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社論:香港政治危機本可避免

數萬香港學生昨日涌上街頭,舉行了又一天的抗議活動,這使中國政府面臨堪稱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領導這場爭取民主的抗議活動的學生們明白這兩個事件的相似之處,盡管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出生在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

“這兩場運動都是由學生發起的,但我們希望結局會有所不同,”一名20歲的香港大學本科生這麽說。

的確,世人肯定希望上周日晚間點燃的這場緩慢燃燒的政治危機能夠得到和平解決。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CY Leung)面臨一個兩難選擇:要麽用武力鎮壓示威者,要麽讓步。上周日夜間的事件表明,催淚彈不足以驅散示威者。升級意味著動用水炮、橡膠子彈,或者在最糟的情況下,請求出動解放軍對付手無寸鐵、而且幾乎普遍持和平態度的抗議者。如果梁振英讓步,中國中央政府可能會尋求解除他的職務。如果他選擇展示武力,他可能會損害香港作為一個穩定金融中心的聲譽。在最好的情況下,他可能會等待危機自行化解,寄望於學生們會最終散去。然而,這可能需要數天或數周。目前尚不清楚他或中央政府有沒有這樣的耐心。

中國中央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要對這件事負責。沒錯,它在字面上遵守了香港的小憲法——《基本法》(Basic Law),接受了該市在英國殖民時期從未採取的普選原則。但是,面向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的這套普選方案,在定義上極為狹窄。

競選這一職位的候選人必須由一個委員會提名,沒有安排學生們想要的公民提名機制。中央力圖保留剔除“不想要的”候選人的能力。不過,它應該意識到,它在這種規定上寸步不讓,對知道真民主是什麽樣子的眾多港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中央表態聲明中採取的高壓方式也沒起到緩和局勢的作用。它不留任何餘地地宣告,香港的“高度自治”有賴於中央的恩賜。簡言之,它把香港學生逼到一個牆角,現在它面對著一場公開抗爭。

本來沒有必要搞成這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以賭一把,讓香港享有更加地道的民主。務實的香港市民不太可能選出公開對抗中央的行政長官。香港目前享有內地不存在的一些自由,包括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按照“一國兩制”模式,北京方面本來可以允許其享有稍稍多一點的民主,而無需擔心“感染”其他中國城市。

梁振英唯一的希望在於提供一條體面的出路,以爭取香港沉默的大多數。一個可能的妥協領域是提名委員會的構成,該委員會目前僅限於1200名代表,其中大部分是親商、親北京的人士。(梁振英本人當初僅以689票當選,這種缺乏民意授權是問題的一部分。)使這個委員會更具代表性,並將關於未來民主的討論延伸至2017年之後,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一部分港人傾向於接受現有的方案:500萬選民一人一票,即便候選人要通過預先審查。梁振英面臨的問題是,包括學生在內的太多其他人認為這是假普選。香港領導人必須找到走出政治荊棘的路徑。如果他搞不定,那將不僅危及他現在的職位,而且危及我們所知的整個香港的前途。

譯者/何黎

(據FT中文網社論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