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制度危机四伏

《纽约时报》最近的一则报道指出,中国的医疗制度目前因医生人数不够、老百姓看病排长队、针对医生的“医闹”暴力事件频发、医学院毕业生因执业环境差和报酬低而不愿从医等问题而正陷入一场危机。如何满足十四亿多人口的医疗需求和如何解决医疗中的极大不平等问题,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纽约时报》中文版星期四一则有关中国医疗制度的报道说,在中国,去医院看病的一个常见特点就是排大队,而这是医疗制度陷入危机的征兆。

中国的医疗体系虽然提高了人们的预期寿命和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但它目前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国10多亿的庞大人口。此外,中国医疗体系中近来发生的几起重大丑闻,也大大动摇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例如,今年7月数十万儿童被接种有问题疫苗的丑闻,不仅激怒了民众,也加剧了人们对医疗体系的不满。

报道说,中国迄今仍没有完善的应对疾病和受伤状况的初级保健系统。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每6600多人才有一名全科医生。而国际标准是,每1500至2000人有一名全科医生。

此外,中国医院里往往人满为患,许多医院的医疗人员不足和专科医生的工作量过大,每天要看的病人最多可达200名。感到恼火的病人有时诉诸针对医生的暴力。近年来,攻击医生的行为如此普遍,以至于这种行为已经获得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医闹。

中共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半月谈》前不久的一则有关报道说,面对从医风险大、“医闹”频发、报酬低、工作负荷过高等现状,如今许多中国青年人不大愿意选择从医为职业。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透露,尽管中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从医的却只有大约10万人。而医学毕业生不愿从医的原因包括执业环境变差、超负荷工作下难以“精益求精”、职业起步薪酬低、成才难等因素。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中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中国的医疗体制,尤其是完善家庭医生的制度。中国正在推动在2020年前,每家每户都与家庭医生签约,并且为病人就诊提供补贴。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信任社区诊所,提高家庭医生的地位和报酬,从而减轻医院和专科医生的负担,中国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自:RFA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