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监控学生席卷校园 首批351个试点做「白老鼠」

中国监控民众的对象,不仅限于异见人士及访民,亦没有年龄的界限。广州市一间中学早前被揭发,要求学生佩带具监控功能的智能手环。经本台调查发现,这种侵犯学生私隐的行为,已广泛性在各省市学校推行,藉构建「智慧校园」及「教育大数据」之名,大规模蒐集学生的日常生活数据,连心跳及睡眠质素都要受到全天候监控。

本月初,广东名校「广雅中学」在网上公开招标,购买3500只智能手环供学生佩戴,却被发现该些手环具有GPS定位监控、记录学生心跳率和步行等功能,还会将所记录数据上传至学校的云平台,校方此项举措引起争议,包括收集数据的必要性、安全性,更有严重侵犯学生私隐的问题。

本台追查发现,「广雅中学」要求学生佩带智慧手环仅是冰山一角,在北京、广州及浙江等省市的小学、中学、职业高校及大学,都有要求学生佩戴智能手环的措施,供应商来自内地多间科技公司。例如一间叫「锐捷」的科技公司,官网介绍使用智慧手环成功案例,包括有逾百年历史的广州市真光中学及河北省南宫市第一小学等。

本台曾致电向广州市真光中学查询,但该校职员声称需要得到荔湾区教育部门批准,才可接受媒体采访,拒绝回应。

职员说:这边采访必须要经过这个荔湾区教育局批准才能接受采访,你得联系我们的荔湾区教育局那边的领导。

记者发现市面如「淘宝」等网络平台,亦有售学生智慧手环,售价由200至1,000元人民币。不过,根据相关科技公司的网页介绍,学校采购的智能手环配合内置传感器,以及在学校建设的网络基站,功能强大多倍,以应付「走班制度」。

例如可准确监测学生出入校园的情况,提供学生考勤统计,若闯入「禁区」,会以秒速向家长及校方发出警告。

手环兼具消费功能,另可记录运动数据和睡眠数据离线缓存等,以进行学生的健康和情绪管理、体育课辅助,如显示并记录学生步数、距离等;更可以进行课堂统计,监测及记录学生的举手次数、心跳频率等信息,以分析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但有不少学校利用相关数据,用作评分及赏罚,显示并非单纯统计。

网络工程师周曙光向本台称,智能手环技术近年逾趋成熟,愈来愈多学校采用,透过手环纪录学生定位、行走路线、心跳频率和睡眠状态,对学生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并可根据该些数据,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全面还原,毫无私隐可言。

周曙光说:利用手环对学生的监控,是相对于摄像头的天罗地网的监控和网络聊天纪录的监控,是另外一个更高层面的监控。他们能够跟著手环的运动量,或者是心跳速度,或者是屋里位置,就能够还原出他去了哪里、爬了几层楼、吃了甚么东西、做了甚么运动,全部可以还原出来,它会监控你的身体状况,等于是完全没有隐私,连自己的卧室、自己的厕所、自己的床铺里面的隐私,都被泄露出去了。

除了定位监控,记者发现杭州第十一中学,去年使用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更以人脸识别技术分析学生课堂行为,如检测到学生伏在枱上,即评定欠参与度,该系统供应商更是为新疆再教育营生产监控系统、备受国际关注的「海康威视」。

杭州第十一中学姓张副校长接受本台查询时称,系统原为点名而设计,同时试用分析学生课堂行为功能,事前曾征询家长意见,由去年3月至5月使用了两个月,因引起争议,校方已暂停使用其分析功能。他指收集到的数据不多,不能用来分析,但张副校长未有交代如何处理该些数据,亦没透露推行相关计划缘由。

张副校长说:它(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技术上不是很成熟,我们现在只是满足刷脸的点名,点名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那个公司包括科学家都在研究它的另外的科学原理性和科学的严谨度,好的话还会再用,现在暂时先停掉它。因为我们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走班制度之下的刷脸考勤,我们当时是觉得它有这个功能(分析学生课堂行为),我们确实在试试看,后来知道有争议就不做了。

