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人民日報》的新樓,發現它從不同的角度看,呈不同的形狀。可當初人們偏只看它側面的圓柱狀,再配上旁邊央視好像撅著屁股的「大褲衩」樓,盡情嘲諷著對這些具有性暗示建築的不滿。其實人們是有一種複雜的情緒,指向《人民日報》所代表的官方媒體。
列寧對共產黨媒體的定位是,做黨領導人民的「宣傳者、組織者、鼓動者」。中共則直接將媒體作為宣傳黨的政策的「喉舌」。隨著時代的變化,指導思想又逐漸從「喉舌論」,發展到江澤民時代的「導向論」、胡錦濤時代的「貼近論」和2011年以來的「走轉改」。
但無論是堅持正確的導向、貼近生活和群眾、還是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官方媒體的定位居高臨下,強調的是政治功能,突出的是正面報道,用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話:多傳播正能量。
國際通行的新聞觀是「壞消息才是好消息」(Bad news is good news),以負面報道為主的「烏鴉」新聞,重在揭露腐敗、醜聞、災難、犯罪,突出媒體的監督、批評作用。中國的官媒則是報喜不報憂的「喜鵲」新聞,新聞觀「好消息才是好新聞」,突出的是領導和成績,很少有對本國的負面報道。當然對外國是例外。
作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報,正部級的《人民日報》一直是這樣做的。比《人民日報》的級別低,但受眾更多的中央電視台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就出現了《新聞聯播》「前十分鐘中國領導很忙,中間十分鐘中國人民很幸福,最後十分鐘其他國家人民水深火熱」的新聞模式。
由於對這種嚴重脫離群眾的新聞模式不滿,人們自然會把對媒體的情緒轉移到相關的建築上。除了《人民日報》新樓,中央電視台的「大褲衩」樓也飽受詬病。有人調侃這座大樓充分說明:央視的節目,內容是空洞的,形式是扭曲的,表面是奢華的,立場是傾斜的,思路是混亂的,見領導下跪的,讓百姓踢爆的。
民意對官方媒體報喜不報憂、甚至壞事當做好事報的不滿情緒在發酵。比如發生災難事故,不去探究真相、問責,而是突出領導關心、家屬情緒穩定;在著名的王家嶺礦難中,淡化仍有不少人死亡的慘劇,只因有較多的礦工獲救,新聞就成了「科學發展觀指導、創造人間救援奇跡」。這種對新聞不滿的情緒,經常會通過調侃媒體建築,甚至幸災樂禍和媒體有關的災難事故宣洩出來。
在央視新址配樓的那場著名大火中,由於沒有人死傷,確實出現了幸災樂禍看熱鬧的大眾心態。許多人覺得這些華麗怪異的建築既不屬於我,我也進不去,制作播出的新聞更是和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元宵節起了大火剛好看熱鬧,就當放焰火。
但民眾並不是冷血的,在上海居民樓的大火中,人們積極關注、悼念、問責、討要說法,一定要弄清這場大火的原因、責任、善後,不能讓悲劇在辛辛苦苦買的樓房中重演,殃及自家、親朋或別人。央視大火和我無關,但居民樓大火和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
就像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的是中國人,趁火打劫的也有中國人。因為圓明園再好和民眾也沒有關係,它是皇家的,草民既不能享用,還要出錢出力修建維護。不如一把火燒了,乘亂進去開個眼界,順便檢點洋落。
同樣,在歷次外國入侵清朝時,都有民眾圍觀、幫腔、帶路。因為主權不在民,國家是朝廷的,洋人打朝廷,關我什麼事?我不像太平軍、義和團一樣乘亂造皇帝老兒的反就不錯了。所謂「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的現象一再出現。如果媒體不為百姓說話,這句話套用到媒體和百姓的關係上,一樣成立。
中央電視台問民眾愛國的話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主權在民,國家維護民眾的權利福祉,人們當然愛國,因為國強民富,國興我榮,所以這是一個不言自喻的問題。
同樣,要是媒體做好「公眾的看家狗」,關心百姓疾苦,真能落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人民「四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人們焉能取笑、冷淡媒體?
