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高调宣传习近平访问朝鲜,无外乎是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受到25万人的夹道欢迎、享受朝鲜特色的团体操表演的款待等。金正恩也把习的访问当作一个巨大的外交成功向朝鲜内外宣传,在没有什么国家元首去访问朝鲜、金正恩已经四次访问中国的情形下,习近平出现在平壤确实为金正恩提供了宣传自己的机会。
中共官媒宣称“中朝友谊符合两国人民心愿,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人民网《习近平:共同开创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这是典型的自说自话,和事实毫不相关。习近平和金正恩都不代表两国的人民,也不代表两个国家的利益,他们的行为完全悖逆时代发展潮流。
习近平和金正恩的见面,既不是为了什么“不忘初心”,也不是为了什么“美好未来”;既不是为了什么“友谊传承”,也不是“推动半岛无核化”。他们见面是在内外交困的政治形势下的勾心斗角。
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友谊。习近平从掌权之处就没有把金正恩看在眼里,既有中共习惯的地缘政治套路,把朝鲜、朝鲜核问题及金正恩视为中共的棋子,也把金正恩视为一个无法掌控的麻烦,金正恩的残暴与任性让外界质疑习近平对朝鲜及金正恩的控制力。
但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美国总统川普,这是他们见面的根本原因。习近平、金正恩与川普的关系陷入僵局,促使两个独裁者都在寻求对方的支持,共同对付川普。
中美贸易谈判破局之后,习近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至于不得不向川普示好,在莫斯科公开宣称和川普是好朋友。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强调和川普的个人关系,并且是在国际外交场合,但中共官媒对此并没有报道,足见习近平内心对这种公开示好并非真心情愿,而是一种虚伪的姿态。在川普逼迫习近平前往大阪的压力下,习近平不敢不去,但又不能毫无筹码去见川普,于是又祭出朝鲜牌。这似乎是他唯一还可以利用的“法宝”。
金正恩两次和川普会见,和美国直接打交道的目的是实现了,但拥有核武器和摆脱制裁的目的没有实现。对习近平利用朝鲜牟利的企图,金正恩早就心知肚明,但金正恩政权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中共的输血,因而不得不屈从于习近平的压力,在两次金川会之前和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两次到北京见习近平,这令金正恩深感屈辱和难堪。金正恩一边以最高规格接待习近平,一边不乏怨恨地防范习近平。在金正恩看来,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原因之一就是被习近平利用了,而且已经被利用了四次。
相对于习近平的“撒币外交“,金正恩更像一个“以小博大”的老手。在其父金正日死后约八年的时间内,他一个八零后,在国力极度贫弱和重重围困之下,会见川普、普金、习近平等大国元首,比起他祖父和父亲,更显其心机。他虽然不能参加G20,但他对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将产生影响,尤其是川普和习近平的会谈。
习近平和金正恩为了对付川普,都想利用对方又不想被对方利用,注定了这次访问就是一个场面秀,看起来极其正式和隆重,但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习近平20号到平壤,21号号回北京,双方没有共同声明或联合公报,也没有签署什么协议,足以说明这次访问的表演性质。事实上,这两位独裁者没有什么共同理想和原则,只有现实利益和手段,偶尔相互利用是可能的,但绝不会成为长期信赖的朋友。
作为他们共同敌人的川普,为了连任,需要足以证明其成功的业绩来说服选民,比如和习近平达成贸易协议,一个他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贸易协议;和金正恩达成去核协议,解决这一极为复杂敏感的问题。现在是川普最想妥协的时候,也是习近平、金正恩可以利用的机会,但川普的妥协不可能违背美国的基本价值和立场,也不可能超越国会的制约,更不可能违背民意。这和习近平、金正恩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决定既不代表中国或朝鲜,也不代表中国人民或朝鲜人民。
在表演的背后,习近平和金正恩肯定要谈到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朝鲜核问题、中美贸易谈判问题、即将到来的川习会、可能的川金会等,并达成一些秘密交易。他们可能期望这种密谋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种盘算注定要落空的。这种密谋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微弱,现代社会的运行基础是透明的规则而不是密谋。
习近平希望在这个时候置身朝鲜核问题之外,但不得不去朝鲜;习近平希望金正恩去核或者有明确的去核意愿,这可以作为和川普谈判的筹码,但金正恩绝不会答应习近平。如果金正恩要去核,一定是和川普直接谈,并不需要习近平作为“二道贩子”。这也就意味着,习近平是“无功而返”。
习近平去大阪和川普见面,结果也难以如愿,川普在贸易谈判中提出的要求是习近平无法完全满足的。如果习近平以支持朝鲜拥核威胁川普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川普很可能象第二次川金会那样拂袖而去。
习近平的“初心”和“未来”是一样的,就是终身独裁,这种“初心”违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未来”必然是无路可通。25万人夹道欢迎的“盛况”,如同给习近平打了最后一剂“强心针”,但维持不了多久。
习近平在见川普之前去见金正恩,就是一招“臭棋”,很可能是致命的“败招”。
公民:李念群
2019年6月21日
中国公民运动网特稿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电子邮箱地址 *