就校方声称,课堂使用「智慧管理系统」事前曾征询家长的意见,到记者截稿为止,未能取得该校家长回覆,记者无法证实校方的说法。

本台翻查中国教育部印发的文件,发现事件背后,可能是一场令人心寒的庞大监控计划。根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即综合利用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构建「数字校园」及「智慧校园」,首要建设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包括在偏远山区及农村学校。

另根据包括广东省等教育厅发出的《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指南》,提到利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物品与校园联系。记者亦发现有科技公司向农村学校及留守儿童,免费派发智能手环。

根据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去年印发的《中小学数字校园规范(试行)》解读文件,提到有关「数字校园」及「智慧校园」,首批共有351个试点遍布各省中小学。而有关数据经过分析和统计后,置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根据该流程图表来看,不仅是学生与学校之间,还有供应商及其他用户可以取得相关数据,令人质疑其安全性,及背后是否涉有其他目的。

人权观察亚洲部资深研究员王松莲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大陆政府发展大数据平台时,并非随机抽查,往往将数据与个人身份识别挂勾,变相严密监控人民,而学校要求学生使用智能手环的运作模式,与中共政府的管控思维一样,令人忧虑监控魔爪伸延至校园。

王松莲说:中学这些做法都可能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人民的监控,反映了同一个思维,即以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加上他们的政治观点、血型、高度,甚至他的容貌、脱氧核糖核酸(DNA)放在一起,基本上政府知道你的所有全面信息以助追踪,尤其是对有政治问题的人,会更加去监控著他。其实如果这样管制你,已经违反人权的原理。

王松莲又指,内地无任何法律规管政府收集个人资料的目的及数据储存时间,即使学生应有权保障自己的私隐,特别是心跳及健康状况等资料,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他们只好「肉随砧板上」。

王松莲说:心跳这些健康资料,其实是很私人的东西,学生应该有权去知道或者有权去拒绝这些个人资料的收集,但学生其实是无权利去拒绝,或甚至无法知道被收集了这些资料有何用途,会对隐私有侵犯,尤其是中学生大部分是未成年的,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应该更加严格,但在这个情况下,我也不清楚家长有否同意将学生如此私人的健康数据交给学校。整个内地政府对于个人一些私人资料的收集及采用,完全不受法律规管的情况下,会有不同层次的忧虑。

此外,记者更发现,学生佩戴的智能手环,与各省市监控毋须服刑的轻微犯事者所佩戴的智能手环如出一辙,相当讽刺。周曙光形容,对学生如此全面监控,比天网工程的人脸识别及「天眼」监控更恐怖。

周曙光说:在中国没有隐私保护相关的这种法律,去采集这么多学生的数据,我觉得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个数据可能被滥用。他们(校方)认为只要是自己学校里面的学生,他们就有权监控他们(学生)一切,何况还会有学生可能不愿意向学校透露这么多个人的资讯,当然很多学生可能无力抵抗,他们会乖乖地交出自己的隐私出去。网络监控和天网工程的摄像头监控、人脸识别监控,已经够可怕的了,再加上对学生这种全面监控,实在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没必要交出这么多数据给学校或是给政府。

湖北潜江教师姚立法亦认为,绝对不能容忍学校借助管理名义,却用作监控及处罚学生,问题相当严重。

姚立法说:作为管理的话,不认可,特别是借管理之名对学生监控、处罚,这个我不赞成、反对,这当然对学生心里有一个压力,没有好的对学生健康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在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对有的学生会带来恐惧,这都有可能。这个背后是不是有一个目的,当然这个不好判断。

姚立法认同安排轻微犯罪人士佩戴手环接受改造,但不能用在学生身上,否则属剥夺人权。

转自:RFA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