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局勢考驗北京政治智慧

0,,17963455_303,00

香港街頭的大規模示威活動使中國政府面臨自1989年以來最嚴重的政治挑戰。25年前發生在天安門廣場及其周邊的那場民主運動遭到了鎮壓,今天香港的示威活動與北京當年那場運動出奇相似,並且同樣讓中共領導層坐立不安。這次示威活動也是由要求民主改革的學生領導的。這次中央也控制不住局面,可能不得不在鎮壓還是讓步之間做出選擇。和上次一樣,根本問題在於中共的權力和權威。

不過,2014年的香港與1989年的北京也有著天壤之別。中國的富裕程度與25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國家實力也顯著上升。中國當局肯定也希望,香港這次在“占中”旗幟下的示威活動將更像虎頭蛇尾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而不是更像1989年的學生運動。最後,與1989年相比,目前當局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只要他們願意利用這種餘地——因為香港不是首都,是一個自英國交還給中國之日起,就在“一國兩制”模式下享有特殊地位的城市。

根據“一國兩制”模式,香港繼續享有媒體自由和獨立司法體系——這些都是中國內地並不擁有的自由。當前的問題是,當局是否允許香港在民主方面更進一步,允許香港人選擇自己的特首,不用讓候選人經過北京方面的事先篩選。

中共可作的一種明智回應是,允許香港成為民主改革的試驗田。“一國兩制”模式——再加上香港社會的富裕和成熟——使得香港非常適合推行民主改革,而又不致立刻在內地激發改革呼聲。接著,可以把成功的、民主的香港作為樣板,在中國其他地區的省級或市級層面上漸進地推行類似改革。

遺憾的是,中央政府似乎決心反其道而行。他們不願承擔任由民主制度在中國領土上發展壯大的風險,不能容忍黨的明確意願遭到公然藐視。這樣的決定,讓中國政府站在了香港示威者的對立面上。如果示威者不肯散去,北京方面暴力乾預的可能性顯然會大大增加。

事態本不必發展到這一步,目前也仍有輓回餘地。在1997年回收香港主權後的許多年裡,中國政府在處理香港事務方面顯得有謀有道。香港媒體保持了自由,法院保持了獨立。北京方面甚至默許香港每年6月4日舉行令人動容的天安門事件紀念活動。4年前,資深民主活動人士李柱銘(Martin Lee)對我說,他對中國允許香港保留自由的程度感到“驚喜”。但今年早些時候,我再次遇到李先生時,他的看法完全變了。他警告稱,北京方面似乎執意不讓香港獲得民主,並在削弱法院的獨立性。

是什麽改變了?或許是中共變得更強硬、更不寬容了。或許它從一開始就不願冒險讓香港擁有真正的民主。

未來幾天,世界的目光將聚集於香港街頭。但中國內地民眾的反應也至關重要。北京方面最害怕的一件事,肯定就是民主抗議蔓延到內地。

北京方面正努力在中國官方媒體和互聯網上封鎖有關香港民主抗議的消息。如果抗議持續,它或許還會試圖利用內地人和香港人彼此間的反感。一些香港人把內地人看作粗俗的外來者。一些內地人則把香港人視作被寵壞的孩子,缺乏愛國心,對殖民統治念念不忘。

如果抗議升級,內地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媒體還可能會利用一種觀點:香港人算不上真正的中國人。就這一點來說,北京方面對香港的官方反應,可能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示威活動的反應類似——烏克蘭人和香港人只要聽話,莫斯科和北京就視他們為同胞,如果不聽話,就指責他們受到了西方帝國主義的利用。

當然,區別在於,香港是中國主權領土的一部分,而烏克蘭是個獨立國家。然而,正如吞並克裡米亞破壞了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一樣,幾乎可以肯定,香港抗議活動如果以暴力乾預收場,必然也將影響中國與西方的關系。北京方面眼下正在思考下一步對策。為了香港、中國、全球經濟和國際政治穩定著想,北京方面能否做出正確抉擇將事關重大。

譯者/何黎

 

(據FT中文網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