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重温非暴力的力量 

10月2日是国际非暴力日。联合国创建者希望联合国能够通过传播和平文化,促进宽容和增进人类尊严,来帮助制止暴力。联合国把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以及非暴力思想和策略的创始人圣雄甘地的生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旨在向越来越多的人传播非暴力信息,早日做到每天都没有暴力。

圣雄甘地的一生

1869年10月2日,圣雄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作为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甘地一生领导印度走向独立,鼓舞全世界争取公民权利和社会变革的非暴力运动。甘地终其一生,即使在遭受压迫和面对艰难险阻的情况下,也始终坚持他的非暴力信念。

甘地在1930年历史性的反对盐税游行中鼓励民众以非暴力的方式不服从英国的法律,他的行动是根据这样的理论:“正义的手段导致正义的目的”;就是说,使用暴力来实现和平的社会是非理性行为。他认为印度人在摆脱殖民主义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决不能使用暴力或仇恨。

非暴力的定义

非暴力原则——又称为非暴力抵抗——反对为了实现社会或政治变革而使用暴力。这种方式的社会斗争往往被称为“普通人的政治”,已经在全世界为广大群众采用来争取社会正义。

非暴力抵抗问题的著名学者吉恩·夏普教授在他的著作《非暴力行动的政治》中使用这样的定义:

“非暴力行动是反对驯服并认为必须进行斗争的人民采取的方法,他们可以不使用暴力而进行抗争。非暴力行动不是想避免或无视抗争。它是对如何在政治中采取有效行动这个问题、特别是对如何有效行使权力这个问题的一个答复”。

非暴力常常被视为和平主义的同义词,但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非暴力一词已经被许多社会变革运动采用,并不只是反对战争。

非暴力理论的一个主要信念是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因此非暴力是想以撤消人民的同意与合作的方式来颠覆这种权力。

非暴力行动可以分为三类:

  • 抗议和说服,包括游行和守夜;
  • 不合作;
  • 非暴力干预,例如封锁和占用。

庆祝国际非暴力日

值此国际非暴力日,我们纪念已故圣雄甘地的理念,他以自身的典范证明,和平抗议所获成果要远远超过军事侵略。

甘地死于1948年,这一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其中所载的多项原则都源于他的信念。

当今世界,派别暴力日趋泛滥,毁坏文化遗址和遗产情况肆虐,此时此刻,让我们回顾甘地发出的和平与和解呼吁,他警告说,“以眼还眼,会使全世界失去光明。”

我们必须在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和平文化,和谐相处,同时尊重和赞颂人类的丰富多彩。

增进人的尊严,倡导非暴力文化,构建持久和平,其最佳途径莫过于教育。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打造彼共处、与地球共处的新方式。教育还能为发展新型全球公民意识和团结奠定基础,这二者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说,无比重要。

值此国际日,秘书长潘基文呼吁所有人发扬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精神,打击不容忍行为,推动全球公民意识,实现人类团结。

(据2014年10月2日联合国官方微信)

本文发布在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