东网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电子邮箱地址 *
网站
Δ
喬木:官媒大樓外的民意
路過《人民日報》的新樓,發現它從不同的角度看,呈不同的形狀。可當初人們偏只看它側面的圓柱狀,再配上旁邊央視好像撅著屁股的「大褲衩」樓,盡情嘲諷著對這些具有性暗示建築的不滿。其實人們是有一種複雜的情緒,指向《人民日報》所代表的官方媒體。
列寧對共產黨媒體的定位是,做黨領導人民的「宣傳者、組織者、鼓動者」。中共則直接將媒體作為宣傳黨的政策的「喉舌」。隨著時代的變化,指導思想又逐漸從「喉舌論」,發展到江澤民時代的「導向論」、胡錦濤時代的「貼近論」和2011年以來的「走轉改」。
但無論是堅持正確的導向、貼近生活和群眾、還是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官方媒體的定位居高臨下,強調的是政治功能,突出的是正面報道,用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話:多傳播正能量。
國際通行的新聞觀是「壞消息才是好消息」(Bad news is good news),以負面報道為主的「烏鴉」新聞,重在揭露腐敗、醜聞、災難、犯罪,突出媒體的監督、批評作用。中國的官媒則是報喜不報憂的「喜鵲」新聞,新聞觀「好消息才是好新聞」,突出的是領導和成績,很少有對本國的負面報道。當然對外國是例外。
作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報,正部級的《人民日報》一直是這樣做的。比《人民日報》的級別低,但受眾更多的中央電視台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就出現了《新聞聯播》「前十分鐘中國領導很忙,中間十分鐘中國人民很幸福,最後十分鐘其他國家人民水深火熱」的新聞模式。
由於對這種嚴重脫離群眾的新聞模式不滿,人們自然會把對媒體的情緒轉移到相關的建築上。除了《人民日報》新樓,中央電視台的「大褲衩」樓也飽受詬病。有人調侃這座大樓充分說明:央視的節目,內容是空洞的,形式是扭曲的,表面是奢華的,立場是傾斜的,思路是混亂的,見領導下跪的,讓百姓踢爆的。
民意對官方媒體報喜不報憂、甚至壞事當做好事報的不滿情緒在發酵。比如發生災難事故,不去探究真相、問責,而是突出領導關心、家屬情緒穩定;在著名的王家嶺礦難中,淡化仍有不少人死亡的慘劇,只因有較多的礦工獲救,新聞就成了「科學發展觀指導、創造人間救援奇跡」。這種對新聞不滿的情緒,經常會通過調侃媒體建築,甚至幸災樂禍和媒體有關的災難事故宣洩出來。
在央視新址配樓的那場著名大火中,由於沒有人死傷,確實出現了幸災樂禍看熱鬧的大眾心態。許多人覺得這些華麗怪異的建築既不屬於我,我也進不去,制作播出的新聞更是和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元宵節起了大火剛好看熱鬧,就當放焰火。
但民眾並不是冷血的,在上海居民樓的大火中,人們積極關注、悼念、問責、討要說法,一定要弄清這場大火的原因、責任、善後,不能讓悲劇在辛辛苦苦買的樓房中重演,殃及自家、親朋或別人。央視大火和我無關,但居民樓大火和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
就像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的是中國人,趁火打劫的也有中國人。因為圓明園再好和民眾也沒有關係,它是皇家的,草民既不能享用,還要出錢出力修建維護。不如一把火燒了,乘亂進去開個眼界,順便檢點洋落。
同樣,在歷次外國入侵清朝時,都有民眾圍觀、幫腔、帶路。因為主權不在民,國家是朝廷的,洋人打朝廷,關我什麼事?我不像太平軍、義和團一樣乘亂造皇帝老兒的反就不錯了。所謂「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的現象一再出現。如果媒體不為百姓說話,這句話套用到媒體和百姓的關係上,一樣成立。
中央電視台問民眾愛國的話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主權在民,國家維護民眾的權利福祉,人們當然愛國,因為國強民富,國興我榮,所以這是一個不言自喻的問題。
同樣,要是媒體做好「公眾的看家狗」,關心百姓疾苦,真能落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人民「四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人們焉能取笑、冷淡媒體?
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