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危机持续 “乌克兰革命”式结局会否重现?

A car passenger displays a Belarusian flag
Image caption许多抗议者认为,国家正在“变天”

白俄罗斯大选后的政治危机伴随着国内外各种势力角逐,最终会导致乌克兰式的结局,还是以亚美尼亚模式告终?

在街头抗议持续进行的时候,上周逃往立陶宛的反对派领导人季哈诺夫斯卡娅(Svetlana Tikhanovskaya)呼吁欧盟不要承认白俄罗斯“舞弊”的选举结果。她说,在选举中获得连任的总统卢卡申科“在全国人眼中丧失了所有的合法性”。

37岁的季哈诺夫斯卡娅还宣布成立白俄罗斯国家协调委员会,将“领导通过对话实现和平移交权力的过程”。这位反对派领袖说,该委员会经呼吁进行“新的,公平,民主的总统选举”。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周二(8月18日)指责季哈诺夫斯卡娅“企图夺取权力”,并说她的行为会有连带后果。

白俄罗斯选举后的街头抗议和暴力已经导致至少两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报道说已经有约7000人被捕。

街头抗议以及来自政治反对派的压力为在位26年的卢卡申科总统的政治前途打上了问号。白俄罗斯是否会上演2014年乌克兰式的“广场革命”,实现政权改变,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警告欧盟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at press conference, 23 Dec 16

季哈诺夫斯卡娅在欧洲委员会周三举行紧急会议前发出上述呼吁,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会前说,“白俄罗斯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以及自由选举出他们的领导人。”

上周白俄罗斯选举结束后,欧盟首席外交官博雷利( Josep Borrell)就已经表示,欧盟不会承认白俄罗斯的选举结果,并且威胁说如果白俄罗斯的政治危机恶化,白俄罗斯将会受到制裁。

不过,俄罗斯已经对欧盟领导人发出警告说,外国干涉是“不可接受”的。周二,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说,克里姆林宫不会接受在白俄罗斯的任何外部干涉。

卢卡申科也在指责“傀儡背后的主子”制造动乱,指责在邻国波兰,拉脱维亚的北约力量都给白俄罗斯构成威胁。他已经命令白俄罗斯西部边界地区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作为“俄白联盟”的伙伴国俄罗斯已经承诺,一旦白俄罗斯受到外部威胁,俄罗斯将对白俄罗斯提供安全援助。

用法律化解街头革命?

发生在周日的反政府游行

在白俄罗斯内部危机引发紧张外交活动的同时,卢卡申科也在努力遏制国内抗议蔓延。

周一(8月17日)卢卡申科在明斯克轮式拖拉机厂(MZKT)同工人直接对话时似乎并没有显示退让。他说,“我们已经举行了选举。除非你们杀了我,否则不会再进行其他选举。”

但后来,卢卡申科似乎又略有缓和,说可能会有新选举。他说,“我们需要采纳新宪法,那是你们想要的,你们需要通过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就能举行选举,以会代,总统的,和地方的(选举)。”

但他还是强调,权力移交不会在压力下,或通过街头抗议进行,需要通过法律程序。

现在白俄罗斯的政治危机经常被评论员同2014年乌克兰的“广场革命”相提并论,许多人认为卢卡申科会遭遇同当初乌克兰总统雅努克维奇一样的败落结局。

卢卡申科本人在支持者的集会上说,如果白俄罗斯失去了自己的总统,那将是国家终结的开始。他说,“你们将像乌克兰和其他国家一样跪下来,不知那时会向谁祈求。”

重蹈乌克兰覆辙?

President Alexander Lukashenko holds a meeting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entre of the Belarusian Defence Ministry
Image caption卢卡申科本人在支持者的集会上说,如果白俄罗斯失去了自己的总统,那将是国家终结的开始。

2013年底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大规模街头抗议和暴力冲突。示威者占领首都中心长达90多天,最终在2月乌克兰总统外逃,国会宣布解除总统职务,实现了权力移交。

报道说,在乌克兰持续了3个多月的广场革命期间,街头抗议和冲突导致至少125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还有数十人失踪。

不过渥太华大学的俄罗斯专家罗宾逊(Paul Robinson)在俄罗斯媒体发表评论说,卢卡申科似乎显示了比雅努科维奇更坚定的政治意志,另外白俄罗斯的反对派似乎也没有显示乌克兰反对派那样诉诸大规模暴力的决心。

另外他还指出,白俄罗斯议会尽在卢卡申科掌控中,反对派启动议会程序让他交出权力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波兰前外长罗特菲尔德(Adam Rotfeld)在接受波兰媒体采访时说,“不排除卢卡申科最后会向俄罗斯寻求庇护的结局。”

但是他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亚美尼亚模式,即国内抗议最终导致一个最初俄罗斯不支持的候选人上台,因为白俄罗斯在精神文化上和俄罗斯相同,那里没有反俄情绪。

转自:BBC

本文发布在 社会运动大事记, 观点转载.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