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讲你所想的一切

  前几天,《辽宁日报》向全国高校老师发出公开信,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呼吁高校老师不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随后,云南大学发表“给辽宁日报的回复”,继而,求是理论网刊文《围攻〈辽宁日报〉为哪般?》,接着马少华老师发表《喜欢讨论,厌恶斗争》,此外还有些评论文章,比如刘远举也写了篇“《辽日》事件,什么是好的公共讨论?”。这些文章,我都仔仔细细地读了。

这些评论者的身份,主要是媒体人、高校老师、时评家。我原本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看法,自己现在是党报评论员,一直也都会在高校讲授些新闻评论课,不论是内心还是角色,肯定不愿,也似乎难以掉进很多人容易想象的那种“屁股决定脑袋”陷阱。尽管我满心认为这个话题是多么有讨论价值,但我也承认,在如今这种理性匮乏,失去良性对冲空间的话语境下,我还没有找到更适合和适宜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闭口。

不过,今天,我要推荐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来的相关评论文章。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女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的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更加觉得,文明才是立身立国的依据。我觉得,为了中国这些学生,我们,媒体人、老师、时评家以及一切意见表达者,都必须更加真诚、理性、负责。她在文章里写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单行道,也不应是单行道”。这里我什么都不再说了。如果你愿意,就认真读读吧。这里我也隐去她的姓名,把这篇文章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单行道”,愿所有青年学生永远不会独行

老师,请讲你所想的一切

——《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辽宁日报致中国高校老师公开信

  千年前,文明是火种,划亮贫瘠荒原上寒冷的眼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文明化作田间传唱的歌谣;平仄押韵,大篆小篆,文明曾是刻于甲骨的占卜,是祭天的吟唱,是孔夫子的条条箴言,是李白醉酒的诗篇,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是伽利略的摆针,是阿基米德的支点,是人类的一切,文明是感性更是理性,是疯狂的牢笼是自由的翅膀。

  而今天,文明是教育。跨过孩童前期基础的启蒙,那段懵懂也许为人生上好了底色,跨过少年时狂飙突进般的学习,这种全面的摄取应该为进阶劈开了道路,来到青年,志气和思考主宰了人生的方向。如果你问我,那年轻的我并不仅仅是求学,我请求选择与思考。老师,请讲你所想讲的一切给我听,不要犹疑也不要修饰过滤。老师,请传授你的知识,请分享你的研究,罗列给我那些困惑过你的问题,如果有必要也讲述你的人生感悟。

  老师,请你都讲出来,把思考留给我,把选择留给我。拥有一切,遗世独立,是心中高校教育,最该有的样子,于学生而言,要见过各种各样的老师,讲什么的都有,怎么讲的都有,才不枉四年岁月荏苒,于老师而言,真诚治学,畅所欲言,耕耘思想与能力的厚土,亦不枉为师尊严。这一切,不过是八个字: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所出何处,所处环境,所为何事,所造之功,无需赘述。

  只有在最极端的社会状态下,教育会偏离文明的方向成为政治的武器与工具,成为滑稽的闹剧与可悲的牺牲品。我们敢说,今天的中国,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纵然在高校学府中,会有一些声音,或激烈或诙谐,或诋毁或揶揄,但这并不是大多数。我们有教师的选拔制度,我们有教师的学习和考试制度,我们高校校长的任免都严苛而慎重,于此,我们也更应该信任我们自己的人民教师。通常状态下,讲台上的他们是真诚的。风格可能大相径庭,语言可能百转千回,不乏激动时的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也必定有情到浓处的痛心疾首,热泪盈眶;但这,这难道不正是高校课堂的魅力。一个老师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是关于教育的绝妙注解。对老师的课堂,我们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真诚。至于内容,若是大部分老师课堂的讲述内容出了问题,有了偏差,那问题就不再是个人了。由此,我们维护大部分辛勤授课,真诚育人的高校教师,我们不仅不干涉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我们还应该坚定的支持他们,因为现今良好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绝不可能出现大范围的偏差,因为我们选择了他们,因为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而那些所谓大局外教师的存在,则更是对我们社会文明和教育成果的考量。社会文明则宽容,教育成功则明辨。对游移者的宽容和对悲观者的善意是世界文明存在的理由。正如你无法强迫感情的发生,云朵的聚散,或远方炊烟的上升,你也无法强行灌输乐观的思维或真理与信仰。你无法让一个悲观者收起悲悯的姿态,无法人冷漠者感受黑夜群星闪烁的希望,这不代表他们的过错或你缺乏的努力。局外人同样值得被客观的对待,感情淡漠信仰崩塌或许令人不适,但没有理由强迫他人表现出大部分人认为的正常,这不公平。

  同样,也应该相信身处高校的同学,相信他们的思考与选择。教育从来都不是单行道,也不应是单行道。一个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一定具备分析所学内容的能力。没有哪个白痴会全盘接受别人所灌输的一切。观察,倾听,分析,选择,接受才是正常情况下人类学习的过程。既然理性思考的高校学生不会对讲台上发生的一切都趋之若鹜,那么为他们提供选择就显得更加重要。人生的洪流中,正是那些湍急而隐晦的漩涡吞噬光华,若无法面对讲台上激情澎湃的虚假,那么也无法面对日后暗流涌动的人生。我们完备的教育制度筛选出了高校里意气风发的青年,教育绝不是为了保护他们思想的纯洁,而是为他们在日后可能出现的颠沛流离中始终紧握心底的信念,不忘记如何选择让灵魂完整,信仰安定。

  所以这一次,甚至无需假设乌托邦式的世界,我们就可以对高校老师说,你拥有自由授课的权利。只要你在生活中具备基本的道德观念,站在讲台上你直视那些求索的灵魂无所隐藏,讲你所想的一切,这就是文明的希望。

(小蔡/ 单行道)

 

本文发布在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