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围观”
由于Web 2.0表达手段的兴起,网络上逐渐出现一种“围观改变中国”
围观,在汉语的语汇里,本来是个贬义词。
好撒玛利亚人
围观的主体是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指的是某个事件的观察者,
说到旁观者,不能不令人想起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旁观者效应”(
在讨论旁观者效应之前,先来讲一个圣经上的故事。它是“
律法师觉得爱神不是问题,爱邻舍太有问题。耶稣就讲了下面这个“
“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
注意这个故事里的其他角色:利未支派(或称利未人)
在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听众那里,撒玛利亚人一般含有贬义。
耶稣用这个寓言说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
好撒玛利亚人寓言对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是,许多国家制定了“
《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在美国和加拿大,是给伤者、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意大利、日本、法国、西班牙,
旁观者效应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然而,
心理学入门书中有关“旁观者效应”最常引用的例子,是凯蒂·
《纽约时报》的阿贝·罗森塔尔(后来他成为这家报纸的总编辑)
这种解释看上去很有道理,
该如何解释这种效应?拉坦和达利认为,首先,
其次,人们想要以一种正确的、能得到社会承认的方式表现自己。当
“旁观”这种行为对媒体有着独特的影响。媒体存在所谓“
凯文·卡特是南非的一个摄影记者,1993年3月,他拍摄了《
卡特后来说,他等了20分钟,本想拍摄秃鹰展翅飞起的场面,
卡特拍了照,赶走了秃鹰,就把女婴丢在那儿,
卡特虽死,质疑者仍然没有停止对他的指责,因为这个记者“
谁是我的邻舍
贾德韦布纳(Jedwabne)
1939年秋,根据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的秘密协定,
纽约大学教授伊安·格罗斯是波兰裔,2001年,
长久以来,波兰当局把这起残暴的犯罪推到纳粹身上。
格罗斯的书出版后,在波兰引发巨大争议。
格罗斯的《邻舍》一书一直受到历史学家的严厉批评。然而,
看客
旁观者效应的存在,表明集体冷漠可能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这种现象侵蚀着人们的行动欲望,消解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一个旁观者,既非恶行的加害者也非受害者,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鲁迅,一直极为担忧旁观者——
对鲁迅而言,冷漠而不是偏见,是中国最麻烦的事情。
网络时代的围观
由上可知,围观一词曾经有着诸多的贬义色彩。在很长一个时期,
然而,互联网时代赋予围观新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
正是这种“网聚”的力量造就了“围观政治”。
与心理学实验的个案取向不同,在中国的很多情境中,
缘此,网络围观虽然来自隐约萌动的公共参与精神,
这样的网络围观中的确有公众参与的机会。在《关注就是力量,
而且,网络围观的深层意义不仅意味着以上的这些表达,
纵观2009年以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说,
微动力为什么重要?在过去,
必须指出,“围观政治”不是完美无缺,也有自己明显的弱点。
短暂性:正如群众的出现是那样的突然,群众的瓦解也是突然的。
脆弱性:社会媒体运动具有脆弱性,
行动惰性:也可以称为“懒人行动主义”,正如一幅漫画所表现的—
克服这些局限,需要汇细流而成大海,集众智而立伟业。“
(本文原刊于《文化纵横》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