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不进的校门——万名非京籍儿童开学日黯然返乡

非京籍儿童在某区教委门前举牌“我要上学”

 

9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开学日,当16万小孩子背着书包前往京城各个公立小学报到时,约万名非京籍儿童只能黯然返乡读书,沦为“留守儿童”,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上学。一份留在父母身边读书成长的心愿无奈成空,一张小小的北京市小学学籍卡,将教育歧视的阴影投射到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令本来近在咫尺的北京书桌变得如此遥远。一些家长已经行动起来,状告当地有关部门,希望法律公正的阳光能够照亮被政策抛弃和遗忘的角落。(注:以下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月23日,6岁的牛牛不得不离开在北京工作的爸爸,跟着妈妈王雪回到河北香河的老家,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在北京生活6年后,第一次分离。此前经过数月努力,牛牛仍未能拿到北京公立小学的借读证。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身心俱疲的王雪不得不放弃北京的工作。从此,王雪成了一个“留守妈妈”,而她的丈夫则继续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赚钱养家。

各种证件 阻挡上学之门

“我在幼儿园里有几个朋友,说好了一起上永丰中心小学的,现在他们有的已经回了老家,我也要走了。”牛牛清晰地记得,当初妈妈跟他说,一定能让他在北京上小学。如今,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又要带他回老家,还要跟爸爸分开。每每提及此事,王雪都会流下泪水。牛牛却不哭不闹,他说:“只想每天都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此前在北京,只要外来打工者提供相关证明,即使没有北京户口的打工子弟也能到当地学校就读,但是今年的入学季,北京相关部门收紧政策,坚持要求非京籍儿童的父母提供暂住证、租房证明、就业证明、户口本、老家无监护证明等“五证”和社保证明,方可给孩子发放公办小学借读证。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消息称,今年北京市共有16万多人参加小学信息采集,其中非京籍儿童约占三分之一。按照不完全预估,今年约有1万余名非京籍儿童被各种证件挡在了北京的公立小学门外

稚子发问:为何我就不行

继续呆在北京没学上,还是回老家上学做“留守儿童”?这是非京籍学童家庭面临的痛苦选择。在北京朝阳区三间房乡生活了6年的丘比特,说起自己的上学问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三个月来我和妈妈不知道去了多少次部门,他们总是说五个证件都合格,只是妈妈的社保不合格,不能让我在北京上学。”说着说着,这个6岁的孩子突然发出一声这个年龄不该有的长叹。

丘比特的妈妈小冰已经在河北沧州老家为孩子联系了一个寄宿制学校。9月1日,这个孩子将独自到这间小学读书。在回老家面试的火车上,丘比特曾一边哭一边对小冰说,“妈妈,爸爸来北京都20多年了,还是在公安局的印刷厂工作,我也是在北京长大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成为北京人呢?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学,我就不行呢?爸爸妈妈能跟我永远在一起吗?”面对一系列问题,小冰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留守在老家的丘比特紧紧搂在怀里。

家长兴讼 为子女争学籍

虽然丘比特成为“留守儿童”已成定局,但小冰不甘心,她已与遭遇同样命运的77名家长联名状告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政府违反《教育法》。他们认为,特大城市严控人口无可厚非,但不能从孩子入手。涉及数万非京籍儿童上学的问题,对于百姓而言绝非小事。他们希望,通过诉讼,能督促相关部门拿出务实的办法,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留下一张小小的书桌,让法律的阳光照亮被不当政策抛弃的孩子们。

不愿当“留守儿童”的小朋友

 

求您,别让我当留守儿童

“爸爸,你千万别让我当‘留守儿童’哦,求您了!”7岁的呈呈最近时常搂爸爸的脖子这样哀求道。呈呈在朝阳区定福庄附近上的幼儿园,班里一半都是北京籍的同学,他不明白北京的同学都拿到了小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什么他和几个外地同学没有?为什么自己每天还要跟父亲老宛去市教委、区政府等地举牌,求里面的叔叔阿姨给一张北京小学的借读证。

夫妇离婚 盼儿留京不果

“爸爸告诉我,我们是河北人,不是北京人,但这跟我上学有什么关系呢?”呈呈挠了一下小脑袋,他不明白自己跟北京小朋友有什么区别。他更想不明白,爸爸和妈妈那么要好,为什么要离婚?为什么爸爸说和妈妈离婚了,父亲单方证件合格,自己就能上学。结果9月1日即将来临,自己依然不知道要去哪?对此,呈呈的父亲老宛有些恼火,“离婚了再去申请借读证,他们说离婚证日期超出规定时间,再次拒办,到头来,这婚离得毫无意义。”

