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經過2014年的反腐和官方“法治”建設,中國知識界和思想界如何看待過去的一年,並對2015年有何期待?本文為作者在天則經濟研究所2015「新年期許」論壇上的發言,經作者本人審閱,天則所/中評網授權刊發,以饗讀者。
對於中國,如果想讓各位學者的期許變成現實,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我們有“人”。我今天提出的這個期許是與人的存在,人的繁衍有關系的。我希望的是在2015年,能夠全面的廢除計劃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這一話題最近引發諸多討論,人口學家,尤其是經濟學家基本上都認同,中國經濟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恐怕要受我們的人口政策拖累。大概每年新增勞動力都已在下降,再過一段時間,勞動力總量也有可能會在絕對數上下降。因退休的人多,死亡的人很多,新的勞動力補充趕不上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勞動力總量會下降。所以可以這樣說,經濟學家一般現在都主張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當然還有很多人現在主張全面開放二胎,目前開放了單獨二胎是不夠的。
但我覺得放開二胎都不夠,現在需要的是對計劃生育制度的革命,需要把30多年前所建立起來這套計劃生育的制度體系徹底廢除。
為什麽要徹底廢除?我的理由主要不是經濟的,而主要是精神層面的。我認為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30多年,最大的危害是讓很多中國人不把人當成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看。為什麽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因為把人當成了物,尤其是最初的決策者,比如撰寫《從現代科學看人口問題》的宋健,認為這些人是完全被動的物,只會消耗社會的物質財富。才建立了計劃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政策,是計劃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計劃經濟的根本問題也是把人物化,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人都是一個一個的數字和系統中的螺絲釘,是一個一個的勞動力或者是消費者。而市場經濟或者說法治、憲政,與這種基於物化的人做出幾乎的運作基本原理是相反的,就是市場經濟中我們是預設了人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精神的世界,有創造性,有自己的主觀上的主動性,有追求自己幸福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就讓每個人自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在市場經濟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個完整的人,在計劃經濟中人的屬性都被取消了,他們就被還原成了物。
計劃生育非常典型的體現了計劃經濟的精神——反精神,就是他把人當成了物。全盤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給中國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或者最深刻的文化上的傷害、精神上的傷害,就是有太多的中國人不把人當成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就是路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各樣的廣告牌、霓紅燈,報紙上也會有很多廣告,都是“人流”、“結扎”。我相信大家可能在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看不到這樣的廣告,就是一個一個女孩子就把人流當做好象吃感冒藥一樣,那些胎兒是不是人?而且在中國的計劃生育體系下,很多可能已經六個月、八個月的胎兒仍然有可能遭到引產,而在法律意義上那些胎兒已經是人了。
而且,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對女性傷害尤其大,它讓很多女性喪失了溫柔敦厚的情懷,讓社會太多的人不把人當成人看,政府的邏輯也是如此。所以,不管是嚮往幸福社會,還是實現文化復興,抑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將被物化的人性還原回來。整個社會應該有一種情懷,將所有的人和胎兒當作是一樣的人。如果不廢除計劃生育,中國人的心靈永遠都是殘酷的,都是把人當成物對待。如果人們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中國即便有再多的財富,人與人之間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關系,每個人其實也找不到自己的幸福。
基於這個理由,我期許今年的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能夠認真檢討一下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了這30多年給中國帶來的災難,最重要的是要對憲法中的計劃生育條款做出反思,要徹底的修改,並從憲法中刪除。
伴隨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對整個計劃生育體系進行清理。中國很特別,計劃生育滲透在社會各個方面,各級政府的多個部門都跟計劃生育有關。整個社會中每個單位都承擔了計劃生育的職責,計劃生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清理計劃生育體系確實是任重道遠,但是我們得有一個開始。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 秋風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責編 霍默靜 [email protected])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Δ
反思計劃生育對人性的破壞
【編者的話】經過2014年的反腐和官方“法治”建設,中國知識界和思想界如何看待過去的一年,並對2015年有何期待?本文為作者在天則經濟研究所2015「新年期許」論壇上的發言,經作者本人審閱,天則所/中評網授權刊發,以饗讀者。
對於中國,如果想讓各位學者的期許變成現實,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我們有“人”。我今天提出的這個期許是與人的存在,人的繁衍有關系的。我希望的是在2015年,能夠全面的廢除計劃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這一話題最近引發諸多討論,人口學家,尤其是經濟學家基本上都認同,中國經濟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恐怕要受我們的人口政策拖累。大概每年新增勞動力都已在下降,再過一段時間,勞動力總量也有可能會在絕對數上下降。因退休的人多,死亡的人很多,新的勞動力補充趕不上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勞動力總量會下降。所以可以這樣說,經濟學家一般現在都主張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當然還有很多人現在主張全面開放二胎,目前開放了單獨二胎是不夠的。
但我覺得放開二胎都不夠,現在需要的是對計劃生育制度的革命,需要把30多年前所建立起來這套計劃生育的制度體系徹底廢除。
為什麽要徹底廢除?我的理由主要不是經濟的,而主要是精神層面的。我認為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30多年,最大的危害是讓很多中國人不把人當成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看。為什麽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因為把人當成了物,尤其是最初的決策者,比如撰寫《從現代科學看人口問題》的宋健,認為這些人是完全被動的物,只會消耗社會的物質財富。才建立了計劃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政策,是計劃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計劃經濟的根本問題也是把人物化,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人都是一個一個的數字和系統中的螺絲釘,是一個一個的勞動力或者是消費者。而市場經濟或者說法治、憲政,與這種基於物化的人做出幾乎的運作基本原理是相反的,就是市場經濟中我們是預設了人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精神的世界,有創造性,有自己的主觀上的主動性,有追求自己幸福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就讓每個人自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在市場經濟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個完整的人,在計劃經濟中人的屬性都被取消了,他們就被還原成了物。
計劃生育非常典型的體現了計劃經濟的精神——反精神,就是他把人當成了物。全盤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給中國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或者最深刻的文化上的傷害、精神上的傷害,就是有太多的中國人不把人當成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就是路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各樣的廣告牌、霓紅燈,報紙上也會有很多廣告,都是“人流”、“結扎”。我相信大家可能在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看不到這樣的廣告,就是一個一個女孩子就把人流當做好象吃感冒藥一樣,那些胎兒是不是人?而且在中國的計劃生育體系下,很多可能已經六個月、八個月的胎兒仍然有可能遭到引產,而在法律意義上那些胎兒已經是人了。
而且,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對女性傷害尤其大,它讓很多女性喪失了溫柔敦厚的情懷,讓社會太多的人不把人當成人看,政府的邏輯也是如此。所以,不管是嚮往幸福社會,還是實現文化復興,抑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將被物化的人性還原回來。整個社會應該有一種情懷,將所有的人和胎兒當作是一樣的人。如果不廢除計劃生育,中國人的心靈永遠都是殘酷的,都是把人當成物對待。如果人們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中國即便有再多的財富,人與人之間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關系,每個人其實也找不到自己的幸福。
基於這個理由,我期許今年的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能夠認真檢討一下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了這30多年給中國帶來的災難,最重要的是要對憲法中的計劃生育條款做出反思,要徹底的修改,並從憲法中刪除。
伴隨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對整個計劃生育體系進行清理。中國很特別,計劃生育滲透在社會各個方面,各級政府的多個部門都跟計劃生育有關。整個社會中每個單位都承擔了計劃生育的職責,計劃生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清理計劃生育體系確實是任重道遠,但是我們得有一個開始。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 秋風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責編 霍默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