后,我们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涉及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河南商报)

 6

汶川地震后什邡洛水中学废墟

八、

校舍忧思录

2008062008:25 财经

《财经》记者 杨彬彬 赵何娟 历志钢 常红晓 张映光 陈中小路 实习记者 张伯玲

 “六一儿童节,清晨。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富新二小128名遇难学生的家长,在学校废墟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天堂里的六一’”

孩子们的照片摆在灵堂上。第一张照片上的小姑娘,有一双美丽的丹凤眼,12岁,名叫毕月星,富新二小六年级学生。爸爸毕开伟说,女儿爱美丽、孝顺懂事,去年六一还在学校表演跳舞。

519日家长们在废墟上搭起这座灵堂以来,每天早上,毕月星的妈妈都把女儿的相片拿来,每天晚上再把女儿的相片接回临时安置的家中,如同平日接送女儿上下学一样。

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痛的,正是一个又一个学校废墟之下掩埋着的数千幼小生灵。

516,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公布了不包括北川、汶川等震中地区的四川震区校舍倒塌间数——6898间。

21世纪经济报道》则在528日引述从四川省建设厅获得的数字称,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为199.7228万平方米。该报还表示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截至526日,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者1.6万余人。这两个数字至今尚未得到四川官方公开确认。

事实冷峻:当地震袭来,房屋纷纷倒塌之时,学生们所栖身的校舍,未能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高于平均水平的保护,也没有为他们逃生留出更多一些的时间。甚至在某些地区,四周建筑毁损有限,惟独学校倏忽倒塌粉碎,众多学生毫无逃生机会;在倒塌的学校建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楼体缺乏构造柱的实况……

调查尚在进行中。然而,四川省教育厅于528日对倒塌校舍做了初步调查和评估,将校舍倒塌的原因归结为地震超过了预计强度教学楼面负荷大校舍陈旧落后”,以及学校建筑设计的先天性缺陷等,引起舆论强烈反弹。

《财经》采访的建筑及抗震结构专家指出,按中国现有的建筑规范和建筑水平,这些房子要倒,也不是倒成这个样子。

汶川地震给中国的建筑行业上了一课。除了建筑标准的修编,更重要是施工的规范。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在梁伟任职的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曾于523日带队奔赴重灾区进行现场调查。

65,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也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学校的建筑并不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

震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学校等公共建筑倒塌,与建筑质量直接相关。《财经》记者在四川省建设厅采访时,看到四川省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办公室于(下称四川省代建办)62日向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交的一份报告,报告引用四川省建设厅调查评估的初步结论,认为此次地震灾害中,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建筑倒塌严重,重要原因在于抗震标准不达标、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

官方正式调查尚未结束,说往事已矣这句话的时候还远未到来。但来者可追,生者当永记教训;汶川地震折射出体制性积弊,足以引起警醒与反思。

乙类标准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地震设防国家标准中,学校在2004被规定为乙类,优于普通民宅。历史本来不应当被遗忘。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大量建筑物倒塌,24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血写的教训带来举国震动,早年出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称《抗震规范》)在1978年获修订。此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建筑业水准提升,国家在1989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业内称之为89规范,广受重视。

按此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各种建筑物在材料的使用、设计规范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以达到一定抗震设防标准,具体设防标准与本地区抗震烈度相当。建筑业内俗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由此而来。

此后的近2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业蓬勃兴旺,发展不均衡所致的种种弊端也开始呈现。与调整弊端的努力相同步,有关建筑与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在完善。199831日起,《建筑法》与《防震减灾法》正式颁布实施,确保建筑质量与建筑物地震设防成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至2001720日,建设部再度发布更新《抗震规范》,将各种要求予以细化。这就是业内所称01规范

2004年,基于01规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修订版颁布,自2004101起实施。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从过去与居民住宅相同的丙类调高至乙类,凸显了重要性。

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乡村教育欠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欠账是不争的事实,偏远地区乡镇学校的房屋质量一直是令人忧心的现实。故此,中央政府继1996年颁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后,又对全国中小学进行了一次危房摸底调查,并决定从2001年起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目标是完成存量危房的改造。

纵使标准清晰、资金到位,改造老房确保安全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在突如其来的巨灾面前,现存有关建筑安全特别是公共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弱点愈发显著,制度本身和执行力度,亦远未完善,受损最重的恰是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

而事实表明,至少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相当一批学校未能泽被危房改造之利而脱过灾难;在那些已经完成改造或者尚未完成改造就瞬间倒塌的危房中,数千孩子来不及逃生,就长眠于废墟之中。

脆性倒塌

此类学校的共同特点是,教学楼几乎都是粉碎性垮塌,垮塌过程极为迅速;楼面多为预制板结构,墙体多为砖混结构

位于绵竹市富新镇中心的富新二小教学楼,震后已成一片废墟,在周围一大片屹立不倒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刺眼。

在离富新二小不到100米处,有一座1982年左右即建成的供销社;同样是大房间大跨度的格局,因年代久远,早已被划为即将拆除的危房。然而它顶着危房的标记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并未坍塌,仅在墙体上有一些明显的裂缝。

富新二小坍塌的这座三层教学楼建于1988年,1989年下半年交付使用。原本只有两层,建成封顶后,建筑商又根据学校要求加了一层。20079月,富新二小三到六年级学生共八个班正式迁入这座教学楼,至今不足一年。

《南方周末》曾引述一位现场目击富新二小倒塌的老师的话称,整栋楼在10秒钟内猝然倒塌。

如果房子质量稍微好一点,都不可能会倒得这么快。一半多孩子都是在楼梯间被挤死的。富新二小六年级一班学生黄晴峰的妈妈陈玉说。她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儿子黄晴峰被数块预制板夹着,早已咽气。

类似孤独的废墟不止富新二小。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的两栋教学楼,也是聚源镇上惟一坍塌的建筑,导致240余名学生丧生。

聚源镇因聚源中学而在当地相当有名,在都江堰市教育强乡镇评选中评为先进,在校学生数和住读生数在全市农村中学中高居榜首。当地家长们都想方设法让子女考入该校。聚源中学共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实验大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楼。这次粉碎性倒塌的两栋教学楼,一栋建于1988年,为三层建筑;一栋建于1995年,为四层建筑。

在都江堰,类似的学校还有向峨中学和新建小学。向峨乡在地震中死亡439人,其中仅向峨中学学生就达327名,占全乡死亡人口的四分之三;建于1993年的新建小学,也在周围一片80年代初建筑中独自倒下,学生死亡243人。加上聚源中学,都江堰仅中小学就死亡超过800人,占都江堰总死亡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此外,绵阳市北川中学、绵竹市五福小学、什邡市汉旺镇东汽中学、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德阳市莹华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等,也都是在地震的瞬间迅速垮塌。北川中学虽位于震中,但旁边有三栋建筑幸免于难,甚至包括一座20多年楼龄的房子;绵竹市五福小学200多名学生葬身于瓦砾,而周边的大楼虽有所损害,依然挺立。

此类学校的共同特点是,教学楼几乎都是粉碎性垮塌,垮塌过程极为迅速;楼面多为预制板结构,墙体多为砖混结构。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土木工程师王邦进告诉《财经》记者:建筑遭遇强烈地震倒塌的方式,可分为脆性倒塌及延性倒塌。他解释说,所谓脆性倒塌,就是在瞬间粉碎性倒塌。而按照抗震标准建造的房屋,因为有充足的钢筋结构支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即使严重扭曲变形,也不会瞬间倒塌,而是延性倒塌,从而能给人更多的时间逃生。

以此衡量,以上学校的校舍倒塌,当属脆性倒塌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伟也向《财经》记者表示,瞬间垮塌的房屋肯定不符合建筑规划要求。要么设计不符合,要么施工不符合

61,富新二小的建筑承包商江绪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承认,建筑没有构造柱,也根本不满足任何抗震强度。虽然国家规定当地建筑物以抗震烈度7度设防,但施工时从来没发生过任何地震,所以也没有考虑7设防

1988年任聚源中学校长的易安成现已退休。他告诉《财经》记者,1988年建校舍时,镇里财政很困难,当时孩子们都在泥巴房里上课,漏雨很严重,教室已经使用了30年,破烂不堪。能够建一座新的教学楼已属不易,谁去顾及是否抗震呢?易安成回忆说,房子当时并未作抗震设计,建筑商也早已杳无音讯。

 7

汶川地震后什邡蓥华中学的废墟

有限危改

此次地震中伤亡惨重的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和绵竹市富新二小,均未列入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事实上,对于中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校校舍质量的状况,中央政府早有察觉。

根据前述89规范及细化的01规范2001年后,国内所有新建房屋都被要求服从新的统一的建筑设计抗震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引起更高关注。教育部于2000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危房摸底调查,于2001年实施校舍危房改造计划,完成存量危房的改造。

2001年至200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启动两期危房改造工程,中央财政前后拨款90亿元以上。其中,一期工程为期两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0亿元,重点补助四川等12个纳入西部开发的省份;二期工程从2003年到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60亿元。

2005年底,为弥补地方财力的局限,中国政府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决定在五年内安排2652亿元资金,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则作为其中一项。

至此,中小学危房改造才获得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在校舍维修改造投资上,实行中央和省财政按55承担,每年改造约3%的新增危房。四川仅在2007年就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7.04亿元。2007,教育部进一步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国家发改委也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对十多年前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进行修订。

据教育部官方汇总,2000年初,全国各省按传统做法统计上报的学校危房总量只有1300万平方米。这使得各方面难以对校舍安全作出准确判断

据《财经》记者了解,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实际情况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2000初的校舍和危房检查,只是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本系统人员,参照各个地方的标准、结合经验判断而定,校舍危房的鉴定相当不规范。二是由于当时正值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各地尤其是县级政府迫于普九达标的压力,也有意压低了校舍危房的规模。

2001年,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后,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首次依照建设部2000年颁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危房普查、核实和鉴定,并由地方县级以上有法定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参与鉴定,出具校舍危房鉴定书。经核查,2001年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达8400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指整体出现险情,不能继续正常使用)为5700万平方米。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至2006五年间,为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财政共投入90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的投入,共计投入430亿元,累计改造全国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78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6100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700万平方米,全国农村3000多万学生搬出危房。

