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复旦大学学生会的同学组织了“星空锋汇”的一场活动。组织者邀请我担任该场活动的嘉宾主持,演讲者分别是苏长和教授和唐亚林教授。
学生组织这一次活动的背景是:苏长和教授日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一文而备受社会关注,也因此而引发了一些讨论,其中质疑者居多。唐亚林教授在《探索与争鸣》杂志今年第六期发表了《中国式民主的内涵重构、话语叙事与发展方略》一文,主张从人民的需求观出发来认识民主问题,也有一些反响。因为唐教授通常表现出的直率以及说话不留情面的性格,而且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已经在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倾向性问题上与苏教授的对冲,所以这次活动事先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场双方正面的观点交锋,是面向四百多听众的关于民主问题的“苏唐之辩”。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场活动的海报一出,便引来众多关注,向外发放的三百多张入场券很快被一抢而空。
作为嘉宾主持,我一开始就申明,作为主持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掌握讨论节奏,力主用民主的原则讨论民主”。据此,我设计的程序是:苏唐每人分别演讲15分钟,然后是互评5分钟,接着就进入提问和讨论环节。正是因为这样的程序设计,所以“苏唐之辩”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争辩,整个的过程都非常的平和、有秩序。
苏教授在他的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他提出“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的出发点。他说,由于他从事外交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经常有一些与国外学者交流研讨的机会。在一次会议上,有一位印度学者称,说印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这个说法使苏教授大受刺激,有那种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感觉。这样的刺激也引发了苏教授的思考,并直接影响到其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基本理路。苏教授认为,民主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因此对于民主的解释,对于民主标准的确立,不能仅仅具有“西方话语”。各国都有各自的传统,各有其治国理政的经验,也各有其治国绩效。因此,苏教授认为,民主应该是一种“地方价值”,各国对于政治制度的选择、对于治国理政的方式等等,应该有自己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沉淀着符合自己历史传统的政治文化,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治国理政经验,因而完全可以弘扬自己的民主政治模式。而且,西方国家的民主也越来越暴露出了其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走向衰落的趋势。
唐教授在其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他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民主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民主的转型方式和实现方式是个问题;第二,西方民主有问题,但西方民主在限制公权、保障民权方面的基本价值没有问题;第三,中国式民主没有问题,但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是个问题。
在接着的互评环节,除了唐亚林教授指出苏长和教授的观点回避了两大根本性问题外,即回避了民主是干什么用的,回避了建构中国民主话语体系的目的是什么,两位教授没有形成明显的争锋,主要还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主。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现场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微信平台针对两位教授的演讲和互评,提出了一些问题,苏唐两位分别就相关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整个的过程气氛热烈,但秩序良好。
作为该场活动的嘉宾主持,甚感这种活动以及活动的主题非常有意思,事后梳理并思考了一下,获得以下四点启示:
启示一,民主不应该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这是最最重要的启示,所以也把它作为本文的题目。在人类的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上,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概念能够比民主更具有共识基础的了。从人类政治史的角度来看,民主是人类最为朴素、最为原始的政治生活理想,也是人类用于解决人类集体生活之难题和困境的基本途径和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标志性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告,称“工人阶级取得政权的第一步,就是争得民主。”邓小平同志经过对我国文革的反思,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近些年来,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也都强调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一向以民主为己任;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八大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在十八大提出的“双百愿景”中,指出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因此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些年来,思想界却莫名地产生了一些误读民主、玷污民主的种种思潮,其主要的表现,一是给民主“泼污水”,只要一谈到民主,便想着法儿给民主找点污水泼泼,先把民主玷污了再说。另一种是,把民主与西式民主划等号,即只要谈及民主,便说你是西方的话语,而“西方”在我们这里往往是被人定性为一个“敌对”的概念,并由此而找到了把你推到西方敌对势力那一边的理由。
可以认为,这种有意挑起民主争端的思潮,与党中央一贯强调的政治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也对推进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有百害而无一利。民主固然有其不足或缺陷,民主也肯定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但是如前所述,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也是追求的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理想,因而也同样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致力于达成的政治发展目标,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国人民梦寐以求想真正当家作主的期盼和追求。更何况,民主就是民主,没有也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内涵和定义。我想我们在街上任意找上十个八人过路成年人,不问他们的文化程度,不论他们的学缘背景,也不管他们的岗位职业,请他们各自谈谈如何来理解民主,一定也会八九不离十地说到点子上。因此,民主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
启示二,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国家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之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从而构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苏长和教授关于民主的论述之出发点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提出我们需要拥有对于民主的解释权或者说话语权,一个直接的缘由,是因为有印度学者提出了关于印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说法。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对国家富有情感的中华儿女,顿时觉得有失公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据:共识网)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电子邮箱地址 *
网站
Δ
