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临终纪实——他尊严地走了……

赵紫阳

2005年1月16日,赵紫阳全天昏迷,病情持续恶化。1月17日凌晨4时,肾脏功能和微循环衰竭。五个儿女依次单独走到赵紫阳床前,向老父亲作最后的倾吐。他们握着老人的手,不停地在他瘦骨嶙峋的手背上抚摸,赵五军失声说道:“爸爸,你不仅生下了我们,也教育了我们怎么做人,你放心,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善良、正直,我们的所作所为决不会玷污你的名字!”突然,一个奇迹出现了,久经风浪而不爱流露情感、更很少在孩子们面前掉泪的老人,眼角处竟然滚出了晶莹的泪花!紧接着,那泪水竟像喷涌的清泉流淌不止。1月17日晨7时1分,赵紫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本文系《赵紫阳还说过什么——杜导正日记》附录三《他尊严地走了——赵紫阳临终纪实》,作者为杜导正之女杜明明。

依然关心每一位老朋友

1月17日(2005年),我们来到富强胡同六号紫阳寓所的书房兼会客室。真没想到,三个月前的今天几乎是同一时辰,我们站在同一个位置,心情却是如此的不同。那是2004年10月17日,紫阳伯伯85岁生辰,我们来到这里。

我们知道,2003年紫阳伯伯就停止了打高尔夫球,放下了赋闲之后才拿起的球杆。

一年前,大家知道他患了肺病。这一年里,他断断续续住院治疗。每住一次医院,身体状况就更差,呼吸要借助氧气罩。

前三个月的今天,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看望者络绎不绝。他指着我们带来的大盆景澳洲松,对我们问长问短,有说有笑。他靠氧气罩呼吸,可是他还关心着每一位老朋友,记得那天,我们还特意多买了一个鲜花篮,一进书房就放在门口,怕花对他的呼吸不好。他笑着对我们说:“不要紧,不要紧,拿进来吧。”

戴着氧气罩呼吸的紫阳伯伯对几位看望他的老朋友介绍疗病的经验。他说应当趁早吸氧,医生认为他吸氧已经太晚了。他详细地介绍应当怎么注意,一直到他女儿妞妞(王雁南的小名)心痛地说:“人家知道了,知道了,您就歇会吧!”紫阳伯伯又问:“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民工的问题怎么样了?拿到工资了吗?农民生活怎么样?”我们接着还谈了许多许多。

如今,这里已是物是人非,成了紫阳伯伯的灵堂。一路的花圈、鲜花。白色的玫瑰、百合、菊花、杜鹃,铺天盖地的白色,加上白色的挽联。“倡民主坚守良知儿女为你骄傲;今西去终获自由风范永存人间”。

一切都彷佛倾诉紫阳伯伯一生的清白、高洁、无瑕、坦坦荡荡、无怨无悔、木高于林。

人们偏爱送上白色的鲜花,大概也是出于对他的人品的赞赏!

入院每顿饭仅一碗小米粥

2005年1月17日清晨,我们被一个奇怪的声音惊醒,起初以为是闹钟,翻过身再睡,但过了几分钟又响了,这才想起来可能是手机的短讯,赶紧打开。昨晚我们特意没关,就是想等妞妞的消息。因为在16日,正在外地开会的我们接到了妞妞的关于紫阳伯伯病重的短讯。凌晨赶回。这晚,怎么也睡不着,就给几个医生朋友发了短讯,希望他们介绍一些另类专家给参谋参谋。此刻手机短讯显示的却是:“他今晨平静的走了。他终于自由了。衷心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念和支持。雁南。1月17日,7时39分。”

可是,2005年1月6日,紫阳伯伯肺病又一次发作。与往日不同,这次发作严重,他休克了,立即送进了急救室,这就是被香港媒体误传的“死亡”假消息。因为抢救及时,三分钟后,紫阳伯伯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一下就认出了守在身旁的女婿王志华,知道自己曾一度失去知觉。他跟孩子们和医生们谈起刚刚闯过来的一关,潇洒地说:“要是就这么走了,也挺好!”听妞妞说,他这段时间每顿饭只能吃一碗小米粥,吃完后累出一身大汗。他说什么也不肯由别人喂饭,不论是医院的护理人员还是自己的子女。他对伴随他身边最后十五年的唯一的女儿妞妞说:“你怎么比你妈妈还啰嗦?”

衰弱的人去厕所是个大问题,经常会耗尽全身气力。于是为他拿来床上大便器,但他不肯,只好作罢,医生也只得同意他戴着氧气罩进厕所。后来,把轮椅式的坐便器放在病床边,只要从床上移过去就能使用。

他试了一次,效果果然不错,他笑说:“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就在大家都稍感宽慰,以为他病情稳定了,妞妞准备如期赴日本从事商务活动时,他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据周围人说,1月14日,紫阳伯伯坐在沙发上,呼吸突然急促,同八天前发病一样。他平静但很认真地告诉医务人员:“情况不好。”可是护士们仔细观察仪器上显示出来的各项数据,未发现恶化迹象,于是安慰他不要紧张。但直觉使他清晰地感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对护士说:“不对,你们不知道。”

医生赶来,建议他上床检查,他已经没有力气上床了,轻声对医生说:“坐着再休息一下。”但就在上床之后,他休克了。

据在场的人说,紧接着的一小时十分钟,紫阳伯伯没有心跳、呼吸、血压!上呼吸机、用药——医生全力以赴,采用了能够采用的一切医疗手段,他的呼吸、心跳才逐渐恢复,血压也有了一些。医生对守在一旁的王志华说:“情况很不好,请叫其它的家属来吧。”此时,王志华还未意识到病情的严重。