但是,汶川大地震的无情事实证明,为期五年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危房问题。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即使到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还有危房2483万平方米,当年新增危房1006万平方米;农村普通初中还有危房742万平方米,当年新增危房611万平方米。巨灾使这一无情现实全面曝光。

以聚源中学和富新二小为例,其危房历史均由来已久,几乎都是一盖完就发现有质量问题,但均未列入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绵竹市为县级市,目前暂由德阳市代管。根据德阳市教育局资料,此次地震,德阳全市共有58万平方米校舍倒塌,形成危房近253万平方米。初步统计,学生遇难1432人,失踪167人。

2001年至2006年,德阳市曾投入2.6亿元巨资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改造危房52万平方米,其中60%为D级房,竣工校舍近60万平方米,折合每平方米改造费用为433元。

20061018,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检查组曾专门赴德阳市检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情况,对其大面积、高质量的校舍排危工作经验表示肯定。

这样大面积的改造下,富新二小始终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富新二小的校址前身是五福中学。一位曾担任乡党委委员的五福中学老师向《财经》记者证实,多年来,这座教学楼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其刚建成时外表尚可,1999前后,云南发生了一次地震,整个楼房明显晃动,正在教学楼三楼开会的学校老师和乡干部受到惊吓,很快找人来检查,但最终不了了之。

另一位五福中学老师则称,2004年至2005年左右,教学楼三楼出现了明显裂缝,学校不敢再安置学生上课,便把三楼设成了电脑室和会议室,学校前后几任校长曾多次反映这一情况,绵竹市教育局也派人来检查,均未引起重视。富新二小最终也没有进入危房改造计划。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绵竹市教育局一位官员证实,据他查看历史记录,没有发现富新二小申请危房改造的报告。他介绍说,危房鉴定以学校自查为主,学校申报,教育局才派人下去鉴定。他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富新二小校方没有申请危房改造。

不过,也有申报危房而不得批准的案例。都江堰倒塌学校之一的向峨中学,在修建过程中,被上级定为危房,随后该教学楼仍在原来的基础上完成修建,最终在地震中倒塌。

青川县木鱼中学曾于20062月、4月两次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过危房自查报告,其倒塌教学楼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经超过了30年的使用寿命。危房自查报告称,楼房普通墙体裂缝严重,每幢楼房墙体都存在大量裂缝,严重上至楼顶固梁,下至地基,其中最严重的是学生食堂煤房,缝长约8厘米,宽约15厘米。肉眼已经可见墙体倾斜。墙体腐蚀砖块风化严重,最大量出风化面积达10厘米以上……”学校希望主管部门能够支持重建。

此份报告递交了两年之久,数百名学生就在危房里上了两年课,直到地震爆发。木鱼中学死亡学生人数是275名。

危房鉴定疏漏

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和专业化的分工,危房标准鉴定在地方上完全成了一纸空文,每年的例行检查也变成表面文章

危与不危,谁来确定校舍的标准?专业人士指出,1996年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曾做出基本规定,但只是原则性要求。而自199831日《建筑法》实施后,不管是学校建筑还是商业建筑,其建筑标准、设计规范、验收规范、质量规范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执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的设计标准还要更高一些。四川省建筑厅有关官员告诉《财经》记者。

然而,在中国具有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内,长期以来学校建筑的管理一直在教育系统内执行,省及省以下教育部门均设置有计划基建财务处,负责校舍的投资和基建项目管理工作。

据教育部一位官员介绍说,2000年前,中国对农村中小学没有危房鉴定标准。对城市危险校舍的鉴定,多是教育部门内部鉴定、上报、统计,各地宽严不一,标准也不一致。至于鉴定,当时要求城建部门负责,并出具有资质的房屋质量鉴定书,同时要求县级政府统筹此事;具体执行如何,也要看地方的力度。

20014月,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规定此次危房改造由县级教育部门牵头,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进行鉴定,并出具危房安全鉴定报告,建立安全档案,相关资料和报告均存档。

这是教育系统首次在校舍危房改造中引入统一的国家建筑行业标准。按照这一标准,房屋危险性鉴定将按登记划分为四级: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其中,D级危房需予以拆除或重建;BC级危房则经过改造、结构加固后,可继续使用。

不过,结构力学专家、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第四研究所所长何放龙告诉《财经》记者,这一鉴定标准只是建筑业的行业标准,不像国家标准那样具有强制性,主要供各地危房办评估之用。

《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亦发现,在实践中,这一被教育系统采用的标准并未对很多具体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比如:授权哪个机构进行危房鉴定?哪些人有资格参与鉴定?四级危房的具体鉴定指标、鉴定方法和鉴定设备是什么?这也直接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危房鉴定的标准仍然没有统一,执行力度也各不相同。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绵竹市富新二小教学楼等危房的遗漏即由此而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绵竹市教育局官员曾向《财经》记者解释称,2000年之后的中小学危房鉴定,并未把防震鉴定列入考虑因素。当时鉴定的D级危房,主要是考虑暴雨、大风、泥石流等安全因素;至于地震,大家都觉得发生概率很小,就像中彩票一样。他说。

这位教育官员还表示,危房安全检查组不可能人人都是专家,也不可能都是专业检测机构来负责,一般都是每个部门派几个行政管理人员。检查方式,则主要是靠肉眼现场查看、听取师生们的意见。这种鉴定的准确性如何,可想而知。

如果真想通过检测,确认房屋抗震、抗灾的坚固度,专家何放龙称,必须延请专业机构人员,并参照具国标意义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等多个鉴定标准,对建筑的承载力、绕度等具体指标,作出测定。显然,教育系统的危房改造并未以此专业标准进行。

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和专业化的分工,所谓ABCD危房鉴定标准到了地方上完全成了一纸空文,每年的例行检查也变成表面文章。县乡镇的教育官员对于危房安全的界定五花八门,随时根据现实需要给出不同定义。

例如,富新二小所在的绵竹市,2005年当地教育局曾组织了一次安全排查,但排查的主要原则是检查有无消防通道。令人扼腕的是,即使以此为标准,只有一个楼梯的富新二小也可被列入危险行列,但教育局官员却将二层办公室通往老师办公楼的铁桥说成消防通道,予以过关。地震发生后,这座铁桥第一时间即倒塌。

正是在这样的五花八门的标准之下,根据各地官方媒体报道,大部分省区在2006年后纷纷宣布已经基本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

风貌改造

聚源中学在2005年后获得了一笔至少20万元的改造资金进行标准化建设,主要是进行了外墙粉刷、绿化等风貌改造工作

校舍质量,使人想到多年来拮据不堪的农村教育经费。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02年以前,中国一直实行以乡镇财政为主办教育的机制,农民教育农民办,而乡镇财政在上世纪90代中期之后一直极为薄弱,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经费不足的局面正在改变,但观念的转变则艰难得多。并不很充裕的新增资金,并没有都用到保证孩子安全的校舍建设上。

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定,校舍维修标准为每平方米400元;2008年起,四川省又将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提高到每平米500元。当地建筑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这一标准足够盖出一个结实的、在地震中不至于瞬间倒塌的房子。在此次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其工程造价亦不到每平方米400元。

2005年底中国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20066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早在这一年年初,中国西部的农村已经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仅此一项,中央政府就确定从2006年始,五年内和地方共安排2652亿元资金。

当年108日和113日,财政部、教育部分两次下达2006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第一批涉及中西部19个省份,下达中央专项资金预算25.93亿元;第二批涉及5个省份,下达中央专项资金预算3.35亿元。其中四川省即占了近3亿元。

目前,还无法分析四川省所获教育资金及危房改造资金的安排。然而,发生在聚源中学的事实引人关注。

聚源中学情况与富新二小略有不同。聚源中学虽然最初也没有列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之列,但在2007年获得了一笔至少20万元的改造资金。

然而,根据成都市对学校标准化改造的统一安排,这笔来之不易的20万元改造资金,几乎全部花在校舍的风貌改造上,对这两栋危险教学楼的安全结构,未做有效加固。

20046,成都市有关部门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决定对全市410所农村中小学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历时三年、投资10亿元,平均每所学校建设投入约243万元,于20079月全部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化建设与危房改造并不是一码事。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官方介绍,所谓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原则,对全市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改造或新建。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的建筑外墙立面必须确保灰瓦、白墙,装饰线条和贴文化石、仿磁砖的做法,体现川西民居特色,以确保建筑风格统一

20061月,成都市政府下发文件,提出要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将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聚源中学现任校长谷胜聪告诉《财经》记者,聚源中学也在这次成都全市标准化建设学校之列,但主要是进行了外墙粉刷、绿化等风貌改造工作,对教学楼的安全质量仅停留在电力和门窗,并未对墙体安全结构进行检查或改造。

其实,聚源中学需要的,并不是这样的风貌改造70多岁的易安成曾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担任聚源中学校长。他向《财经》记者回忆,1988年兴建教学楼时,镇里财政很困难,建设资金只有1万多元钱,最后由都江堰市教育局规划科工程师自行设计、当地一位包工头承包,勉强建成了这座三层12个教室的小楼。至1995年,与之相邻的四层教学楼建成,时任校长的林明富向市教育局提交了危房自查报告,希望能同时对1988年建成的老教学楼进行重修。但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来检查后,只要求在三楼顶楼加几根钢条,以加固顶梁。

2008512下午1428分,两栋比邻而建的教学楼,最终没能抵挡20公里之外的震中冲击波的撼动,先后整体性垮塌。仅位于四层教学楼一侧的楼梯通道基本完好,挤在楼梯通道里的学生幸免于难。

正在聚源中学现场勘察的河北省规划设计院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从尚未倒塌的楼梯间可以看出,该校校舍的大梁构架尚可,关键是梁上的钢筋与楼板之间的钢筋缺乏勾结,使得地震发生后梁柱整体分离,导致墙体整体坍塌。

责任链条

包工头难以单独承担豆腐渣工程的整体之失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江绪银的手一直在不由自主地抖。20年前,就是他承包建设了绵竹市富新二小那栋垮塌的三层教学楼(原由五福中学使用)。我最错的就是做了这个工程。20后,江绪银说。

