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fivesticks:为什么中国文化无法形成契约精神?

小时候我去海边看渔民卖鱼,就问父母:“为什么这些鱼属于他们呢?为什么你们要给钱给这些渔民来买这些鱼呢?这些鱼不是海里的吗?”,父母就回答我说“虽然这些鱼是海里的,但是是这些渔民伯伯辛苦打上来的,所以就属于他们了。”我还是不理解,明明是大自然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凭什么他们捞上来就属于他们?这不是向大自然抢东西吗?而我们却还要向这些“抢劫者”付钱?

后来,我发现这些情况非常多,几乎是人类社会的通病,比如矿产吧,明明是大自然的馈赠,在地底下数亿年才形成的宝藏,结果有人一挖就属于他们了。更奇怪的是,这些矿产在计算价格时只算开采的成本和利润,并不计算大自然产生它们所耗费的成本,这是为什么呢?凭什么我们白白享受大自然的创造,却仅仅支付“开采”成本?这些思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迷惑,问周围的人也得不到什么回答,慢慢的也就淡忘了。

长大以后,发现西方人对此有一个较为完备的解释。他们认为,大自然是上帝的馈赠,因此是免费的。人们对于上帝的回报是爱上帝、保持上帝要求的道德品质,并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分配,则遵循劳动的原则,只要你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去开采、运输和加工大自然的物质,这些原本属于上帝的物质就转化为你的私有财产,别人就必须向你付费购买。这就是基督教文明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是整个现代商业文明的价值基础。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这个基督教新教国家其实是非常强调劳动的,美国人的勤奋程度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都要高。很多在美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都感叹工作强度太大,必须不断的进行“精神充电”,即价值观培训和转变,不然根本坚持不下来。也就是说,辛勤劳动并因此而拥有私有财产,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观念,也是所谓的契约精神的来源。

美国人绝不象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养尊处优,懒惰悠闲,他们的文化比我们更强调劳动的价值,当然也包括智力劳动。很多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是感叹,学习强度太大,特别是常春藤名校,几乎没有任何一门功课是可以蒙混过关的。相对于美国人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勤奋程度,中国可以说是非常闲散的,这背后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差异,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财富是附属于权力和地位的,与人勤奋劳动关系不大。这使得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普遍鄙视劳动,而对“功名”“权力”极度感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忽视个人的劳动这个价值,更看重“奇珍异宝”等自然物产的价值。对于私有财产与个人劳动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并不太承认,因此中国历史上在财富归属方面更多的是遵循丛林法则,即胜者为王、武力抢夺、强迫劳动等等,将财富看成是武力和暴力的附属品,没有形成基于私有财产的契约精神。当所有人,特别是一个社会最优秀的人,都渴望通过掠夺他人而占有财富时,这个社会就没有人去真正的创造财富了。

我们来看看英国哲学家洛克是如何论述私有财产的吧,这些话应该包含了现代商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是我们融入现代社会所需要了解常识: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劳动,不劳而获,那是在浪费上帝赐予的生命,是对上帝的不敬。”人类一出生即享有生存权利,因而可以享用肉食和饮料以及自然所供应的以维持他们的生存的其他物品”。凡是自己加入的劳动的东西,”能用多少就用多少”,劳动不但创造价值,而且劳动还必然使自然物品成为私有财产。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财产,不能以攫取别人的财产为目标,每一个人的财产都必须得到保障。

私有财产之所以是神圣的,那是因为有了人的劳动。私有财产之所以是不可侵犯的,是因为侵犯了人类的私有财产,就破坏了人之称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私有财产设置了道德的边界底线,侵犯了人类的私有财产,或者把人类的私有财产变为公有,那是破坏了人类的底线道德,使道德处在失范和无序状态。哪里没有私有财产,哪里私有财产没有得到保障,哪里的道德就会塌陷。私有财产之所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因为私有财产是人类正义之源也是正义本身。人类在自然状态中获得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充满了正义性,人类进入契约社会,就是为了维护正义,维护上帝的尊严,保障私有财产就是维护正义的基本标志之一。破坏和侵占私有财产,就是以上帝为敌,就是向人类开战,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进入战争状态。

转自:猫眼看人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