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文章,我提出如何进一步实践「雷动」精神。简单说,就是在未来所有选举,透过政党协调、选民初选、策略投票来增加民主派取得的议席数目。之前我也提出「风云计划」,原先主要是关乎2019年区议会选举,但想深一层,其实也能从中提炼出一种「风云」精神,可应用至更广泛层面。
用最近大律师公会竞选为例,可看到如何实践风云精神。按惯例,大律师公会主席完成了第一年任期后,都能顺利连任下任主席,鲜有在选举中受挑战。但上任主席林定国处理一地两检及其他争议的手法,引起不少大律师不满,故在他完成一年任期后,有大律师组团队挑战林定国。挑战团队更是由资深的大律师组成,有曾出任大律师公会主席的戴启思、资深大律师骆应淦、港大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年资亦相当深的沈士文,及相对年资较浅的石书铭和陈伟彦。大律师公会有约1,400名会员,这次投票率有近八成,最后戴启思击败林定国当选主席,挑战团队除陈伟彦外,都顺利当选。
这次大律师公会改选,可为香港民主运动带来启示。在香港当前政治环境下,政府架构中虽有位置可容选举决定(如立法会及区议会),但始终有限。要支撑更长期的抗争,必须更深入地走到香港社会的各层面,以扩大民主运动能拥有的政治资源。
中共早已渗透到不同层面
香港公民社会中有很多团体,如大律师公会般,其领导层都是由选举产生。不要看轻一些公民社会团体如一栋大厦的业主会或一所小学的家长会,这些团体选出来的代表的影响力,对团体成员来说,可能比大律师公会、其他政治领袖甚或政府官员还要大。
中共早已看到这重要性,故在过去多年投入大量资源,令亲建制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到公民社会中的不同层面。但因这些团体的领导层是由选举产生,只要支持民主的朋友愿意积极投入这些团体的工作,要夺回这些团体内的话语权,并非不可能,今次大律师公会改选就是最好例子。
这些公民社会团体的领导层是由选举产生,是支持民主信念的人能由建制派手中重夺话语权的基本条件,但是不足够。大律师公会今次改选能成功,非常重要是因一些份量相当重的大律师公会成员,不满大律师公会领导层的保守立场,即使早已退下火线,但为了让大律师公会能重回正轨,不介意「卷起衫袖」投入热厨房。这份委身的精神实是可敬可佩。
过去几年,一种很流行说法,要资历深的人让路给年轻人,但这说法其实只适用于立法会选举,因议席相当有限。在区议会及绝大部份公民社会团体,现实是根本没足够支持民主信念的人愿意投入工作,才导致建制派有机可乘。
这次戴启思团队,正因一些资历深的人,可说都是「上了岸」的,为香港民主法治的未来,愿作个人牺牲,才刺激到大律师公会内的其他成员积极投入,投票率是历史新高。也只有当大量会员参与选举,希望改革的声音才有机会抢回主导权。
因此,把这次大律师公会改选的经验与原先计划的区议会选举连系起来,风云精神可总结为几点:
一、寸土必争:在香港社会每一层面,只要领导层是由选举产生,支持民主的人士就要想方法透过选举胜出位置,以在香港公民社会扩大民主声音的话语权。区议会当然是主战场,但其他公民社会团体也不要轻看。
二、全民皆兵:支持民主人士要全民皆兵,老、中、青总动员,去抢夺位置。尤其是年长经验丰富的,也要放下身段,重投前线,与年轻一代共同打拼,那才能找到足够兵源投入多条战线。
三、盼望改变:若能巧妙地把建制力量继续把持这些公民社会团体对香港民主法治的未来,构成的危机清楚展现出来,应能刺激公民积极投入这些选举,为改变带来契机。
若再能把雷动与风云结合起来,有望力抗威权。
戴耀廷: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转自:苹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