几天前,江绪银刚刚协助绵竹市纪委调查,交出了全部工程图纸原件和竣工验收证明。富新二小教学楼整体垮塌后,建造了豆腐渣工程的江绪银顿成千夫所指。

不过,《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显示,这座工程编号为89005的教学楼,总价为15万元,由江绪银先行垫资;经过验收小组1989612日验收,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同意交付使用

在证明书上盖章的验收单位,包括建设单位绵竹县五福乡中学、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绵竹县五福乡人民政府、施工单位绵竹县东郊联合建筑工程队、设计单位绵竹县建筑规划设计所第三设计室。

在完全坍塌了的富新二小建筑废墟上,专家组成员每天都在取样分析。地方专家组负责人、德阳市建设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邓宁告诉《财经》记者,这座建筑楼质量问题明显,虽然用了邻近乡镇什地乡什地中学的设计图纸,但两所学校的实际建筑完全不一样。

最基本的底层墙体和三层的楼面都不一样。什地中学楼顶是瓦面,承重低;富新二小楼顶是楼板,而且加厚过。邓宁说。

根据学校要求,这座楼在建设过程中修改了设计方案,两层盖成了三层。邓宁说,就一般楼板而言,两层改三层可能没问题,但是对于过分承重的楼板,则比较危险。

邓宁证实,原什地中学教学楼是三七墙(墙体截面厚度37米);五福中学仿建楼主体墙则变成了二四墙(墙体截面厚度24厘米),这可能会使得墙体承压力明显降低,房屋稳定性受到影响。

调查组还重点检查了施工质量,对砂浆、砖块、混凝土灰浆饱满度均进行了取样抽查,看是否满足国家标准。比如说,干砖上墙就是建筑质量有问题。现场干砖显而易见。邓宁说。

四川禾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也受专家组委托,对教学楼的砖混黏合度进行独立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禾力公司从垮塌楼房结构的各种部件,一共选取十个点的样品。其中526日这天选取了六个点,每个点取三个样,六个点的砖混黏合度指标全部低于80%的合格标准。

不过,江绪银并不认为自己对建筑质量负有全部责任。按照他的说法,教学楼倒塌主要是结构问题。

图纸就没有设计构造柱,也没有设计屋顶,只有圈梁和大梁。再加上是走廊式的房子,本来稳定性就差,整个结构根本不满足任何抗震强度,更别说重大地震了。江绪银说。

据江绪银称,五福中学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是由县教育局拿出来,他自己连原图都没有看到,就直接拿着复印图进了工地。设计的时候就全部都是砖砌的,楼板越加越厚主要是后面没有管理好。他说。

这座教学楼的验收日期为19896月,当时新修订的抗震标准89规范尚未出台,乡镇小学处于乡镇自筹资金建设的窘迫时期。竣工报告证实,出于节省经费和增加教学楼容量的考虑,教学楼开工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曾多次协商,对设计施工图纸大幅修改,除加盖三层,还将矩形梁部分的设计断面从500×240平方毫米改为500×200平方毫米、将小青瓦屋面改为空心板平顶屋面等。

江绪银表示,当时乡里建学校,资金各方面都困难,就在设计方面能省一点是一点。反正只有三层,这个基础的荷载也不高,起初大家都觉得没问题。江绪银说。

记者辗转找到了当年的五福乡党委书记兼教办主任、现绵竹市政协副主席孙安泉。孙安泉表示,当时提出人民教育人民办,县政府只出了5万元,其余资金只能靠乡政府自己筹措,再由教办负责具体设计、建设。

他回避了自己作为乡党委书记和乡教办主任是否有主管领导责任这个问题,仅表示,工程验收是多个单位一起做的,负责质检监督的是质检组。而正在富新二小坍塌现场检测的专家组负责人邓宁告诉《财经》记者,1989年教学楼建成时,当地政府质检站还没有成立,所以也没有全面的质检报告。

不过,江绪银提供的竣工报告在验收规定中注明:工程交工前,施工单位应邀请建设单位(即五福乡中学和五福乡政府)进行一次全面的预验收工作;交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有关单位参加。

报告附件中包括13份砂浆、混凝土试压报告单和19份分层分项质量验收表。这份显然是由江绪银草拟的报告自称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85%,在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规范要求,并敦请建设单位(在工程交工后)认真考虑付款问题

这一工程延期五个月交付,报告中称原因是工程款拖欠延付所致

富新二小的遭遇并非孤例。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倒塌的那栋三层教学楼,亦是属于建成即危房的问题校舍。

《财经》记者还辗转获得一份什邡市《关于部分垮塌房屋图纸收集的情况说明》。说明称,此次地震中发生垮塌的红白小学教学楼、蓥华仁和小学教学楼均为市教育局计财股自行找人设计;湔氐中学使用的是通用图,具体哪一套图纸不详;由于上述教学楼均系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工程,教育系统为节约经费,均未作地质勘查。

这一栋栋带着天然缺陷的教学楼,被教育和行政部门一一验收放行;而其结构则因着主管部门的思路和资金所限随意改变;其责任也在这系统内的内部循环中被一一消解。豆腐渣工程成为当年包工头难以承担之重。

而放任这些问题校舍建成、又在验收报告中签字,且不断错失危房改造良机的校舍建设管理部门,则选择了集体失语。

8

汶川地震后绵竹富新二小废墟

公共工程安全隐患

建设系统与教育系统关于校舍倒塌问题初步调查结论的不同,凸显出中国公共建筑长期以来由各系统自行建设的体制,所带来的标准之失、安全之患已十分突出

“512”汶川大地震后,建设系统和教育系统均派出专家组赴震区调查房屋倒塌、特别是校舍大面积坍塌的原因。但是两个系统得出的初步调查结果并不相同。

528,四川省教育厅自行对外公布了校舍倒塌初步评估结果,称校舍大面积倒塌的首要原因是这次地震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设防标准)难以抵御;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走廊等相对薄弱地带;此外,校舍老化,学校建筑本身也存在着抗震设计方面的先天缺陷。

省建设厅调查组实地调查后发现,地震房屋损毁最严重的就是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其中校舍大面积倒塌原因有三:一、抗震标准不达标;二、结构设计不合理;三、施工质量不合格。

65,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时,亦公开否定了有关学校的建筑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的说法,明确表示:我是学结构的,我不这么看这个问题。

建设系统与教育系统关于校舍倒塌问题初步调查结论的不同,凸显出中国公共建筑长期以来由各系统自行建设的体制,所带来的标准之失、安全之患已十分突出。

四川省代建办在62日上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公共工程的灾后重建工程,应该纳入政府代建管理系统中。即通过招标选择委托一家第三方的管理公司作为总承包人,来负责公共工程建设。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校舍作为教育类公共建筑,一直由教育部门自行筹资、设计、施工招标、建设、验收等,教育部门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投资人,又是建筑工程管理人,还是监理人和质检人,几乎没有任何第三方监督。

实际上,根据2000年国务院通过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验收人员的资质有明确要求,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这里的建设单位,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

教育系统对于危房改造和管理不可谓不重视,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布了大量的文件,制定了很多制度。2003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完善中小学校舍管理数据库和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危房鉴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改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完善中小学校舍管理数据库,确保信息准确。

2001之后,校舍危房改造还引入了建筑行业的统一标准。但由于行业壁垒以及这种内部循环机制的天然缺陷,到了具体执行层面,种种规定和要求形同虚设,在中西部及农村地区表现突出。

绵竹市教育局官员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承认,验收房屋的人如果专业水平不够,就不一定有能力验收地震设防地震毕竟是多年不遇。所以地震的设防标准虽然纸面存在,实际与危房对不上。多年来其实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真当回事。

这种内部循环的模式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即使出现重大问题,问责也仅是教育系统内部行为,责任很容易被层层剥离,难以落到实处。四川省教育厅所发布的校舍垮塌原因五点结论,即是如此。

从《财经》记者此次在四川灾区走访的德阳、绵竹、都江堰等地来看,当地教育部门并未建立完备的校舍管理数据库,也没有认真执行过例行检查制度,有的地方连验收报告都找不到,更别说跟踪校舍管理,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改造了。一旦问题发生,部门内部互相推诿,根本无法问责到人。正在富新二小现场调查的专家邓方透露,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至今仍未将倒塌教学楼的竣工报告、验收证明交予调查组。

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室曾对甘肃省一期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检查情况做过通报,显示出的问题在全国相当普遍。其中一项就明确指出,各县(区)出于打造标准化学校的需要,借工程实施之机,随意调整项目计划,有些项目超出计划好几倍,有限的资金大部分集中在了某几所重点项目学校。

通报称,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存在擅自调减计划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集资、摊派等问题比较突出。而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比较大,超规模、超投资问题比较突出。

530,教育部和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汲取汶川大地震教训,对目前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提出更严格要求;同时要求教育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与建设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继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之后,又一大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累计投入100亿元,地方配套50亿元,重点改造7000所农村初中学校。作为牵头单位,各级教育部门承担了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组织工作。由是观之,这一教育系统内自我循环的校舍建设改造机制仍在持续。以汶川大地震中的数千名的生命为警示,体制性变革必须来临了。

9

汶川地震后青川木鱼中学的废墟

九、

调查组披露震区校舍损毁严重原因 工程偷工减料

2009052500:16中国经济周刊

[提要]清华大学等几家高校的调查组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论文报告显示,震后被损毁至无法修复的房屋比例,学校是政府的4倍多。学校建筑主要以砌体结构为主,加上建筑上的大开间等,有时甚至无抗震构造措施,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政府机构多用框架结构,其震害最轻。

清华大学震害调查组披露

震区校舍损毁严重之原因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海滨/北京、四川报道

记者近日获得一份由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震害调查组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论文报告。在调查组所调查的54处政府建筑中,有13%7处)因被毁严重无法修复;在44处学校建筑中,这一比例为57%25处),是政府建筑的4倍多。

数据显示学校震害最严重

去年5·12地震发生后,清华大学组织了相关专业的专家赶赴四川,并会同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土木结构方面专家,先后分三批开展建筑震害调查。

