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博艺:在台陆生的公民课

文/蔡博艺(在台陆生)

19日凌晨三点半,我站在青岛东路的陆桥上看着立法院议场外的一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下来的五分钟,我永生难忘。四个小时前,我来到济南路一段的群贤楼外,这里已经聚集了大批民众正在听舞台上的演讲。台上讲者宣布最新消息,有位警察在执勤时昏倒送医,请大家为他加油。「警察加油!」这是这场运动里,我听到的第一个群众呼喊。

半小时后主持人突然宣布有消息称12点半镇暴警察将开始对于占领立法院内议场的学生进行驱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主持人向台下的人群和身后的警察喊话:「请不要用暴力驱离学生,我们要保护在里面的伙伴,警察不动,我们不动。」我顺着立法院的围墙从济南路一段到中山南路,此时的立法院正门口聚集了四十几位静坐者,多为中老年。他们的身前身后都是警察。再向前走不远右转上青岛东路,立法院这一侧的大门已经被数百青年包围。人们聚集在大门口或爬在栅栏上,院内广场上有少数翻越栅栏而入者,但是更多的是警察。此后的时间里,我都在青岛东路上,不停地听说警察要攻坚了,两名学生不停地安抚人群的情绪,让大家就地坐下。可是流言一直甚嚣尘上,不时能听到有人说「警察要攻坚了」,「警察还没有行动」,「警察要攻坚了」,「警察还没有行动」……

我们都知道,警察迟早会行动,但外面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行动。就在这种悬着一颗心的煎熬当中,时间来到了凌晨三点半,我站在青岛东路的陆桥上向下看,陆陆续续有人向这一侧立法院的门口集结,此时的青岛东路已经被满满的人潮占据。我拿起手机正要拍照,突然院内的数十名警察开始向议场内奔跑。总控(总指挥)拿着大声公呼喊「不要伤害人民!」导火索三秒之内烧完,青年们炸开了锅,汹涌的人潮漫过立法院的栅栏,不到半分钟院内就被人群占领,前排愤怒的人开始向议场内推挤警察。此刻震耳欲聋的声音高喊「坐下!坐下!坐下!坐下!」前排涌入立法院内的人潮停止移动,就地坐下,尽量避免和警察的冲撞,之后口号变为「警察不动,我们不动,警察不动,我们不动。」警察守住了一楼的大门,青年占领了立法院的广场。短短的五分钟,从内外对峙、警察行动到青年占领立法院广场,最让我震撼的是这些青年的行动力和冷静克制。该行动的时候毫不犹豫,该克制的时候迅速降温。青岛东路上站着的是台湾年轻的公民,台湾公民力量之强大在这五分钟内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后的青岛东路一夜无眠,广场上持续着不同的演讲,并且持续更新议场内的状况。我站在立法院广场的角落里,放眼望去,都是青年。我看过不少社会运动,但是像这样壮观的景象还是第一次见,就好像是教室被搬到了立法院的广场上,而且这间教室一直爆满。

我们在场外得知里面的警察占据了厕所,议场内的学生们没办法上厕所,很尴尬,于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喊「警察离开厕所!」喊完后大家都笑了,老师也笑着说「这应该是台湾社运史上的第一次。」内外就靠着这样的消息传递,相互声援打气。

此后,场内的学生自发组成纠察队、清洁队、物资发放队,开始各司其职,整个广场上秩序井然。「有人需要面包吗?」一个女生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过来,把箱内的食物分发给大家,她离开时,我的周围爆发出掌声和感谢,这一刻,让人觉得格外温暖。

这一夜,这群年轻人觉醒,让我刮目相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参加社会运动。我所在的学校,校风相对保守,同学们很少谈论社会议题,但是在这个夜晚,学校的Facebook群组被立法院的消息洗版,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我的一个从来不谈论社会的朋友居然到了立法院,向同学们直播现场状况。还有同学,连夜包车同来。更多的同学开始了解和讨论服贸,我曾经认为冷漠的台湾同龄人不再冷漠。不管是否支持服贸,有感总比无感强太多。

有媒体说是民进党动员了学生,我必须指出,这样的报道有失偏颇!我在现场看到的状况是当带头的学生们已经冲入议场许久之后,民进党大佬们才相继来到立法院,并且也只是在场外静坐,静坐了不久就离开了。留下来在门外保护学生的只是个别立委,党鞭在离我不到三米的范围徘徊到天亮。坦白说,民进党没有能力动员到这么多学生。

发起这场运动的学生对于台湾政治的理解程度已经相当成熟,早在反媒体垄断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去政治化,很清楚自己在做的就是政治。并且知道怎么利用游戏规则,而不是被规则利用。

前来声援的学生也多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状况,并且决定半夜前来立法院,没有人逼迫他们半夜三更放弃睡觉、读书、看片、打游戏。所以,不是民进党动员了学生,而是学生动员了民进党。

我的确在现场看到了很多抱着看热闹,赶风潮前来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并不了解议题,也只是来看看,但是能来到这里已经不容易,他们的到来,使广场上的人数一直保持在三千以上。而且来到这里,就是开始了解的第一步。声援抗议或凑凑热闹都是不可少的,凑热闹的人至少愿意站出来看看台湾到底发生了什么。

请不要再说青年不懂事,请不要抹黑说这些青年是暴民,他们背着书包,戴着安全帽来到这里,他们是你的孩子或者你隔壁家邻居的孩子,也是我的同学。他们有自己判断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前来的目的和他们想要知道什么。他们会策划行动组织动员,会拿起麦克风向大家吐露心声,会自发维护现场秩序,会默默捡起地上的垃圾,会知道有食物和水要先分给其他人,会知道要感谢和鼓励身边的朋友,会体谅警察的辛苦写纸条安慰他们。

青岛东路因为这些年轻人而变得可爱,立法院的广场不再隔着高高的栅栏,他们来此是来上课,上属于这个世代青年的公民课。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已经长大,他们是台湾的公民。

青岛东路因为这些年轻人而变得可爱,立法院的广场不再隔着高高的栅栏。

2014年03月21日

本文发布在 公民报道.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