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勇武抗争到和平抗争:818集会成香港转折点?

香港出现十几个星期以来首个相对平静的周末,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抗议活动并没有发生暴力抗争和警民冲突。人们希望818维多利亚公园的集会游行成为香港抗争的转折点,许多观察人士也把周日民阵组织的活动作为指标,观察抗争运动还能走多远。

中共在深圳陈兵列甲,武力威胁吓倒了勇武抗争者?北京在香港关键时刻出台提升深圳地位的重磅文件,意欲取代香港地位?抗争运动旷日持久并不断向纵深发展,主流民意是否还能跟上?

参加讨论的嘉宾是: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历史学者、独立时评人章立凡

香港终于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周末。周六、周日大规模集会和游行并没有像先前10个星期那样,有大规模暴力事件和警民冲突如影随形。有人把周日818维多利亚公园的集会和游行视为香港抗争运动可能出现的一个转折点。

胡平说现在断言这是个转折点为时过早,要看看831或者是十一。如果说现在是个转折点就意味着说港人抗争全面回归和理非。818更多的是呼吁勇武派做一天和理非。

勇武派的理由就是和理非的态度无用,如果大家发现勇武的做法未必比和理非更有效,那不如回到和理非。但是否是所有人都决定要回归和理非,还存有疑问。

港府这次的回应就是等一切平静之后展开真诚对话、弥补社会撕裂,但是什么叫“一切平静之后”呢?

就在前几天对前一阶段抓起来的人也都释放或者保释,这可以看作是对抗议者的友善回应,但也可以看作是秋后算账,因为占中也有过这种情况。截至目前,我们可以说818是一个重要事件,但是还不能说和理非的转化完成。

前一个星期抗议者瘫痪机场以及扣押和殴打两名大陆人士的做法可以说让勇武抗争,或北京或港府所说的暴力抗争达到高潮。怎么看目前香港出现的这种勇武抗争或暴力倾向的回落?这是抗争运动从暴力到理性的回归吗?

章立凡说这次818抗议活动中,港府以及警民比较克制。港府虽然没有批准游行,但是港民以流水式完成了170万人的抗议活动,这显示了和理非的力量并不比勇武要差。

此前我们在几次节目中也谈到,香港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港人要的东西因为一时的气愤,可能会导致什么都拿不到。所以要避免触碰中共底线、为中共提供武力干预的借口。

章立凡说他也曾经提醒过堵塞机场的行为影响市民生活、经济正常运转,会失去一部分同情。目前看来,抗议者接受教训、公开道歉。

另一方面,港府林郑月娥不止一次承诺在暴力行为停止以后可以进行对话,但是到底如何对话还缺乏一个具体方案。现在看到的是释放侮辱国旗等一些示威者,但是他们的身份背景我们还不清楚。如何对话这件事也存在很多疑问,如果你不宣布对示威者赦免的话,示威者就没有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抗议者没有出现领袖。

港府如果不给另一边安全感,对话就还是无法进行。现在勇武变成和平理性非暴力算是文武兼备的抗议方式,即武的不好就变文,但是并不放弃武的选项。这对港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为什么勇武抗争或警民暴力冲突会出现回落?国际舆论认为,北京武力恫吓在某处程度上起了作用。几个星期以来,中共在一河之隔的深圳部署大量武警和警察,实兵演练,军车游行展览,有人说,这些威胁对香港抗争者产生了心理震慑作用。

胡平说武力恫吓是否会起作用,要看发出恫吓的一方以往有无武力镇压的记录。中国政府以往有许多这样的记录。中国政府对好事的承诺大家都不太相信,但是对坏事做出警告,大家就比较相信。

当然不同的人心理不同,有的人还是认为中共在虚张声势。另有人认为北京的确会出兵镇压,但是他们不会因此害怕,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心理准备,不会因此改变态度和做法。

有些人以为北京会投鼠忌器,绝对不可能出兵镇压香港而往前冲的人可能会谨慎考虑北京的威慑,因为他们会考虑自己的策略是否有效。

香港中文大学民调问到如果修例风波持续将会如何收尾,认为中共出兵干预的有13.5%,港府出面镇压的有37.5%,认为港府会让步的有17%,不了了之的有22%。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港府可以控制局面呢?因为很多人以为港府后面就是北京。

最近香港的空气的确很紧张,中共官媒公然威胁,如果香港的暴力分子们看不到武警在深圳集结的信号,他们就是在自取灭亡。818集会游行的前一天,驻港部队军车也在香港街头出现。怎么看来自北京的威胁,武力干预香港的可能性有多大?

章立凡说假设中共作为暴力起家的团体会做最下下策的选项,这个选项的后果也可能造成中共政权自己的困境,甚至是自取灭亡。现在中共在国际上十分孤立,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还是道义上,中共都不占优势。如果中共做一个最坏的选项,首先是国际制裁,其次美国虽然找不到北京就是送中条例的后台,但是香港问题可以成为美中贸易谈判的筹码,这些都会是中共的困难。

如果说是武力干预,要看是哪种类型的武力干预,是解放军或者是武警直接开到香港呢,还是港府部队应港府要求出面戒严呢?还是大陆军警化妆进入香港,加入香港警察的镇压行动中去呢?方式的选择很有讲究,很难采用公然出兵的方式,有可能是后两者的选项,尽管这对中共非常不利。

就在香港抗争运动不断升温之际,中共出台重磅文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北京这是什么意思,要以深圳取代香港的地位?或者说,是对香港的另类恫吓?