调查组将震后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可以使用、加固后使用、停止使用和立即拆除。对于所查访的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学校、政府、商住、工厂、医院、其他公建7类。

根据论文所列出的建筑震害情况统计列表,《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在调查组查访384处建筑中,有44处是学校建筑。统计列表给出的数据显示,在44处学校建筑中,可以使用的占18%8处),加固后使用的占25%11处),停止使用的占23%10处),立即拆除的占34%15处)。

与此相对应,54处政府建筑的各项比例为:可以使用的占44%24处),加固后使用的占43%23处),停止使用的占9%5处),立即拆除的占4%2处)。

论文还指出,从建筑使用用途上来看,学校和工业建筑的震害最严重。震区的学校建筑主要以砌体结构为主,加上建筑上的大开间、大门窗洞、外挑走廊,有时甚至无抗震构造措施,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乡镇的工业厂房多为砌体结构,规模不大而且多为人员较少的车间,因此其抗震设计的要求也很低,导致震害较为严重。政府机构多用框架结构,其震害最轻。其他类型建筑的震害介于这两类建筑之间。

震后以来,国内外有舆论直指震区建筑质量问题。对于被质疑的豆腐渣工程,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大地震中校舍倒塌属于不可避免的天灾。

该论文执笔人、清华大学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陆新征副教授认为,地震校舍损毁严重不是我国地震设防目标和手段的问题,问题在于设防目标和手段在具体地区的应用。他表示,受我国国情、国力限制,很多地区的设防烈度实际上偏低0.5-1度,应该+1.5度甚至2度。

专家称多原因造成教室倒塌

调查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冯鹏接受采访时表示,教室由于开间大、墙少,抗震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地震中倒塌多。

一直以来,我国校舍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普通建筑是一样的。而在日本,校舍的抗震设防标准要比普通建筑高一度。应当把学校建成紧急避难场所,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冯鹏建议。

记者了解到,2008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其中将学校校舍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提高到重点设防类,学校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要高于本地1度。

单纯质量问题不会造成大规模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冯鹏认为,一是由于教室开间大、墙少,抗震能力比较差。二是和建设年代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希望小学是89规范来做的,倒塌情况并不严重。而那些不按规范或更早年代的学校,则毁坏严重。

此外,工程质量也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所有的工程都和工程质量有关,冯鹏表示。

国内一家建筑科研机构的一位专家表示,曾在地震后被派往灾区进行调研,他说,凡是按照抗震规范进行正规设计、且施工质量有保障的房屋,在高烈度地区大部分做到了开裂而不倒塌,在低烈度地区震害程度大部分较轻。一所坍塌严重的学校所在地的另一所希望小学,同样的结构,却只有轻微裂缝,完全不像劫后余生的样子。他表示。考察中,确实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如配料上的偷工减料,还有的不按抗震要求施工、操作上的不合理,使得震害雪上加霜。

提高设防水平受制经济水平

据冯鹏介绍,目前我国大城市中仅有北京等少数城市的抗震设防为8度,全国省会城市中只有海口是8.5度。抗震设防度越高,抗震能力就越强。

此前,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陈肇元就提出,大规模提高我国建设安全度。

8度到9度,一度之差,建筑的荷载却可增加一倍。冯鹏也表示,提高抗震设防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89规范实施前后,盖一座房子所花的钱要提高20-30%以上,因为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需要增加基建投入。公开资料显示,抗震烈度每增加一度,结构的成本可能要增加5%-10%左右。

山西有很多地方是9度区,没有人愿意去做投资,原因就是建造成本太大。从6度提高到7度,所需成本不是非常大,从7度到8,成本就会很大。冯鹏坦言。

目前我国房屋建造一般都是仅满足国家最低设防标准,冯鹏建议,国家应该鼓励业主自己选择盖更加安全的房子,选择更高级别的设防标准。

延伸阅读:

教育部:学校抗震设防标准在民用建筑里已达最高

重点设防类是比较学术专业的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抗震设防是四类,最高的叫特殊设防类,第二类叫重点设防类,第三叫标准设防类,第四类叫适度设防类。我们把学校提高到重点设防类,意思就是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在民用建筑里已经是最高的了。 (中国新闻网)

四川政府指房屋抗震设防难抵破坏 倒塌不可抗拒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中发布了专家对灾区房屋建筑质量情况的结论。专家的结论指出,重灾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很难抵御此次特大地震的破坏,重灾区房屋的倒塌是不可抗拒的。

10

汶川地震后什邡红白中心小学废墟

十、

川震週年政治巨石壓住真相

亚洲周刊 2009年第20期.張潔平

川震一週年北京在汶川映秀鎮舉行隆重紀念儀式各地民間也有各種祭奠儀式。官方輿論一面倒宣傳感恩與重生,北川災民傷痛依舊,遇難學生家長發現豆腐渣校舍建築圖紙,要求追查,七百家長在廢墟手捧遇難孩子遺像抗議,而官方高壓讓他們更添傷痛。

地震過後的一年,姜勇的家由搖搖欲墜的小屋,搬到了北川擂鼓鎮一個十平米左右的板房。只要在家,姜勇隔幾天就要拎上兩瓶啤酒,穿過鎮上新修的一條「工」字形馬路,馬路盡頭仍然倒塌著房屋,兩邊是重新開起的羌族飯店;再晃過老縣城入口的路障和警察,越過任家坪的農田和山路,一直走到北川中學的後門。

走到了,他就坐下,在學校前的泥地上,自己喝一瓶啤酒,把另一瓶倒空。「這一年,總有一百多天吧,我都在這裏,和我兒子喝酒。」

姜勇的兒子姜棟懷,十七歲,北川中學高一一班學生,地震時,他和他的一千三百多名同學一起,永遠埋在這片巨大的廢墟。

二零零八年,北川中學的二千七百九十三名學生,在五一二地震之後,僅倖存了一千三百四十二名。二零零九年五月六日,距離四川大地震週年祭還有一周的時候,四川省政府首次公布四川大地震中的遇難學生人數:四川全省一共有五千三百三十五名學生死亡及失蹤。

但是全球矚目的倒塌校舍質量問題,各級政府給出的答覆依然含糊其辭。五月七日四川省建設廳廳長楊洪波表示:「就目前的調查及鑑定情況看,沒有發現主要因為建築質量問題而倒塌的校舍。」五月八日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唐凱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還沒有發覺是人為因素使建築物在災害過程中損壞,使人遭受傷亡。」

一以貫之的邏輯是:校舍因為不可抗力倒塌,那麼,它是不是豆腐渣都不重要了。官方的結論並未否定校舍質量問題,而是巧妙地迴避了。

但死去孩子的家長們顯然無法忘懷。姜勇仍然記得,鑽進北川中學廢墟裏,找到自己孩子冰冷屍體的那一天,他扳開的細弱鋼筋。

姜勇和妻子一直都不能原諒自己,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兩點二十八分,孩子被掩埋的那一刻,自己竟然遠在千里之外。

二零零四年開始,他和妻子尹顯英一直在浙江打工,他們四年沒回過北川的家。「每次都捨不得那個火車票」。兒子在北川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上一次見到兒子,還是零七年。兒子初中畢業,去上海找復旦大學的表哥玩,順路看望了在浙江打工的爸媽,匆匆一面,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天人永隔。

地震那一刻,夫妻二人工資都沒來得及領就直奔機場,成都機場封閉,就飛到重慶,花了一千一百元,從重慶機場直接打車到綿陽,一直趕到北川中學。那是五月十四日凌晨,兒子上課的六層教學樓,已經垮成一人多高的廢墟。北川中學的操場上,滿是哭喊的家長、受傷的學生,和不斷抬出的屍體。

姜勇和妻子在廢墟上、屍體裏找了整整三天,直到五月十七日,才在兒子同學的指引下,找到教室的位置,爬進去,在廢墟裏坍塌隔斷的空間,找到兒子。

「沒法描述當時的感覺,那個心裏痛的,痛得不得了。看著他壓在那裏,就是一個防盜門壓在他身上。他那天是上多媒體課,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坐,以前跟他坐同一排的那個人都沒死……他們高一有十個班,就他們高一一班死得人少一點,他們班七十個人,只死了十一個。他要不是坐在最後……」

姜勇低下頭,說其實兒子身上都沒什麼傷,只是下半身壓在防盜門下。「塌下來那個空間我爬進去,還有這麼高的空隙在裏面,還支撐住的,要不是有一個防盜門壓下來的話他沒事的,找到他的時候我老婆自己用氧氣把門割斷,一拉就出來了。半個小時就出來了。當時沒人救。父母沒在自己身邊,出了這種事,誰給你救啊……」

姜勇的手機裏至今還留著兒子發給媽媽的短信。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六日:「媽媽生日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快樂。」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一日:「媽媽祝你母親節快樂尹姐。」

「他還管他媽媽叫尹姐,還在開玩笑呢。」地震前一天是母親節,許多災區的家長都記得,很多孩子在這一天留下了給爸爸媽媽最後的紀念。

姜棟懷甚至留下了「遺書」。地震之後,北川中學的老師找到姜勇,遞給他一張看不出字舻的白紙,泣不成聲。舉起白紙,轉一個角度面向陽光,無色的劃痕清晰呈現:「爸爸媽媽對不起,願你們一定走好。姜棟懷,高中一年級一班。」這張白紙姜勇一直隨身帶著,摸起就要落淚。劃痕如此之深,一年之後再看,字舻仍然模糊可辨。

「老師說,這是在教室附近發現的,應該是用木棍或者指甲劃出來的……」去年地震期間,這張紙條曾經感動了無數人,而在姜勇心裏,最揪心的就是這句「對不起」,「傻孩子啊,該是爸爸媽媽對不起你……」

姜勇夫婦還有一個小兒子姜棟文,姜棟懷的親弟弟,在任家坪小學讀書。任家坪小學在地動山搖中挺立未倒,弟弟和他的同學們毫髮未傷。

「早知道這樣,真的不叫他讀這個北川中學。」姜勇說,哥哥成績從小就比弟弟好,初中考高中時,一千六百多人裏面姜棟懷考了第三十五名,被分到北川中學高一一班,「火箭班」,好學生扎堆的班級。可現在小兒子也會說:讀書好有什麼用,「哥哥說死就死了,我爺爺那麼大年紀都沒死」。

