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1月9日宣布,从即日起无限期停办。声明中说,当下在本土组织化的举办一个真正具有纯粹的独立精神并且具有有效性的电影节已经成为不可能。
该独立影展于2003年在南京创立,共举办了14届。
《新京报》1月10日一篇回顾2019年中国电影的文章中写道:被人戏称为中国独立电影三大影展–昆明”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南京的中国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中寿命最长的中国独立影像展也宣布无限期停办,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文章还写道:”国产电影已经成为院线的绝对主流,但是我们却鲜少看见最广大人群的真实生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中国95后导演祝新向德国之声表示:”昨天的事情让我还挺感慨的,好像一个时代结束了。” 祝新的作品曾在2019年入围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也许那种激情、很野蛮化的生长的感觉,就一去不复返了”,他说道。”可能也跟我们目前的审查、我们目前的创作者、创作环境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祝新表示,在他拍电影之前,是看独立影像展的片子一步一步成长的。他认识很多好的中国独立电影,也是通过影展的平台。娄烨、李玉、毕赣、杨明明–“这些可能现在已经在国际上有所成就的,他们都是从这个地方出发的。”
中国独立影像展1月9日的声明中还写道:对于那些仍在安全面具下尽力鼓励独立精神的本土电影节,我们仍心存敬意。
祝新也提到中国现有的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以及海南、上海的国际电影节,表示它们会有一定的容纳度去允许一些相对没有那么成熟的电影作者、相对没有那么商业化的电影作品去参加,但其实跟独立影展还是有很大不同。”一是它们有比较明确的等于是跟资方的合作、有冠名,可能对影片本身制作水准的要求也会比独立影展要高很多。在电影的表达上,它可能会有一些限制吧,因为有些可能表达很有个人趣味的作者因为制作水准的原因,就没办法去这些电影展。”
95后导演祝新
在院线电影与网络视频的时代,独立电影展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和仪式感。祝新说:”那时候(独立)电影展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学校的放映厅,就可以举办。因为影像它有可能是手机的、DV的、很普通的摄影机拍的。但现在的话,那样的作品很可能就慢慢地从历史舞台中消失了。或者说,有这些作品,但现在因为电影节的举办都需要是在电影院里,或是一些比较正式的放映场合里,所以也慢慢没有原来的那个味道了。”
“因为其实有很多时候,独立电影展的有魅力之处就在于它的私密性。就是说,我之前很想看一些片子,但它没有办法在像互联网看到。我都是去影展的放映看的,去北京或是上海一些放映场次看的。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这是一个观看的属性。”
祝新还说,独立影展特别有趣的是,看完影展之后,有很好的交流氛围。”大家在可能意识形态上的交流,大过于可能我们看完一部商业电影、那种与主创人员距离很遥远的那种交流,会很亲密。”
另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来自中国、目前移居香港的纪录片导演闻海表示,早在2012年,中国独立影像展在南京就已被勒令停办。之后,影展最重要的放映环节不存在了,仅有评奖和画册,成了没有电影放映和观众的电影节。
这篇报道还引述闻海所著一本有关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书作称,2012年11月,中国独立影像展为了规避有关部门将独立电影节视为政治活动的倾向,把影展重点放在实验电影上,但所有合办的学校、单位、电影院和饭店仍都受到压力,电影节被迫停办。
转自: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