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周二继续关注天津爆炸。《南德意志报》刊文称,这场灾难对中国的影响深入骨髓,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领导层惯用的灾难抒情无法再换取人们的感动。
(德国之声中文网)”两次爆炸,一首诗”,《南德意志报》8月18日一篇关于天津爆炸事故的文章以此开头。文章这里指的是《滨海时报》编辑陈丽伟赞颂爆炸事故中的消防队员和呼吁民众团结一心的诗。
依据官方数字,目前已有114人在事故中丧生、70人失踪。文章随即写道,然而从天津传出的似乎也有好消息,”官媒中好消息尤其多”。”第一天,在废墟中 发现生还者;第二天,《人民日报》报道,邮轮的抵达和出港没有受到影响;第三天,新华社赞颂了一名在医院产子的伤者;第四天,防化特种部队指挥官称,居民 可以安心睡觉了……。”
文章援引一名中国记者的话说,”中共有一种特别天赋,变灾难为喜悦–特别是对于其自身的赞赏与喜悦”。
“这个有时奏效,又是不太奏效:在过去一些年,网络和社交媒体曾对中共的信息管控形成挑战。然而在过去两年里,中共展现很多管控技巧,让新媒体臣服于政治宣传之下。”
“中共在以往灾难事件中的常用手法是:宣布灾难不可避免,表现技术上的高效,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然而这一次,灾难抒情行不通了。文章表示,此次天津爆炸的情况空前,当地危机管理实在太无能,以至于《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这些党的喉舌都变了语调。
爆炸中表现出的问题
《每日镜报》周二同样关注了天津爆炸。文章在开头称,将该事件称为”一场工业事故”似乎有粉饰太平的嫌疑。
“破坏规模是一个问题,这让一些人怀疑,这是否真的只是一场工业事故。而另外造成人们深究的原因是(信息)不透明。为什么即便在5天后公众仍然对事故经过 和缘由知之甚少?到底哪些物质被存放在那里,其数量是多少?为什么让第一批救援人员没戴防毒面具、没穿防护服就进入极度危险区域?”文章反问道,在以上种 种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后,生活在事故发生地周边的人们自然会质疑,其呼吸的空气是否真的已经安全了。
文章表示,天津这场灾难反映了”中国在拼命赶超西方工业国家时的图景,展现了放纵下的资本主义的可怕嘴脸”。”这次的不幸并非单独情况,甚至不是极端情况。采矿、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空气质量……,无论放眼哪个工业和生活领域,事故的频率和造成的人身伤亡都触目惊心。”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