板房裏很少能看見棟文。「他都是在外面耍到很晚才回家」,姜勇嘆一口氣說理解小兒子,「在外面開心一點,這個家,有時我都不願意回來」。

這樣住著已經一年,床頭就放著兒子的遺像,姜勇說:「這哪還是個家?現在我等著給孩子一個說法,有了說法,我就帶著全家離開北川,哪裏打工不能生活?我們不要再回這個傷心之地了。」

姜勇所說的「說法」,正是讓他怎麼也想不通的學校建築質量問題。零八年六月,姜勇看到了家長手中流傳的一疊厚厚的北川中學施工圖。

北川中學高一五班遇難學生母靈芝的父親母勇賢,做建築行業多年,已經是施工老板(包工頭)的他一見到北川中學垮塌的廢墟,就意識到工程質量有問題。地震發生後不多久,母勇賢便來到坍塌的北川城建局廢墟上,挖出了保存在城建局的北川中學的四十張建築施工圖,以及當時的協議合同等文件。

家長們又在北川中學的廢墟,拍下倒塌牆體的細節照片,預製板中扭曲的鋼筋,斷裂的鋼筋與手指的粗細對比等等。在細緻的對比中,他們發現,倒塌的教學樓中鋼筋使用情況與施工圖紙所設計的並不符合,至少十六處鋼筋存在偷工減料,如「牆承式構造柱」(承重牆柱),施工圖注明要用八根直徑二十毫米的鋼筋,但實際只使用了四根鋼筋,且直徑只有十六毫米。

這一疊圖紙的出現讓姜勇無法安心了。他也記得兒子遇難時,在斷壁殘垣中看見的那些又少又細的鋼筋。「旁邊幾米就是一棟七十年代蓋的舊樓,好好的。」

一千多名北川中學遇難學生的家長,就此開始了漫長的上訪路。

「六月,母勇賢把圖紙找到了,大家就知道建築質量有問題,都在找政府。政府當時給我們也答覆說,等建築專家來,一定先鑑定北川中學。但最後又不了了之,一直說沒有證據。」一位王姓學生家長給記者翻出整整齊齊的材料、照片,說:「證據有啊,這個圖紙出來了,和這個一對比,這個叫不叫證據啊?」

沒有更多的專家可以幫他們鑑定。這些家長自己去過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每次花一筆錢,複印厚厚一疊材料、照片,徵集簽名,自籌路費,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訴求:「政府要來查,要給我們的孩子一個說法。」一次一次,從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開始,一直到零九年四月份,十幾次的上訪,多的時候有上千人,少的時候也有一兩百人。

他們彼此本不認識,卻在戴著自己孩子的遺像,一次一次與政府對話、談判、抗議中結成了患難之交。

政府敷衍校舍問題

家長提出的要求是查清楚房子為什麼垮。起初政府答覆是「正在查」;零九年兩會以後,含糊的答覆變成:「地震的強度、烈度,是造成包括學校、醫院和一大批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在內的這些公共服務領域設施受損的最根本原因。」

家長並不滿意這個結論。「到底學校是不是豆腐渣?他們還是沒說清楚。」

二零零九年四月,有家長代表到了北京中紀委。中紀委負責接訪的人看見他們就說:四川的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怎麼還沒解決啊?

王姓家長告訴我們,他們也找過無數來北川採訪的記者。電視上報道過的知名「揭黑」記者,他打了上百個電話去申冤;中央電視台到擂鼓鎮來做節目,也有家長把著名主持人拉到場下,塞給他厚厚的申訴材料。

「有記者說這事得等個三五年,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也有記者來認真地問,但後來也沒見報道出來」,家長們並不理解「大環境」的艱難,他們覺得孩子的冤屈源頭只是當年建學校的那幾個領導、建築商人,而這些沒能幫助他們的記者,是「不敢得罪人」、「沒有正義感」。

很多家長還不知道,母勇賢曾把北川中學施工圖的掃描件上交給四川省公安廳,第二天,他卻被八名警察帶走,並被威脅說這是國家機密,如果把施工圖洩露,就是洩露國家機密。人已經離開北川的母勇賢亦向亞洲週刊證實,警察沒收了他手中的施工圖。

二零零九年的五月十二日終於在人們複雜的心情中到來。

約七百名北川中學的家長在一年後的兩點二十八分,站在了老北川中學的廢墟門口,多數人捧著孩子的遺像。

姜勇的妻子尹顯英再懷孕了,肚子已明顯隆起,預產期是六月二十日。可尹顯英還是挺著肚子來到廢墟。無論是姜勇還是妻子,都沒一點迎接新生的喜悅。他們甚至都沒意識到高齡產婦所需要的照顧。

同樣的時刻,國家主席胡錦濤站在震中映秀漩口中學的廢墟前,那裏鋪滿黃白兩色的菊花,有刻畫抗震救災英雄群像的大型浮雕,有正式而莊重的紅色地毯,有代表全體政府低頭默哀的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在表達了深切哀思之後,告訴全國人民要更加團結和奮進,「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

同樣的時刻,原定在成都市鳴笛一分鐘的哀悼方式被臨時取消,但天府廣場上仍然聚集了各地趕來的四川人。他們唱國歌,淚流滿面。

同樣的時刻,在北川新縣城的板凳橋鎮,新北川中學正式奠基。這個耗資超過兩億元的新工程,號稱要以「零容忍」的態度來面對每一個建築瑕疵。遇難學生家長,沒有人願意去看新的北川中學。

北川中學倖存孩子的臨時校園裏,每一個教師都精心複製了溫家寶總理的題詞「多難興邦」,掛在牆上。

五一二大地震中倒塌的七千多間教室,讓新的學校在四川乃至全國建起時,學會「零容忍」;但是,死去的五千三百三十五個孩子,他們的難,又該誰與家長分擔呢?

11

汶川地震后北川中学的废墟

十一、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摘录

200864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通过,200868,温家宝总理签署的第526号国务院令发布。

第七十六条 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网络上的一些评论和分析(供参考)

(一)校舍大面积死亡观察

2008-05-29 23:25 | 无中生有

按:我的心态可能有些问题,可能过于关注阴暗面了。5.12那么多人罹难,我的眼泪几乎都是冲着那些压在残垣断壁下的孩子的肢体倾泻的,还有那些摊开的课本。这两天又看到聚源中学罹难学生家长举行的公祭,那一张张被为父为母的抱在胸口的照片。他们已经凝固的灿烂容颜,和破碎的教学楼,再一次遭遇,再一次让人心碎。

这些不幸的孩子如果仅仅是死于天灾,我们无话可说,如果死于人祸,那谁该承担责任?近期潜心收集了一些关于学校建筑物抗震的一些资料,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尽量全面地阐述一下,希望能给这些孩子一个说法。我没有权利占据道德制高点,只是觉得在这个时候,在此刻,幸存者滥言原谅,首先要摸一下自己的良心。我们都是幸存者,如果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真相,那下一个不幸,有可能跟我们这些享受不了任何特权的人遭遇。

我们可能都是凶手,亲自杀害自己,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

1、官方及准官方标准答案观察

1)建设部的意见: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表示,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校已有专门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平面布局、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层数和构造、交通和疏散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对于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当时这位负责人提出,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据这位负责人了解到,对倒塌房屋的总体数量和构成情况,建设部的领导还在进一步的了解当中。他提到,学校房屋有倒塌,但是他了解学校周围的房屋也有倒塌。另外,这位负责人谈到,他所见到的两所学校房子并没有全部倒塌,有一所倒塌了一半,有一所倒塌了三分之二,这是当时他看到的情况。

2)教育部的意见:

分析这次房屋倒塌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上次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很多问题,我说对学校房屋倒塌的原因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据我了解,有关部门正在组织调查,我们也请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的房屋、校舍做了初步的调查和评估。据他们提供的分析材料表明,倒塌房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学校建筑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本地区抗震设防裂度设计的,四川教育行政部门给我们提供的材料表明,成都地区当时设计的标准为7度,汶川也是7度,德阳是6度,所以从设计的标准来看,这次地震是8,面对如此强烈的地震,学校确实是难以抵御的。

另外大家也知道,这次灾情正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另外,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样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就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另外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给我们的材料当中表明,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在设计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对于校舍倒塌的原因,确实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进一步的深入评估,来得出结论。据我了解,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提高学校校舍建设的标准和抗震标准。制定新的标准的基本原则,所有新校舍的标准必须要高于当地一般民用建筑的建设标准。学校建设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要优先做好规划,同时今后所有新建学校必须严格按新的标准建设,对没有达到新标准要求的校舍,要尽快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刚才您提出的全国教育系统是不是要检查,我可以告诉你,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进行排查,重点是灾区和地震易发地区,凡是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属于危房的,要坚决停止使用。

3)四川省建设厅的意见:

日前,四川省建设厅已经出具了一份关于5•12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情况的事项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导致此次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建筑设防标准低,二是地震烈度太大,三是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建设厅报告中还提出,有些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的问题,也造成校舍抗震级别降低。构造柱、圈梁、墙体、拉结墙的位置,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建设厅出具的汶川地震校舍垮塌分析报告中指出,乡镇学校大量采取砖混结构,而且是外廊式的大开间,大窗口,而且房屋建横墙间距较大,楼层盖板多为预制板,因此抗侧移能力较弱。

4)四川省教育厅的意见

①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

②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

③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④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⑤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从上述官方公布的原因中,可以看出,建设部对自己主持修订的《抗震规范》是信心十足的,对具体原因分析用词慎重–“非常复杂。这可以理解,在这么广的范围内,如此大面积倒塌现象,怎么可能短时间给出简单的结论!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高度一致的倒塌原因调查结论,无知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与其说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的调查作出结论,不如说是在给调查定调子。讲了一大堆废话,捏起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十六个字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历史原因,吸取教训。调查完毕!