网站
Δ
李念群:评习近平见金正恩
中共官媒高调宣传习近平访问朝鲜,无外乎是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受到25万人的夹道欢迎、享受朝鲜特色的团体操表演的款待等。金正恩也把习的访问当作一个巨大的外交成功向朝鲜内外宣传,在没有什么国家元首去访问朝鲜、金正恩已经四次访问中国的情形下,习近平出现在平壤确实为金正恩提供了宣传自己的机会。
中共官媒宣称“中朝友谊符合两国人民心愿,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人民网《习近平:共同开创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这是典型的自说自话,和事实毫不相关。习近平和金正恩都不代表两国的人民,也不代表两个国家的利益,他们的行为完全悖逆时代发展潮流。
习近平和金正恩的见面,既不是为了什么“不忘初心”,也不是为了什么“美好未来”;既不是为了什么“友谊传承”,也不是“推动半岛无核化”。他们见面是在内外交困的政治形势下的勾心斗角。
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友谊。习近平从掌权之处就没有把金正恩看在眼里,既有中共习惯的地缘政治套路,把朝鲜、朝鲜核问题及金正恩视为中共的棋子,也把金正恩视为一个无法掌控的麻烦,金正恩的残暴与任性让外界质疑习近平对朝鲜及金正恩的控制力。
但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美国总统川普,这是他们见面的根本原因。习近平、金正恩与川普的关系陷入僵局,促使两个独裁者都在寻求对方的支持,共同对付川普。
中美贸易谈判破局之后,习近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至于不得不向川普示好,在莫斯科公开宣称和川普是好朋友。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强调和川普的个人关系,并且是在国际外交场合,但中共官媒对此并没有报道,足见习近平内心对这种公开示好并非真心情愿,而是一种虚伪的姿态。在川普逼迫习近平前往大阪的压力下,习近平不敢不去,但又不能毫无筹码去见川普,于是又祭出朝鲜牌。这似乎是他唯一还可以利用的“法宝”。
金正恩两次和川普会见,和美国直接打交道的目的是实现了,但拥有核武器和摆脱制裁的目的没有实现。对习近平利用朝鲜牟利的企图,金正恩早就心知肚明,但金正恩政权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中共的输血,因而不得不屈从于习近平的压力,在两次金川会之前和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两次到北京见习近平,这令金正恩深感屈辱和难堪。金正恩一边以最高规格接待习近平,一边不乏怨恨地防范习近平。在金正恩看来,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原因之一就是被习近平利用了,而且已经被利用了四次。
相对于习近平的“撒币外交“,金正恩更像一个“以小博大”的老手。在其父金正日死后约八年的时间内,他一个八零后,在国力极度贫弱和重重围困之下,会见川普、普金、习近平等大国元首,比起他祖父和父亲,更显其心机。他虽然不能参加G20,但他对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将产生影响,尤其是川普和习近平的会谈。
习近平和金正恩为了对付川普,都想利用对方又不想被对方利用,注定了这次访问就是一个场面秀,看起来极其正式和隆重,但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习近平20号到平壤,21号号回北京,双方没有共同声明或联合公报,也没有签署什么协议,足以说明这次访问的表演性质。事实上,这两位独裁者没有什么共同理想和原则,只有现实利益和手段,偶尔相互利用是可能的,但绝不会成为长期信赖的朋友。
作为他们共同敌人的川普,为了连任,需要足以证明其成功的业绩来说服选民,比如和习近平达成贸易协议,一个他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贸易协议;和金正恩达成去核协议,解决这一极为复杂敏感的问题。现在是川普最想妥协的时候,也是习近平、金正恩可以利用的机会,但川普的妥协不可能违背美国的基本价值和立场,也不可能超越国会的制约,更不可能违背民意。这和习近平、金正恩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决定既不代表中国或朝鲜,也不代表中国人民或朝鲜人民。
在表演的背后,习近平和金正恩肯定要谈到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朝鲜核问题、中美贸易谈判问题、即将到来的川习会、可能的川金会等,并达成一些秘密交易。他们可能期望这种密谋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种盘算注定要落空的。这种密谋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微弱,现代社会的运行基础是透明的规则而不是密谋。
习近平希望在这个时候置身朝鲜核问题之外,但不得不去朝鲜;习近平希望金正恩去核或者有明确的去核意愿,这可以作为和川普谈判的筹码,但金正恩绝不会答应习近平。如果金正恩要去核,一定是和川普直接谈,并不需要习近平作为“二道贩子”。这也就意味着,习近平是“无功而返”。
习近平去大阪和川普见面,结果也难以如愿,川普在贸易谈判中提出的要求是习近平无法完全满足的。如果习近平以支持朝鲜拥核威胁川普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川普很可能象第二次川金会那样拂袖而去。
习近平的“初心”和“未来”是一样的,就是终身独裁,这种“初心”违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未来”必然是无路可通。25万人夹道欢迎的“盛况”,如同给习近平打了最后一剂“强心针”,但维持不了多久。
习近平在见川普之前去见金正恩,就是一招“臭棋”,很可能是致命的“败招”。
公民:李念群
2019年6月21日
中国公民运动网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