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 律師維權與公眾人物私德

bkncn-20140910000713394-0910_05411_001_01p
備受內地律師界關注的北京律師程海遭停業處罰事件,日前有新進展。9月5日上午,北京市昌平區司法局擬給予律師程海停業一年的行政處罰,並為此舉行聽證會。但據內地傳媒網站報道,此次聽證會不僅被安排在「距昌平區司法局約12公里,較為偏僻」的陽光中途之家,而且諸多關注事件進展的律師界人士前往旁聽未果。社交網絡的信息顯示,不少前往參加聽證的律師遭遇警方短暫扣留,警方出動直升機在事發現場上空盤旋,場面一度頗為緊張。

而在此之前,一些內地律師試圖紀念貴州「小河案」兩周年而在貴陽舉行冤案申訴研討會,同樣遭遇當地警方(乃至更神秘部門)的阻撓,多個備選場地被干擾,最終在公園裏舉辦的這次集會依然被全程跟踪,一度發生衝突。

非常令人不解:一邊是類似律師界的維權事件在內地媒體上少有報道和關注,局限於社交網絡的信息傳播則面臨成建制的網評員跟帖謾罵;另一邊,則是對事件參與者私德方面的攻訐與非議。昨日又看到在法院系統工作的人員對律師程海表達某種不屑,甚至不惜使用「敗類」、「混賬」之類的用詞,並且這類言論常常以法治主義捍衛者的面目出現。無獨有偶,此前也見到過對於活躍於內地揭黑第一線的一些記者個人品行的攻擊,甚至有當事人隨地小便的照片流出。

私德這個東西,放在宏大的公共議題與事件之中,而且是非常「湊巧」和「恰當」地適時出現,顯然非常耐人尋味。其所起到的作用,在我看來首先是、也主要是混淆公共討論的核心議題,將當事人那些無法求證、缺乏證據支持的流言(有些以某種「個人觀感」的方式表達),試圖起到的作用,就是讓圍觀、參與討論的人出現道德上的失察感。但事實上,已經成為公眾人物的當事者,對其私德問題的討論,並不能直接否定、或者打亂對本身公共議題的關注,更何況,那些莫名而起的私德攻訐,本身就形跡可疑,且無處查證。

以程海律師被停業一年事件觀之,哪怕這位被北京法院系統人士批評為「敗類」的律師本身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其執業期間在法庭上的遭遇依然是不爭的事實,北京法院對其代理的丁家喜案信守審理、分拆案件,各種明顯違反限行法律程序的行為本身,是對法律精神的最大傷害。而對其事後的打擊報復,一個事先張揚的聽證會,也是欲蓋彌彰,一邊說聽證會公開進行,一邊卻事先安排人員佔滿旁聽席位,律師界人士欲參與旁聽而無果,且遭遇北京多個派出所聯合執法,多人被扣留。一個在葡萄園裏進行的聽證會,用得著動用直升機執法嗎?在這些體制性、成建制的公然玩弄法律之下,對另一方公民、律師的私德攻擊,尤其顯得滑稽。

長時間以來,因為對法律較真而備受內地黨政部門打壓的律師、媒體人,很多人曾遭遇過對其個人私德的抹黑。公眾人物的私德問題,即便真的存在,也並不妨礙和有損公共話題本身被討論與推進。生造出一個道德完人來實現宏大事業的做法,過去的革命黨不是沒做過,而且現在回頭看,更多成了笑料。而事實上,目前這種藉由神秘力量發起、在體制內私下流傳的、對維權律師等群體的私德攻訐內容,還經不起推敲,且無證據支持。但也正是這類說法,在體制利益、身份的加持之下,影響了一批體制內法律人的判斷,並同時令其對體制本身存在的更真實、更嚴重的問題,視而不見,這是尤其令人擔憂的。

转自东网即时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