还有,这个原因,怎么会由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教育厅是本次质量问题调查的牵头单位?也许是按国务院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有关规定办理吧。

同样的,教育厅的爸爸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教育部门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一定要配合有关部门,如果最后调查出来,在学校倒塌的房屋工程中,有偷工减料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或者贪污受贿行为的,绝不姑息。

这个表态比较搞笑,教育部怎么查处豆腐渣工程的责任人?降级、撤职、党内严重警告?

对这个,我的建议是,撤销公安部、撤销检察院、法院。甚至,国家安监局、建设部都是多余的。因为教育部这个小丑的表态已经表明,本部有决心有态度处理这个可怜的校舍死亡事件了。

5)准官方的专家意见:

学校的教学楼很多属于长楼型,大开间,单跨式,少墙面,承力点少,结构上天然地决定了在高强度的地震面前,他们的耐震性无法跟办公楼、居民楼之类建筑多跨超稳建筑相比。只要一个承力点断掉,整栋楼都会倒塌。

包括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周锡元院士等专家认为,从结构上分析,教室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我把他的意见归纳一下,应该是以下几点:1、大开间,支撑点少,一旦部分支撑点被破坏,对整体结构影响大。2、单跨式,只要一个支点失效,承力结构就全部破坏。3、窗户大,采光墙面结构薄弱。

为进一步说明校舍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周院士举了美国长滩发生地震作为例子,那次地震也导致了学校倒塌,不过那是发生在1933年。所幸已是放学时间,没有什么学生伤亡。周院士说。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也是按标准走的。周锡元继续说。

学习了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的意见,我想举的例子是:日本1995年神户大地震,学校是地震灾民的避难所,学校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在日本国并没有体现。我没去过日本,但电影电视里面看到,日本孩子呆的教室好像也有窗户,教室中间也没有柱子,日本的教室也很宽敞。

作为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不可能不知道他所例举的三点校舍抗震先天缺陷,不是校舍倒塌的原因,而是校舍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要解决,而且已经解决了的先决条件。在设计规范和建设领域,不仅低层校舍,即便是大开间单跨式窗户大的摩天大楼,我们也能建造。周院士混淆因果,把中国的建筑业贬低得一无是处,而且还要替世界抹黑,一个简单的不是课题的课题,到他嘴里成了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说他无知,肯定不合适;说他无耻,恰如其分。他是什么用心?!

然而,院士们可以无耻,我们平民百姓不能堕落到他们一个档次,要老老实实地说话。仔细观察1978以来中国在建筑抗防标准和设计、建造上的成就,我们可以十分自豪地说: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解决校舍抗防震这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2、教育厅调查原因观察

那么关于建设质量问题的调查程序是怎么样的呢?

2000120国务院通过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对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事故类别和等级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程序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按照这个规定,事故调查应该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一般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违反程序,2、地质勘察,3、设计计算,4、工程施工,5、建筑材料,6、使用损害,7、周边环境,8、自然灾害。

对照着四川省教育厅的校舍倒塌五点原因,我们学习一下上面的有关文件:

先略过这个原因由教育厅公布是否合适。

四川省教育厅的五点原因中,第一、五两点存在可能的矛盾或交叉。地震超过了预计的强度,和设计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这个是指即使设计没有存在问题,但地震超过了预计的强度, 校舍也是要倒塌;还是指即使地震没有超过预计强度,因为设计存在先天缺陷,校舍也是要倒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抗震设计有关键部位的结构计算,但更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墙体拉筋,尽量采用框架结构,限制预制板的使用,建筑物选址,建筑外观选择等等,都是最基本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专业主管部门审核图纸(如果当初有设计或者有图纸的话)时候识别这样的概念设计错误,就像我们外行人验收一个篮球场时候,发现没有篮球架一样容易。

关于外观设计,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像鸟巢那样的结构,抗震性能就好,但央视大楼鸟腿那样的结构,对抗震设计来说,就是个忌讳。专家说大开间,多开窗等确实对抗震设计不利,但是总不能把孩子关在延安窑洞里面开课吧。

建筑设计首先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当教室结构需要大开间的功能时,为满足抗震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就要注意进行结构加强检算,以抵御这些不利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

从网络上所见,大量倒塌的校舍,墙体没有拉筋,更不用说绵竹市那个倒塌的小学校舍:连基础都没有,墙体直接落在地面上。这样的建筑物,如果真是豆腐渣或泥巴盖成的还好,偏偏是砖墙加预制板,倒塌时,这些坚硬的砖墙和预制板就像重锤一样扣向孩子们幼小的身躯。

类似这样的建筑物的倒塌不是因为地震超过预计强度,而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考虑抗震。四川省教育厅没有看过这个现场?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两点包含了建筑物工程事故调查的3、设计计8、自然灾害。可惜以前事故调查中没有第9点:人祸!

第二点,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这个应该改成,这是校舍倒塌是导致集体伤亡人数较多的原因,难道可以说成上课期间人数较多是校舍倒塌的原因?学生自己过于集中造成校舍倒塌?否则为何把它列在校舍倒塌的原因之一?超出我的智慧。

第三点,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个描述的原因跟校舍倒塌可以搭上关系,罪在学生,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要集中在教室?在操场多好!为什么疏散的时候要经过楼梯间?直接跳楼多好!但是即便是学生使用不当(6、使用损害)自己把校舍搞塌的,我好像看到聚源中学的楼梯还在,教室却粉碎性坍塌了。可能是我看到的只是个例。伟大有无耻的教育部门看到的案例较多吧。另外,走廊和楼梯在正常设计的时候是有考虑紧急疏散功能的,老爷们!

针对这点,我有个建议,教育部们应该在学生守则里面加一条:上课时不能集中在教室,疏散时禁止通过楼梯间!

第四点.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这个我准备在后续的关于《灾区抗防规范观察》等篇幅中分析。可以先看看几个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11)和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6),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等级由房屋安全鉴定部门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等文件。

如果能及时检查发现,很多建筑物即使在不中断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外加框架,墙面加体外拉筋,局部返工加固等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些措施本来可以挽回5.12地震中罹难的一万多名师生中很多人的生命的!是不能,还是不为?

时间,正因为时间较长,才真正显示出有关主管部门的冷酷和无耻,这些文件是谁制定的?他们怎么可以把一切推给历史,推给时间?这是场官僚作风对孩子们的屠杀!

第五点,关于设计的先天性缺陷。关于设计的缺陷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但对应于建筑事故调查,我想说的是缺陷之后的程序(1、违反程序),设计图纸审核部门是谁?他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先天性的缺陷?谁能对这样的设计审批立项?这样的建筑怎么验收?怎么办理固资移交并交付使用?使用情况和定期安全鉴定是怎么做的?鉴定报告是否如实反映了建筑物的状况?谁看过这些鉴定报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在建筑工程的质量行为过程中做了什么?

教育部的王旭明掷地有声地说了:凡是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属于危房的,要坚决停止使用。我倒想问问: 徐本禹支教过的贵州狗吊岩村的校舍是不是危房?把在类似校舍学习的孩子们赶出来,到空地上上课?还是让他们注下册,完成入学率指标后,然后这些中国孩子该回家种地割猪草的各自安顿?贵州狗吊岩的孩子相比地震中罹难的孩子还是幸运的,虽然他们的教室破陋不堪,但不会通过一系列看似理所当然的行径,被修建管理成为表面光鲜,却是埋葬我们孩子的坟场!

3、灾区抗防规范观察

1)关于抗震规范和抗震设防类别:

1974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年的规范进行修订。此后颁发了78年,89年规范,在89规范中首次要求在地震破坏烈度6度区的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目前我国实行的是20021月起实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该规范根据建筑物功能和重要性,将抗震设防标准分甲乙丙丁四个类别,其中甲乙两类,要求按建筑物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设防,丙类要求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允许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要求但不得低于6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有关教育建筑中,第6.0.8条有这样的描述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均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说明即便是对幼儿园、小学低层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类别是乙类,或者是丙类。中学的建筑物抗震类别,未见有关规范明确,当属于丙类。

但是,根据2003111日实施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第十一条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模式:(一)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的地区)的大城市应当按照甲类模式编制;(二)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地区)的大城市按照乙类模式编制;(三)其他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按照丙类模式编制。隶属成都市的都江堰聚源中学的设防类别应该是甲类(都江堰市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至少按8度进行抗震设范。汶川(汶川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是7度设防,考虑到电视里面所见倒塌学校大部分为预制板结构,明显不属于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应该按乙类建筑物设防,即应该按8度设范。

2)关于抗震规划:

准确的短期地震预报可能是个难题,但中长期预测预报是有科学依据的,否则就没有必要成立地震局了,改成地震救灾局或者地震统计局比较贴切。

根据地震区划图,相关地区要按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物的设计工作。抗震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物应该符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要求,如果学校建筑物属于乙类标准建筑物,有进行提高一度设防,那5.12地震影响区域的校舍,应该是地震烈度小于8度,房屋不会出现损坏;刚好8度,房屋可能出现轻微损坏,但可以修复后恢复功能;大于8度时,虽然房屋损坏会较大,但能保证房屋不倒塌。

另外要说明的是,《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只是在建筑设计要求上进行明确,对结构方面,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大震之后要及时对有关规划进行修编,所以目前有关表态的所谓要修编,这无助于体现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因为法律规定他们应该这么做,否则就是违法的。

3)关于抗震规划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八条,“ 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并负责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工作。地震烈度区划图应该由国家地震局权威区划,并公布。

制定区划图的依据是什么?全国地震监测台网收集的有关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的中长期预报。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基本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其建设所需投资,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

同样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五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并监督实施。第六条 “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对城市抗震防灾有关的城市建设、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地震活动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有关单位应当依法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必需的资料。第十四条 “批准后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公布。

根据媒体信息,聚源中学修建于90年代,在上述法律和规定之前修建,所以《南方日报》报道的,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校舍倒塌原因之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是有一点道理的,但是,且慢,20064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里面第十二条白纸黑字写着:已建成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

经鉴定需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期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前面已经说明,成都地区的学校建筑物属乙类建筑物,按本《管理规定》要进行抗震鉴定,学校建筑物的产权人是教育系统,在200641日至2008512日之间,他们委托鉴定了没有,结论如何?有没有采取措施?