1月15日,紫阳伯伯的情况有所稳定。虽然处于昏迷中,但生命迹象仍在持续。特别是看到排出的尿液,医生信心大增,说肾功能好。全家人都抱着再次抢救过来的希望,妞妞也启程飞赴日本。

不过,有的医生有些担心,对王志华说:“呼吸机一般只能使用七至十天,超过期限必须停用,如病情得不到缓解,就要考虑切开气管等措施。”

紫阳伯伯的病情这天急转直下,刚刚降落在日本机场的妞妞,打开手机后第一时间就听到了王志华紧张而慌乱的呼唤:“赶快回北京!”她没出机场就买了回程机票。紫阳伯伯的儿子赵大军、赵二军、赵四军、赵五军加上能够赶回来的孙辈都回到了家中。为便于他们值班配合护理,北京医院还专门腾出了几个房间让他们休息。

这一天,妞妞又以短讯的方式回答了心情急切的亲戚和朋友的关心:“他昨晚又一次休克,经抢救,现仍处深度昏迷。仍很危险。现不能探视,请朋友们与我们一起,每天9时到10时为他老人家祈祷吧!”

临终前泪水流淌不止

1月16日,紫阳伯伯仍全天昏迷。持续的昏迷和抢救已超过四十八小时,情况继续恶化。当晚10时后,输入了那么多药液,直到第二天凌晨4时,竟连一滴尿也没有排出。这是肾脏功能和微循环衰竭的明证。医生的表情顿时凝重了。

泪眼被这无情的宣告惊呆了!

五个儿女依次单独走到紫阳伯伯床前,把所有的爱与痛、哀怨与歉疚向老父亲作最后的倾吐。此时,他们握着老人的手,不停地在他瘦骨嶙峋的手背上抚摸,赵五军失声说道:“爸爸,你不仅生下了我们,也教育了我们怎么做人,你放心,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善良、正直,我们的所作所为决不会玷污你的名字!”

突然,一个奇迹出现了,久经风浪而不爱流露情感、更很少在孩子们面前掉泪的老人,眼角处竟然滚出了晶莹的泪花!紧接着,那泪水竟像喷涌的清泉流淌不止。

哦,我知道,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话。他放心了!

看他们的挽联:“能做你的儿女是我们今生的荣幸,支持你的决定是我们不变的选择。”“倡民主坚守良知儿女为你骄傲,今西去终获自由风范永存人间。”

妞妞再也无法控制感情,扑到老父身边,泣不成声地说道:“爸爸,我知道,这些年你受委曲了,你走吧,慢慢走,你走了就自由了!”

清晨6时30分,紫阳伯伯只剩下游丝般的呼吸和若有若无的脉搏。监测仪器上他的心脏艰难而顽强地跳动着、跳动着;坚持着、坚持着!孩子们明白:“他是舍不得我们啊!”这最后的十五年,他时时处处关怀国家大事,但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自己的儿孙们。今天几乎所有的子女和孙子都在这里了,他怎么舍得就这么走了呢?最后,他还是走了,他用最符合自己心愿的方式——尊严地离去!他走得安详,一身铮铮傲骨,撼天动地!

1月17日晨7时1分,紫阳伯伯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大家将他的书房布置成了简朴素穆的灵堂,遗像用的是前几年在院子里拍的——穿着浅灰蓝色丝绸衬衣、面带微笑双手插腰的生活照。儿子五军说:“选这张,因为他已经是个老百姓了。”

赵妻至今不知老伴逝世

中午,灵堂还没有设立,赵的老下级萧洪达、杜导正、姚锡华及其夫人于华、续志先、舒元璋等人便送来了花圈;《炎黄春秋》杂志社的方实、徐孔、吴思、杨继绳等人携带着花圈也来了,还有陶铸女儿陶斯亮及夫婿理由、杜导正的子女杜明明几姐弟用白色玫瑰和百合做成的花圈。第一批来到的人还有朱厚泽、李普、黄玉茹等。

送来花圈的更多的是不知名的老百姓,成百上千。

田纪云送的花圈上写着:敬爱的紫阳千古,田纪云李英华率全家敬挽。紫阳伯伯被鲜花簇拥着,挺立在三九严寒的凛冽寒风中。一批一批吊唁的人们,把自己献上的鲜花摆在遗像旁。

来的人都问到躺在内院的紫阳夫人梁伯琪伯母,她没有出来见大家是因为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梁伯母至今还不知道老伴走了,没人敢向她透露实情,怕她受不了。

一个老大娘冲着门不断地鞠躬,两个福建的商人也驱车赶来富强胡同,出租车司机说:“车费免了,替我多鞠几个躬。”旁边的花店,送紫阳的花免费。

已经记不清流下了多少眼泪,身前身后人们的哭泣都引起每个人泪河的泛滥。泣不成声的人们没有忘记紫阳伯伯——一个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先驱!素不相识的人接踵而至,签名吊唁,相拥痛哭。

我们随着人流步入了紫阳伯伯昔日的书房——今日的灵堂。泪眼朦胧,抬头看着紫阳伯伯的遗照,我们一下楞住了:身着灰色丝绸衬衣的紫阳伯伯微笑着看大家,他的微笑是那么安详动人,目光是那么深邃超脱。

我竟一时泪止语塞。突然,我懂了,我知道他根本没有离开我们。他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和我们同在。

本文发布在 公民纪事.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