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異議者豹變─從《與妻書》到《與夫書》

bkncn-20141020000716260-1020_05411_001_01p

 

近來,內地輿論場真有「魑魅魍魎,小鬼當家」的味道,這邊廂,周小平又出書又被習大大接見,引來各方嘲弄;那邊廂,環球網又針對維權法律學者郭玉閃涉嫌尋釁滋事被刑拘大放厥詞。

郭玉閃被刑拘後,翟明磊稱讚郭玉閃是「國士」,在這位前南方周末記者的筆下,郭玉閃「營救」盲人律師陳光誠的那一幕得以重現。同期,社交媒體還有《慕容雪村:每一滴水都曾參與犯罪》、《曾金燕:朋友們坐牢去了──念寇延丁和郭玉閃》等相似主題文章在流傳。最令同道者潸然淚下的當然還是郭玉閃妻子的《與夫書》,該文敘述了她對丈夫被抓前後的一些心路歷程,同時表達支持郭玉閃所做的「正確的事情」,「我永遠沒辦法原諒自己,你走的那天,得到的溫暖太少,」「你是問心無愧的,你配得上這些溫暖」。「面對這個冰冷世界,我們擁有的,只有愛而已。我向來悲觀,不覺得它有力量,不覺得它能抵擋冰冷,它不過是黑暗中的微微燭光、能稍稍溫暖我們而已。……」全文從個人情感和尊嚴角度娓娓道來,如泣如訴,確實塑造出一種「悲情」氛圍,容易讓人跟林覺民的《與妻書》聯繫起來。

而這正是環球網忌諱的,「《與夫書》這個名字,以及郭玉閃的身份,馬上讓一些網民聯想到革命烈士林覺民所寫的《與妻書》。《與夫書》在微博上被轉載後,呈現出一幅『悲情』的畫面……但不得不說,兩者不可同日而語。首先,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覺民……與妻子的訣別信……浸透著作者為國捐軀,舍生取義的凜然之氣。當年的中國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清政府腐朽不堪,飽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凌辱。林覺民所從事的事業,是以犧牲生命為代價促成實現全民族的利益,這是多麼崇高的事業……林覺民等先輩當年捨命所追求的目標,今天大體已經實現了,甚至可以說,有一些領域的成績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他們只剩下了為批判而批判,他們沒有意識到,缺乏思想深度,以及道德感染的批判,是毫無力量的,對社會進步非但起不到多大建設性作用,反而經常構成乾擾。他們還喜歡上玩悲情牌,也較擅長煽情。他們沉溺在自己的小情緒裏,與大眾漸行漸遠,最終將被徹底邊緣化。」

林覺民等先輩當年捨命所追求的目標是否已經實現了呢?從GDP來說,是實現了。可從民主權利來說呢?相信所有腦子正常的人心裏都有答案。

在環球網的批判文章中,最不可思議的說法就是「沉溺在自己的小情緒裏,與大眾漸行漸遠」。環球小鬼們不知道,林覺民參加的革命具有救亡的味道,帝國主義的入侵,民族矛盾的加深,使得救亡的局勢、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飢餓痛苦,壓倒了一切,壓倒了對個體尊嚴、權利的尊重。所以《與妻書》流露出犧牲個體成就集體的調調,比如「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姦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而這種「救亡壓倒啟蒙」恰恰是李澤厚等學者批評過的,說白了,沒有個人尊嚴和權利,所謂的國家尊嚴云雲都是自欺欺人,近日,知名媒體人@龔曉躍就說了個真事:「晚餐與朋友聊天。他們一家定居於盧森堡,未入籍。當地主流社會認為,類似朋友等居留者,雖然還不是盧森堡公民,但工作於此,納稅於此,政府之優劣與其息息相關,故當予其人以選舉權、組黨權。我說真不錯。朋友說別提了,就這,國內還有同學說我們在歐洲做二等公民。二什麼呀我又不是周老師他爺爺。」

相比起林覺民的《與妻書》,郭玉閃妻子《與夫書》裏的「沉溺在自己的小情緒裏」恰恰是個人感情和尊嚴的展現,具有個人主義本色,比如,「有人說,也許安靜地等待,你過些天就能回來,聲張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也有人說,豬被殺時還叫喚呢,出這樣的大事怎麼能不告訴關心你的人。」這話就相當傲岸,跟《肖申克的救贖》裏的安迪差不多,他不是為了什麼民族啊國家啊去爭什麼自由,而純粹是為了自己,因此,「有些鳥事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才顯得那麼激動人心。

總之,人的需求是立體多元的,除了外在的安全感、不餓肚子,還有尊嚴和權利的需求,所以,不是說沒了帝國主義就不異議了,不餓肚子就不異議了。為了個人權利和尊嚴,我們還是得異議,中國的異議從「救亡式」發展為「個人權利本位式」,這就擺脫了物質主義束縛,可官方及其小鬼卻還耽溺在物質主義維度思考問題,真是可憐蟲。《周易》所:「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此之謂也。

 

(據東網)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