4)关于抗震烈度

烈度的大小是根据地震的破坏程度来事后验证的。我不知道,如果遍地都是豆腐渣,有可能是6级地震,豆腐渣全塌,那是否就可以说烈度达到12度?据报道,汶川地震中,震级为里氏8.0级,可能有参照山体滑坡程度等,将烈度确定为10度到11度,也可能根据下列因素作出烈度大小的判断:因为大部分灾区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校舍倒塌的触目惊心,从教育厅的校舍倒塌原因中,似乎事先已经假定了当地建筑物的质量肯定没有问题,所以断定本次地震已经大大超出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烈度当然是超过8度!

但是刘汉希望小学的抗震设防等级是7度还是8度?它没有倒塌,是否可以说这次地震的破坏烈度是7度或者8度?总不能说刘汉小学的建筑物抗震等级是10度吧,捐建刘汉小学的企业有可能把这个学校抗震设防等级定为10度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避免像我这样无理取闹的人的困惑,建议以后建设部在全国各地建一些标准建筑物,从7度开始,从7度到12度修7处,这样破坏到哪个级别了,就可以说一目了然地说:本次地震的烈度是几度。

但是在做这个我随便杜撰出来的建议之前,请现在正忙着戴救灾红花办喜事的人,对照一下所有的规范管理,在灾难来临前,你们做了什么?如果仅仅根据房屋受破坏程度来定烈度,然后又说某次地震烈度多大多大,大家心里就有个想法:啊呀,烈度那么大,难怪倒呢。这样,就把灾祸源头转移到自然因素上了,混淆视听。(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现在我们感到困惑的是既然已经声明了地震烈度,为什么不注明地震峰值(地面加速度值)?讲的是哪门子科学?讲的是政治科学?

4、历史债务观察

在喋喋不休地从工程角度例举一个又一个法规证明倒塌的校舍不应该垮塌,我越来越觉得悲哀。虽然有院士第一时间跳出来说明校舍是应该率先倒塌的建筑,他的语言所能起的唯一积极作用,我想,是足以让一个土木系二年级学生沾沾自喜,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学识已经完全超过院士。

闲话休提,校舍大规模地在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校舍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显然它们不是讲义气,这方面,真的是有历史原因

以富新二小为例,单纯追究建筑质量可能是件傻事,倒塌的教育楼,简直不能称之为建筑,用积木来形容才合适。它是直接从水泥地坪上砌墙,建筑知识倒退了不止二千年,随便抓个人出来都知道房子不能这么造。教育楼就这样搭起来了,通过了验收,这是为什么呢?

 

(二)署名黑子的一位自称是工程师的文章

(源自http://qingailei.blog.sohu.com/88673035.html

(按:看到署名黑子的一位自称是工程师的文章,觉得作者很真诚,也很专业,我感到中国教育的希望在于大家静下心来,回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基点,特将该文贴于后,相信对很多人内心是一剂良药。)

原文作者:黑子

校舍在地震中倒塌的原因何在,是一个极其专业及其严肃的问题。不深层次反思和改进,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花一样的生命?不尽快寻找出其中人祸的一部分,将一些应该为此承担起责任的人绳之以法,将存在问题的制度更正,怎么对得起中年丧子,而又已经早已做了绝育手术的学生家长?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看到任何一个部门出来反思和道歉,更别提承担责任了。我们只看到教育部急切地想把责任推卸给建设部。我们只看到一些权高位重的专家们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荒唐透顶的技术解释

教育厅是这些校舍的业主。学生在你的校舍里出了这么大的伤亡,无论原因如何,你都应该内疚,应该道歉,应该反思。其次,鉴定校舍的倒塌原因,应该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工程师进行。一个教育厅的党官我想是不具备这个资质的。

我们先看看其调查结果: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校舍做了初步调查和评估,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

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

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很多院士级别的建筑抗震专家,也在为某些人背书,反复向公众强调震级高、烈度大甚至可以误导大众对抗震的理解!我不想驳斥他们,因为对于专业工程师来说都不屑于驳斥!如果这些专家们还有良心,请他们自己打开他们自己作为委员制定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看看第一页是如何写的。当然这些专家平时都忙着喝酒吃饭拉项目,可能记忆力衰退了,那我不妨给他们读一下。读者们也别总被专家乍乎得不敢说话,其实有些基本问题,还是可以澄清的。

首先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中,将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属于次要建筑。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对学校建筑的抗震要求如下: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因此,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技术规程,对校舍的抗震要求是不比普通民用建筑低的(甲类一般都是特殊建筑,譬如核电站、生化实验室、重要化工厂、通信中心等建筑),而专家们对这一点避而不谈,却呼吁我国在灾后重建中可考虑提高学校的抗震设防水平,其用意,路人皆知!

然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要求如下:

1.01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失或者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计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于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1.3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设计值)应该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照比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该按照本地区设防高一度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设计值)应该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该按照本地区设防高一度的要求。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要求,四川九寨沟和松潘设防到达8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值为300gal(0.3G)。成都、汶川、北川、都江堰、雅安等地,设防为7度,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值为100gal(0.1G)

如何具体在设计上实现上面的要求呢?我国目前的设计要求实现三水准两阶段,前面上的三个层次,就是通俗说的三水准,其要求用两阶段设计来保证。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计算阶段,主要任务是承载能力计算和一系列基本抗震构造措施设计。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用小震作用计算结构弹性位移和构件的内力,并用极限状态法设计各构件(譬如确定配筋或者确定型钢类型),同时进行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按照延性和耗能要求,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这样就基本可以做到保证前面所说的三水准中的前两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主要对抗震有特殊要求或者对地震特别敏感、存在大震作用时容易发生灾害的薄弱部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要求其值在避免结构发生倒塌的范围内。如果层间位移超过允许值,认为结构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或者倒塌,则需要对薄弱部位采取必要的措施,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通过计算和构造措施,通过弹性阶段的设计计算和塑性阶段的验算,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看完以上,我想对于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这一点,大众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实际通过航拍图像也可以看见,即使是震中附近,也有很多相对正规的房子,依旧挺立,少数房子甚至还完好无损!日本阪神地震的时候,出于震中的很多高层建筑,连玻璃幕墙都没坏一块玻璃!

很多人上了专家的当,以为如果是个地区设防是7度,一旦烈度超过7度,哪怕是8度,由于8大于7,所以当地建筑就该倒得光光的。没倒塌的,都是质量超级好的。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因为首先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都是偏于安全设计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留有余量;其次,达到或者略微超过设防的地震,设计要求是要求不发生损坏或者经过修理可以继续使用,而不是倒塌!设计要求,罕遇大地震来临时,也能保证建筑结构不发生倒塌,以保证人员安全!这一点,是专家们十分清楚但是刻意误导的!

关于结构设计往往留有很大的余量的最典型的例子为意大利的瓦伊昂水坝。该坝为双曲拱坝,坝高达262,坝顶弧长190.5,壁厚才19.7!在1963109的时候,其库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山体滑坡事故,滑动范围长1.8公里,宽1.6公里,体积大到27亿立方米!这么巨大的一个滑坡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处冲进水库,整个水库几乎瞬间被填平,水库的水宛若海啸一般冲向大坝,越过坝顶,扫荡了下游的峡谷,电站顷刻作废,2000多人死亡。

但是,大坝却奇迹一般安然无恙!事故以后根据研究人员模拟的结果,当时作用在大坝上的作用力达到设计值得8倍以上!因此工程结构,往往都有相当的安全储备余量!

至于四川省教育厅的第二点: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我实在难以理解这些高官们的智商。前面说的是校舍倒塌原因,而这个第二点只能解释为什么伤亡大,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校舍倒塌

他们的第三个原因,跟教育部一样。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可惜他历次都是丑闻发言人),称是因为学校人多荷载大。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我强烈抗议!这样一来,似乎责任是结构工程师的了。实际上,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任何建筑的时候,都会按照该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合理地考虑了荷载的大小,而且还考虑到一些小概率的,不同的荷载同时作用时,也能保证建筑结构完全处于使用状态下(远远没达到极限状态下,跟倒塌还差十万八千里)。如果连教室荷载大都没有考虑到的话,就应该把这个设计人员送进监狱,再菜的结构工程师也没这么菜的!我国现行《建筑荷载规范》,教学用房的荷载设计不低于200公斤每平方米,楼梯阳台等人群疏散要道,荷载不低于300公斤每平方米。实际结构设计人员设计的时候,一般都还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因为这仅仅是最低要求。每平方米能站几个学生,一个学生多重,大家可以自己计算计算。

关于第四点,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是原因,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个问题背后可能存在什么原因。难道一句符合当时技术规范,但是不符合现在技术规范,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吗?

关于第五点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我又要强烈抗议。不检查施工问题和是否有吃回扣等腐败问题,而把责任朝设计人员身上推。或者朝目前建筑抗震科学的技术水平上推。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是强烈抗议的!死了这么多学生,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原因,都要追查到底!不是说设计存在先天性不足,就大家都没事。首先审查设计图纸,如果有问题,该处理就处理。但是如果设计没有问题,就该查一查施工,特别是工程款的来龙去脉了吧?我在前面几篇博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教学楼的粉碎性倒塌造成的惨重的伤亡,是因为国家对公共建筑管理的漠视,新教学楼的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各个环节的腐败!

学校的基建中有多少水分,是业内尽人皆知的公开秘密。在目前大跃进式的高校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中,腐败更为突出和严重。检察机关指控,20005月至20064月,李海婴在担任武汉理工大副校长、校园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职务期间,利用其分管招生工作的职务之便,将该校违规招生收取的847.5万元费用隐瞒贪污,将440余万元挪用借给他人从事经营。检察机关还指控,李海婴利用分管招生、基建之便,接受招生中介、基建工程方贿赂214.5万元、美元2万元、港币4万元。

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和国家对公共建筑管理的漠视。这一点,想让官员们公开说出来,无疑与虎谋皮!

