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学界百人联署:中共威胁全球

近日,逾百名国际政界人士和学者签署公开信,称新冠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中共的专制政权威胁中国人和全世界。

作为对百名中国学者致美国公开信的回应,截至4月14日早上,从欧洲议会成员到加拿大智库专家,有超过一百名政界人士和国际学者发布致中国公开信。这封信题为《共产党依靠恐吓为主的政治统治方式危害中国公民乃至全世界》,呼吁重估中共的统治政策以及给全球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

公开信直言,“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是一个自我残害的伤口”, “当前的全球危机是许多人数十年来一直容忍或支持的政权引起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中国本土、台湾和香港的民主斗争》一书作者傅洛达( Andreas Fulda)是公开信的主要编辑和中文翻译者。他告诉本台,作为中国人的“诤友”,他有义务发声:

“这就像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的历史重演。中共没有透明负责地报告疫情,反而压制吹哨人的声音。不仅害了中国人,还害了全世界。中共的掩盖就是原罪。”

十面埋伏,中国丧失国际信任

对于疫情之后此起彼伏的国际清算呼声,傅洛达并不吃惊,他早在2014-2015年左右就看到中共“失道者寡助”的苗头。傅洛达带头发起中国《境外NGO法》研究项目,多位欧洲NGO负责人告诉他,和中国社会经过数十年苦心建立的信任关系被中共打碎,令他们失望透顶,不想只听党的。

特别是2019年年底以来,傅洛达在英国教书期间接触到一些欧洲官员,他们态度明确地对中共转向批判。

傅洛达强调,“中共不明白,一旦信任被打破,很难再重建。我们真的想和中国打交道,但不是聆听中国官员,而是非官方的中国(Unofficial China),包括有独立头脑的学者、维护公共利益的律师、记者等等。”

这些傅洛达渴望听到的声音被消失得一干二净。这封公开信里列出了他们的名字:
“我们与勇敢有良知的中国公民站在一起。在此仅列举一些英雄:许章润、艾芬、李文亮、任志强、陈秋实、方斌、李泽华、许志永和张文斌,他们为自由开放的中国冒着生命和自由的危险。”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门前主任,现任美中政策基金会的主席王冀(Chi Wang)4月13日在《南华早报》发文《中国如何在掩盖新冠疫情之后失去全世界的信任》。文章说,“习近平会试图通过宣传和审查控制民众对其无能的回应,但全世界不会轻易忘记。他需要找到新方法,甚至更好的谏言者,来重建丢失的信任。”

他历数中国曾在邓小平领导下数十年来韬光养晦,重获国际体系的信任,从贫穷落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没有国际社会敞开怀抱,没有无数外交官、学者和记者坦诚相见,这一奇迹不可能发生。

王冀感叹道,“有些信任也许太过乐观天真,但都是辛苦积攒而成。信任在疫情之前已经打了折扣,但现在裂缝扩成深渊。”

傅洛达:中国到了十字路口,年轻人要像张文斌自我叩问

因批评习近平而“消失”的山东大学生张文斌,让傅洛达念念不忘,让他想到许志永的“新公民运动”:

“他一个人,很微小的力量。他被抓了,说明中共很怕他。每一个年轻大学生,其实有很大的力量。为什么只有张文斌敢说话,大家怕吗?还是不在乎吗?”

傅洛达于2004至2007年担任中国民促会顾问,参与进城务工子女援助和环境保护等多项NGO活动,并结识到很多身体力行的公民活动家,“中国人真行,有想法的可多了。”

这一切在习近平上台和《境外NGO法》实施之后荡然无存,但是傅洛达坚信,中国的公民社会依然存在并且孕育着改变的希望。

尽管近日的《方方日记》和中泰表情包大战展现出甚嚣尘上的民粹主义情绪,傅洛达并不认为社媒上极端粗暴的“小粉红们”足以为中国年轻人代言。

他有很多学生来自中国,爱国而不爱党,甚至可以比西方人更成熟、全面的思考中国,他们可能沉默,但是不代表没有想法:

“我最近和来自大陆的国际生交流,他们其实都在思考,知道中国现在面临十字路口。怎么拐弯?中国人要自己决定。有很多国际生是官二代、富二代,原来政治体制的受益者,但是他们现在也知道这个制度是不可持续的。”

王丹:可惜习近平不是蒋经国

在4月6日至13日这一周内,王丹等二十一人发起呼吁“习近平应当下台”的告国人书,征集到近两百人签名,让他吃惊的是,其中有十分之一来自大陆实名签署,十分之一来自中国留学生。

王丹表示,数十年后回顾,新冠疫情也许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里程碑,不但变幻了国际关系格局、削弱普通国人对中共的钦佩和信任,而且松动了习近平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威望,2022年也许无法在中共二十大上连任。

傅洛达认为,如果中共想活下去,可以效仿蒋经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台湾的民主改革,言论自由,民主宪政,兼容并包。

王丹对此表示,中共走台湾模式已然无望:“台湾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自上而下。中共愿意改革,才可能走蒋经国路线,换句话说,我们得有蒋经国。可是习近平现在做的一切事,和蒋经国路线背道而驰。”

转自:RFA

本文发布在 公民文献,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