桑玉成:民主不应该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10月21日,复旦大学学生会的同学组织了“星空锋汇”的一场活动。组织者邀请我担任该场活动的嘉宾主持,演讲者分别是苏长和教授和唐亚林教授。
学生组织这一次活动的背景是:苏长和教授日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一文而备受社会关注,也因此而引发了一些讨论,其中质疑者居多。唐亚林教授在《探索与争鸣》杂志今年第六期发表了《中国式民主的内涵重构、话语叙事与发展方略》一文,主张从人民的需求观出发来认识民主问题,也有一些反响。因为唐教授通常表现出的直率以及说话不留情面的性格,而且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已经在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倾向性问题上与苏教授的对冲,所以这次活动事先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场双方正面的观点交锋,是面向四百多听众的关于民主问题的“苏唐之辩”。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场活动的海报一出,便引来众多关注,向外发放的三百多张入场券很快被一抢而空。
作为嘉宾主持,我一开始就申明,作为主持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掌握讨论节奏,力主用民主的原则讨论民主”。据此,我设计的程序是:苏唐每人分别演讲15分钟,然后是互评5分钟,接着就进入提问和讨论环节。正是因为这样的程序设计,所以“苏唐之辩”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争辩,整个的过程都非常的平和、有秩序。
苏教授在他的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他提出“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的出发点。他说,由于他从事外交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经常有一些与国外学者交流研讨的机会。在一次会议上,有一位印度学者称,说印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这个说法使苏教授大受刺激,有那种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感觉。这样的刺激也引发了苏教授的思考,并直接影响到其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基本理路。苏教授认为,民主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因此对于民主的解释,对于民主标准的确立,不能仅仅具有“西方话语”。各国都有各自的传统,各有其治国理政的经验,也各有其治国绩效。因此,苏教授认为,民主应该是一种“地方价值”,各国对于政治制度的选择、对于治国理政的方式等等,应该有自己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沉淀着符合自己历史传统的政治文化,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治国理政经验,因而完全可以弘扬自己的民主政治模式。而且,西方国家的民主也越来越暴露出了其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走向衰落的趋势。
唐教授在其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他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民主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民主的转型方式和实现方式是个问题;第二,西方民主有问题,但西方民主在限制公权、保障民权方面的基本价值没有问题;第三,中国式民主没有问题,但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是个问题。
在接着的互评环节,除了唐亚林教授指出苏长和教授的观点回避了两大根本性问题外,即回避了民主是干什么用的,回避了建构中国民主话语体系的目的是什么,两位教授没有形成明显的争锋,主要还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主。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现场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微信平台针对两位教授的演讲和互评,提出了一些问题,苏唐两位分别就相关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整个的过程气氛热烈,但秩序良好。
作为该场活动的嘉宾主持,甚感这种活动以及活动的主题非常有意思,事后梳理并思考了一下,获得以下四点启示:
启示一,民主不应该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这是最最重要的启示,所以也把它作为本文的题目。在人类的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上,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概念能够比民主更具有共识基础的了。从人类政治史的角度来看,民主是人类最为朴素、最为原始的政治生活理想,也是人类用于解决人类集体生活之难题和困境的基本途径和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标志性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告,称“工人阶级取得政权的第一步,就是争得民主。”邓小平同志经过对我国文革的反思,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近些年来,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也都强调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一向以民主为己任;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八大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在十八大提出的“双百愿景”中,指出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因此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些年来,思想界却莫名地产生了一些误读民主、玷污民主的种种思潮,其主要的表现,一是给民主“泼污水”,只要一谈到民主,便想着法儿给民主找点污水泼泼,先把民主玷污了再说。另一种是,把民主与西式民主划等号,即只要谈及民主,便说你是西方的话语,而“西方”在我们这里往往是被人定性为一个“敌对”的概念,并由此而找到了把你推到西方敌对势力那一边的理由。
可以认为,这种有意挑起民主争端的思潮,与党中央一贯强调的政治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也对推进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有百害而无一利。民主固然有其不足或缺陷,民主也肯定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但是如前所述,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也是追求的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理想,因而也同样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致力于达成的政治发展目标,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国人民梦寐以求想真正当家作主的期盼和追求。更何况,民主就是民主,没有也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内涵和定义。我想我们在街上任意找上十个八人过路成年人,不问他们的文化程度,不论他们的学缘背景,也不管他们的岗位职业,请他们各自谈谈如何来理解民主,一定也会八九不离十地说到点子上。因此,民主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
启示二,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国家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之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从而构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苏长和教授关于民主的论述之出发点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提出我们需要拥有对于民主的解释权或者说话语权,一个直接的缘由,是因为有印度学者提出了关于印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说法。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对国家富有情感的中华儿女,顿时觉得有失公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据:共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