我近期总结专家言论,发现专家言论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甘愿做棋子,为了个人目的,说违心的、完全不符合其专业水准的话。其言论在专业上不堪一击。但是他们不在乎,对他们自己的利益来说,这叫做弃子,挨点砖头没关系,那些都是虚的。他们可以很快获得其他的实惠。

第二类内心很不平静。但是奈何身处江湖之险,所以只能避实就虚,兜圈子说没用的废话。

第三类最为可怕:他们表面上好像仗义执言,听起来似乎很解气,但是都经过很巧妙的包装,对他们自己的现实利益一点都不影响。相反,仗义执言以后,往往就开始呼吁,为自己造势。不出我所料,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获得大笔的科研经费继续他们的研究,或者大幅度开始推广他们的技术。说白了,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利而已!如果他们在自己的名利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了贡献也好双赢。可问题是,由于国内的科研体制的种种弊端,他们的研究不会有多少成果,他们的工程,内行看往往也问题多多。

 

(三)公布调查结果 公祭遇难学生

——政府应该发布有关震区每一所校舍垮塌学校建筑质量调查报告并公祭遇难学生

艾晓明2009423

今年414日,国新办发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权保障,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行动包括高质量地恢复、重建中小学校以及尊重遇难者,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

我对国家人权行动中这些庄严的承诺充满期待,我认为,去年5·12大地震发生之后,面对大量校舍倒塌、成千上万儿童遇难,国务院以及中央政府表现出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震区多次亲临垮塌学校,包括北川县北川中学、都江堰新建小学、聚源中学、青川县木鱼中学等;对学校建筑质量存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是第一现场的目击证人。也正因为如此,媒体向全国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第一、国家已经派出专家,对垮塌学校的建筑质量进行调查;第二、对于倒塌校舍背后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将从严查处,决不姑息;第三、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待。

5·12 地震过去即将一周年,人们遗憾地看到,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一份有关灾区垮塌学校建筑质量的专家调查报告得到公布;公众不仅难以查询到某一学校垮塌原因的详细信息和鉴定结论,而且也不了解这一调查过程到底持续了多久、经过了怎样的程序、是由哪些单位以及责任人实施的。

5·12 地震中校舍倒塌,学生遇难,这场景惨绝人寰,是中华民族在2008年经历的一场大悲剧,经由电视画面的直播,令所有人刻骨铭心,至哀至痛。为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为给灾区校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为避免悲剧的重演,公布每一个垮塌学校的调查结果,至关重要;它是给所有遇难学生亡灵的一个交代,是对遇难学生家长内心创痛的舒解(甚至有可能预防如董玉飞、冯翔等家长不堪丧子之痛而自杀这类震亡次生灾害),它更是一个警示:中国将切实杜绝、永远杜绝校舍建设的豆腐渣工程。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我郑重要求,有关部门公布以下信息:

政府各部门一共派出了多少专家去灾区调查垮塌校舍的建筑质量?

这些专家来自哪些部门?例如,每所垮塌学校的专家组是由哪些部门、哪些专家组成的?

这些专家在具体工作的垮塌学校考察了几天?全部调查过程为多少工作日?

调查结果是什么?具体到每所垮塌学校,其导致垮塌的原因是什么、与地震烈度、建筑结构、质量是什么关系?

提出这些问题的依据如下——

第一,据报道,地震开始后不久,国家和四川省等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700多位专家,对震后的房屋损毁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对学校的垮塌调查被列为重中之重。建设部高层官员于528日探视了从灾区回来的专家,听取汇报后,为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即将派遣的第二批专家主要任务是对倒塌房屋进行科学鉴定。到200894日,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在国新办答记者问时说:建设部门专门派出了两千多位专家到灾区进行考察。仅建设部一个部门就派了这么多专家去考察,可以说,这个调研工作有广泛的专家参与的;那么,作为公民,我们有权利要求政府,敦促这两千多位专家,对他们所调研的每所学校其垮塌原因做出具体解释。

第二,人们也看到,四川地方媒体数家报纸在2008625日同一天登出了同样内容的报道,标题为 《地震是毁房罪魁 幸存者应理性看未来》,对于校舍垮塌的原因,这是一篇定调文章,代表了政府部门认同的结论性意见。然而,出席624日由成都市社科院召开的地震灾害与房屋建筑安全研讨会的只有二十余位专家,除去其中的地震学、法学专家外,建筑学专家不足二十人。那么,这二十人的意见足以代表建设部门派出的两千多位专家吗?他们的意见,能够作为这次垮塌学校建筑质量的结论性意见吗?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的代表性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程序呢?

第三,就在这次关键性的研讨会召开的一天之前,即62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駇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切结论要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这次地震造成学校垮塌,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我想如果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在设计或者施工当中存在着违法问题,一定会依法作出处理。对背后涉及到的贪污贿赂问题,我们也将严惩不贷。如果四川方面明显已有专家结论,为什么没有及时向中央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而在之后9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就有关校舍垮塌对记者的回答依然是:我们还在仔细地思考和调查这个问题。调查的目的,就是想要在重新建设学校,以及其他公益性的建筑,应当提高我们对它的认识。那也就是说,直到地震发生的三个多月之后,调查也并没有结束。那么,对每所学校垮塌教学楼的调查究竟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一共持续了多久?所有的调查报告,打算何时公布于众呢?

近期在艾未未先生发起的公民调查网上,我看到《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访和群众工作局关于遇难伤残学生家长上访反映问题的解答意见》,其中,就家长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教学楼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要求进行鉴定,政府部门做出的解答是这样的——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省政府书面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及省内的一些权威部门,对地震灾区的一些学校和其他重要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调查分析后的结论性意见是: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学校受损和其他一些设施受损的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地震灾害带来的实际破坏烈度普遍大于当时所有灾区学校设防烈度的12度。根据专家测定,北川地震烈度高达11烈度强,超过了当时建筑设防7度以上5,破坏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有些设施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地震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方式不一样,一些学校、医院和公共文化设施受损程度不一样,但是科学研究部门和权威部门的结论意见是一致的:地震是造成这次灾害,包括学校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工矿企业等受损最主要的原因。为此,四川省建设厅已有明确规定,对5.12地震垮塌房屋一律不进行质量鉴定,只对未垮塌的房屋进行可以使用不能使用加固使用等鉴定。

看到最后两行,我大吃一惊,冒出一身冷汗。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政府以及四川省政府官员对外发布消息时一致说,垮塌校舍的情况正在经历调查;但从未对外发布说:5.12地震垮塌房屋一律不进行质量鉴定,那么,这里说的四川省建设厅的这一不鉴定的规定,是从什么时候发布和实施的?它是否经过国务院、建设部、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预防腐败局等一系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具体来说,不鉴定意味着什么?是指调查结束已有结论、还是不必调查、不做结论?如果调查已有结论,为什么一直未向公众公示,并接受公众的讨论和质询呢?

值得注意的还有,上面说到的一些权威部门,对地震灾区的一些学校和其他重要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我要问的是,仅仅对一些学校受损情况的调查,是否能说明所有学校受损情况和原因?换句话说,对一些学校建筑质量的调查意见,如何能适用所有学校垮塌建筑?

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还在于,地震部门目前已经公开5·12大地震的烈度图,而四川全省的垮塌学校分布,并非都集中在地震烈度最高的地区;更不必说,即使在垮塌学校内,同样有屹立不倒的校舍。这表明,每栋教学楼倒塌原因是不一样的,即使都和地震有关,也不能一概而论。仅以什邡市部分垮塌校舍的情况为例,根据《财经》记者报道:此次地震中发生垮塌的红白小学教学楼、蓥华仁和小学教学楼均为市教育局计财股自行找人设计;湔氐中学使用的是通用图,具体哪一套图纸不详;由于上述教学楼均系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工程,教育系统为节约经费,均未作地质勘查。

这里的未作地质勘察,任何一个略有建筑学训练的专业工作者都知道,后果何其严重。在完全不考虑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建房,它与校舍倒塌的结果是什么关系?它与进行了地质勘察的校舍建筑,可以不加区别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混淆是非,灾后重建如何确保实施《国家建筑管理条例》之第五条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希望公布每一所发生了教学楼垮塌(包括学生宿舍楼垮塌)的学校其建筑质量调查报告。为什么呢?让我以前述北川县县委县政府文件为例。在这份给遇难学生家长的解答里,引述的答复与家长所提问题明显是有出入的——

答复里说的是:专家们对地震灾区的一些学校调查分析结论性意见;但是,请注意,北川家长所要求的不是地震其他灾区、不是这些地区的一些学校,也不是其他任何学校,而是对北川中学垮塌教学楼进行质量鉴定。毋庸置疑,北川震害严重;由此可以推论,北川中学的垮塌教学楼,纯粹是由地震引起,其中不存在任何有关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的问题;但是,假设与推测不能代替事实,也不等同于调查结果。惟有公开、公正和科学的调查研究,上述推测才能得到论证,形成有科学价值的结论,并且产生公信力。

然而,根据这份文件的回答,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可能隐藏着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危险的、甚至是爆炸性的结论:北川中学的垮塌教学楼,没有经过任何建筑专家的质量鉴定!并且,根据四川省建设厅不鉴定的规定,它也不可能再得到质量鉴定!我接下来的一个推论是,建设部派出两千专家到四川调查房屋倒塌,居然没有一位专家去过北川中学做鉴定?!如果连北川中学这个造成了一千三百多学生遇难的特大校舍垮塌个案都没有得到调研,专家们地震是毁房罪魁的结论,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

目睹北川中学垮塌悲剧,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在去年的523日上书四川省委宣传部及2008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他说: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还没有积极对悲剧责任主动调查取证,更没有积极对死难者家属道歉”……“孩子们的亡灵需要一个说法,家长和整个社会期待一个说法。

时间过去了整整11个月,5·12周年祭即将来临。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已经公布实施的今天,在垮塌校舍建筑质量开始调查即将一周年之际,我想重申林强的观点,真相比荣誉更珍贵。不久前,什邡市政府提出,将要在511发起地震宝宝抓周祈福活动,同时倡议成立国际受灾儿童纪念日。响应这一倡议,并且,和这一倡议更为契合的活动应该是,在这一天,公布每一所有垮塌校舍学校的建筑质量调查报告,并公祭遇难学生。

本文发布在 公民文献.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