胡平说这确实值得玩味。就在两周前,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方案,现在又出台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件。其实内容除了经济改革,还有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还有营造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提升民主法治水平,还要赋予深圳特区更多的立法权。

如果这些方案都得到实施,在经济上会降低香港特殊关税区的意义,多多少少是间接威胁。意思是说没有香港也成。但是说到头来,不管是上海是深圳,要替代香港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香港的法制是上海和深圳都很难学到的,香港本来就有的自由和不完整的民主也不是中共愿意采纳的。中共在深圳和上海的举措,一部分是为了应对贸易战,另外也是对香港的威胁,但不可能取代香港的地位,威胁的作用相当有限。

不久前,在香港抗争运动出现高潮时,中国腾讯网刊登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题为“中国不需再多一个上海深圳 她需要与众不同的香港”。深圳能取代香港的地位吗?

章立凡说这篇文章是香港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2012年5月在财经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他主要说的是香港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要利用香港的独特优势。他在当时的形势下提出要做三件事。第一是帮助中国国民财富实现全球配置;第二是帮助中外投资者离岸管理在岸金融风险;第三是帮助中国实现商品与货币的国际定价,为中国的资金定价海外资产提供舞台。

他讲这些话的时候正是中国的资金在海外投资比较热的时候,或者说有大量资金开始外逃。本身香港就是中共洗白财富的渠道,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

这篇文章被翻出来,是因为前段时间说港澳大湾区,现在又提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在香港投资、企业、地产各界非常大的不安。

这次反送中运动在中共内部有一种看法,他们认为这次反送中运动背后是香港的地产商,他们把这次抗争说成是地产商和中央政府的博弈,想让地产商为这件事背黑锅。所以李嘉诚发广告“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李嘉诚作为地产商本身就是个摘瓜最多的,他本身也替中共权贵摘了不少瓜。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香港回归以来中共红色权贵和大资本家的合作快走到头了。这中间确实存在博弈,和1949年中共接管大陆以后中共和企业界、民族资本家的关系非常相似,一开始相互利用,最后有政权的那一方吃掉另一方。

现在香港的五大家族掌握着香港的经济命脉,而中共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即使香港的抗议者要的是自由民主,但是否有力量在他们背后下赌注呢?也是有可能的。

香港为什么能够发生反送中运动和贫富差距也有关系,香港有世界最贵的楼市,每五个香港人里就有一个在贫困线以下。香港的经济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不解决,后面还会有一系列动荡出现。

回过头来,我们审视一下香港目前的主流民意。观察人士注意到,旷日持久的抗争运动尽管受许多因素所制约,但一个不争的倾向和事实是,抗争形式越极端,参与人数就越少。最近许多香港媒体都进行了各种民意调查,其中包括主流民意对勇武抗争或暴力倾向的反应。香港主流民意到底有没有出现要与抗争运动保持距离的倾向?

胡平说根据最新的一次香港中文大学所做民调,有71.6%的人认为抗争一定要坚持和理非,这比六月中旬的民调大跌了11个百分点,也就是对于勇武抗争抱有理解的人在增加。但是现实中,参与抗争的人又在减少。这比较令人费解。

民调的题目可能没有问好,不要让今日的激情变成明日的遗憾,最好的因可能造成最坏的过。这可能是很多港人现在的看法。他们认为有道理,可以理解,但是并不会达到目的,反而会事与愿违。

香港人的勇武抗争在道义上有正当性,但是不能低估造成的反效果,尤其不能忽视被当局利用、紧缩香港自由空间的可能性。所以问题不是说我有两手,两个相辅相成,实际上,勇武的手是极其有限的。如果频繁地使用,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这样来解释,就比较好理解民调中矛盾的结果了。

有人担心,前一阶段随着抗议形式走向极端,参与人士不会像反送中运动开始阶段那般踊跃,抗争运动会失去一些民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看到爱国爱港,拥护一国两制的撑警大游行有明显壮大的趋势。如何评价目前香港的主流民意?

章立凡说从比例上说,不管说是警方数字还是示威者的数字,总体上支持反送中的民意应该是高于维护港府的民意。中共崇尚斗争哲学,不惜以群众斗群众的方式撕裂香港,现在这种撕裂已经形成了。

此前章立凡也说过过激的行为会失去民意支持,但是总体来看,抗议者的五条要求在大多数场合来说是得到香港市民支持的。现在中共比较失望,对手改变了博弈方式,不玩勇武了,玩和理非了,这一点中共很难应对。所以我们看到帝吧出征的网络攻势开始了。

现在港人逐渐演化为反对林郑,港府与社会撕裂,上面的责任非常大,而且不光是在立法会内,而是全社会和港府的矛盾,这会导致未来三年港府会很难执政,香港的发展会因此受到影响。林郑辞职会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香港抗争运动由最初的反送中的一个诉求演变成现在争取包括双普选在内的广泛自由民主权利的五项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民意是否还能跟上,抗争运动还能走多远?

胡平说如果未来参与抗争的人减少,并不是他们放弃诉求,而是他们意识到这样的抗争不会发挥作用。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立法会选举、双普选上面,等等。

转自:VOA

本文发布在 反送中, 观点转载.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