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涛:木木的老百姓

一种很流行的观点:百姓很无知

当前有一种轻视蔑视无视民意的潮流,他们认为:政治是统治阶级的游戏。民众只是工具。只是一个玩家而已。人民很无知,不知好赖,不会选择,又容易被骗被收买。改善一点民生,反一反腐,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媒体的报道,民生的改善,都会使民众做出错误的决定。百姓轻易就把自己的自由拱手交给别人。民心甚至在短时间会回到独裁者一边。纳粹获得支持,文革获得支持,都能证明这一点。民众在大多数时候也是从属于统治阶级的,左派的群众,右派的群众,等等。用群众来斗群众。他们就算造反,也会立一个新皇帝,或者选择新的独裁。然后自己把自己都斗倒。

其实大家不必那么悲观,请看本文的分析。

从二战后中国的选择说起

二战后不久,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从心底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这个抉择与其说是支持共产党,不如说是抛弃国民党。人们选择了腐败不公的对立面(看到了当时共产党的清廉和改变官僚不公现状的实际行动或者听了共产党的美好宣传),当然并不是选择了那些他们听不懂的什么主义和姓马姓列的外国人,更不是选择接受文革、大饥荒、参与外国的战争等等。

我们不能因为之后发生一系列惨绝人寰的结果而批评当时的人民做了错误的选择。我们假设把当时的情况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选择的结果肯定都是一样的。

老百姓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但他们受够了政府官员军队的腐败和欺凌。当他们预计任何选择都只会更好的时候,自然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接受确定的恶,还不如选择一个可能的好。这就是老百姓最朴素最基础的选择。

要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当时人们的选择,不能马后炮,苛责当时的百姓。

百姓是木木的

作为一个整体的百姓,具有以下特点:

1、追求必然是很基本的,不会那么高大上。但这种追求是不断提升的,所谓水涨船高。最早的农业社会,人们只关心吃饭娶老婆养孩子。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城市百姓越来越关心环境、交通、卫生、教育、法治。西方国家的百姓开始追求人权、平等、自由、民主等。中国当前处在工业社会的前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日渐凋敝,更多人生活在城市,百姓整体的追求也不会停留在吃饭上。

2、认识层次必然是很低的,独立性必然是较差的,不可能达到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这很好理解,也是完全情有可原的。任何时候都只有很少的自由派学者能看清历史的将来,做出前瞻性的选择。就说49年逃到台湾的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中其实也有很多只是担心个人被清算,而并不是看到了自由普遍受损的未来。

3、行动上是迟钝的缓慢的沉重的。百姓作为整体是很少采取集体行动的,看起来几乎永远都是忍耐和接受。这也很正常,一个人旅行很容易,一家人就比较难,几家人就更难了。这种迟钝性一方面看好像很麻木(事实并非如此,下文会说到),但一方面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没有这个最大的地盘,历史之车会时刻剧烈动荡,无日安宁。

从以上几点来看,百姓确实是木木的。

百姓会反省、调整

百姓虽然很木,但其实不傻,他们会经常检视自己的选择,并做出调整。

比如,49年、60年、85年,90年、10年,共产党的支持度一直都在变化,这就是百姓在反省。你再看台湾的选举,蓝绿政客一直在骗老百姓,但这次无党派的柯文哲当选了,你就能知道人民并不傻。正所谓民意如流水。

怎样看待百姓和民意

1、对广大百姓这个整体,不能用对待很高素养的个体的要求去看。要求过高必然带来失望。以平均水平来看就会看到希望。

2、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百姓的追求不同,他们无动于衷只是因为没有触动他们的心弦。一旦触动了这个地雷,定会天翻地覆。

3、百姓是土壤,什么样的土壤种出什么样的精英。土壤的改良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让他内部发生作用。拼的是毅力和耐心,急不得。

4、从历史的长河看,百姓起的作用虽是基层的,但却是最深厚决定性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的话,历史就完全变成了不可琢磨、无法把握的偶然。而事实上失民心者一定会失天下,秦二世而亡是必然的,强大而暴戾的元朝消逝和兴起一样迅速。所有的独裁专制也都是必然要灭亡的,金三世一定无法善终……

民生政治:民生和民主之间的转换

百姓就是只关心自己生活的人,他们只关心民生而不关心民主。正如王朔所说:“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光知道埋头赚钱,谁死都和自己个儿没关系。一旦伤害到自己了,马上就惨叫,叫得简直哭天抢地,然后一个大白馒头扔过去,立马又焉了。”你这样理解也没错。但就是这样的认识水平照样能发生巨大的作用。

原因就在于,总要有馒头不断扔过去才行,而且他们不总是仅要一个馒头而已,虽然很缓慢,但他们的要价总还是在不断提高。

而专制的禀性就是就是残酷的掠夺和盘剥,必然会打击生产力,破坏生态和心态,扩大贫富差距。说实话,放手让专制者去实现民生,他也会把车开到悬崖下。黔驴技穷是必然的表现,专制必定改善不了民生。反过来说,如果专制能改善民生的话,专制就没有那么坏了。可能吗?

普通百姓这些不高的需求,往往在专制下无法满足。统治者可以狡猾一段时间,但不可能一直骗下去。老百姓的民生是实实在在的,谁都能感受得到。

所以,在残酷现实的教育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明白,真正的民生只有在民主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于是会发生以下三部曲,我把它叫做民生政治。这个逻辑,可能正是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思吧。

民生政治三部曲

1、对政治的无感

在关键时刻到来之前,百姓似乎永远都不会挪动脚步。对政治的麻木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关上了被洗脑的大门,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吗?

2、越来越多的人抽脚离开。

百姓是他们统治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人认清现实,不再相信他们,不报幻想,不再看他们表演,不是推墙不是挖墙也不是翻墙,只需要悄悄走开,统治大厦的墙脚就会慢慢消蚀。

不必指望百姓做什么,也不必指责百姓是只知道吃食的猪,他们时刻都在计较他们的“白馒头”(不光是指穿衣吃饭),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做出恰当的反应。反应不大是因为还没到那个点上,不要着急,专制的列车正在进站。

3、关键的一步。

土崩瓦解实际上就发生在绝大多数沉默的人打定主意不再相信他们之后不久。捷克的历史说明这一点,苏联的历史也说明这一点。当绝大多数的人不再相信他们,希望就会悄然降临。

百姓和精英

不必担心精英怎么样,就只管看抽脚离开统治者踏板的百姓的比例有多高吧。比例越高,上面的精英也就越高。比例不够,显然精英也不可能多。

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说,精英群体其实也取决于清醒的百姓的数量。所以,该做什么已经很清楚了。

回答两个问题

有人说:文革都无法使人民放弃幻想,现在一点经济困难不会算什么。

我回答:文革的背景是史无前例的全民欢乐之后紧接一个史无前例的宣传洗脑,这样的条件再也不可能具备了。

有人说,希特勒就是靠关心民生巩固政权的。如果德国人都会容易被这种伎俩欺骗,我对中国人不抱太多信心。

我的回答:希特勒当时主要靠对外侵略掠夺才改善了德国人的生活。而且德国当时确实还受到一战后的许多不公平待遇。这两条也不可能再具备。

总之,千万不要对老百姓失望,也不要对老百姓抱过急的希望。馒头熟之前不要掀锅盖,只管加柴烧,馒头在里面会慢慢成熟。

——据2015年3月5日不思而在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