呈呈说,“我早已经跟萌萌(小伙伴)约好一起上定福庄二小。要是一个人回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谁给我做饭?谁指导我学习?谁陪我玩?”听了儿子的话,老宛始终低着头,不敢接下话茬。他告诉记者,“22年前来北京的时候,定福庄那片地还是菜地,如今成了大学城。”守着大学城,租着小房子,为了孩子甚至结束了10年的婚姻,老宛心里五味杂陈,这样离开北京不甘心。很多外地人和老宛一样,见证参与了北京的发展,如今北京却不让他们的孩子留下。老宛咬咬牙说,如果到9月1日还解决不了,就让孩子回涿州老家上学,每个礼拜回去看一次。

女将回乡 慈父黯然无语

来自北京朝阳垡头地区的陕西小姑娘珂珂噘着小嘴对记者说,“他们说因为爸妈补办的社保证明不合格,所以我不能在北京上学。我们班30个同学,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不能在北京上学。我想留在北京学画画,爸爸说要给我找个好老师,将来当画家。我要是回姥姥家上学,爸爸就不能送我去学画画了。”珂珂旁边的父亲文辉眼睛湿润,和记者目光相遇后,转过身去。

非京籍家长作最后努力

 

家长:交了税 为何孩子不能上学

“你们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回老家?”孩子上学未果的非京籍家长,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是一脸无奈。因为大多数家长在北京工作已超过10年。“我的工作在北京,朋友圈全在北京,老家连房子都没有,回不去了。”文辉的一声叹息,引得一片共鸣。

在京立业 难轻言放弃

十多年前,来自陕西渭南的文辉被亲戚带来北京打工。“外地人来北京打拚不容易,打了4年工之后,我开始自己做建材生意,身家性命都压在这里。”在北京,文辉娶妻生女,并把独居的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一切都步入正轨。他说,“老家的房子都快倒了,根本没法住。女儿珂珂回老家上学,只能住在姥姥家,妻子必须得跟着回去,店里又得雇人。北京这样做依然达不到控制外地人的目的呀。”

将制造更多留守儿童

“要是家里什么都好,谁愿意背井离乡?”小冰的老家在河北沧州农村,房子很小,如果全家人都回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老家也没人能帮她带孩子。“国家正想方设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可是北京这个政策分明就是在制造更多的‘留守儿童’。”她双手握拳愤怒道:“我们在这个城市工作了二十几年,虽然并非高端行业,但也为北京人服务了,交了税,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要回去做‘留守儿童’?”

带着太多的不舍与无奈,小冰不得不给儿子在老家的一间寄宿制学校报了名。坚持到9月1日,抗议无效的话,她将带孩子回老家报到,之后小冰夫妇将在北京继续挣钱养家。“儿子最近一直说,就算不上学,也不要离开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跟孩子一起回去吧,又不知道在村里能干点啥,只能留在北京打工,心却一直在儿子身上,好煎熬!”说,小冰的双手再一次攥紧。

集资状告教委违《教育法》

多方奔波无果后,许多非京籍家长转向法律途径。7月中旬,老宛、小冰、文辉等77名非京籍儿童家长将一份行政诉讼状交至朝阳区法院,状告各乡政府及教委违反《教育法》,要求这些部门向孩子发放就读证明。有律师告诉他们,如果法院受理该案,后期代理费用将需要10万元(人民币,下同),且这条路会很长很长。

家长们很快凑齐了10万元,他们希望该案能够胜诉,这样孩子们就能回到北京上学,同时还可为“后来者”提供入学的法律依据。然而,摆在面前的事实却是,收案并不意味立案。此后,老宛等人在赶往教委上访之前添了一项任务,即前去法院谘询立案进度。8月中旬,他们得到了“回去再等”以外的答覆:朝阳区法院已将该案上交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是否立案将由北京市高院决定。于是,去北京市高院询问立案情况成为家长们的一项新工作。

孩子有权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让孩子在北京参加高考可以理解,但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也不能读?为何人为设置这么多门槛?”小冰他们不敢奢想孩子能在北京“异地高考”,但是不能参加义务教育,他们不理解。

细雨濛濛的8月28日,近百名家长继续带孩子在北京市高院和北京市教委门前徘徊,一如既往地没有盼来回音。他们坐在教委门口的便道上,愁眉难解。孩子们胸前“我要上学”四个红字格外显眼。

北京某打工子弟学校的快乐瞬间

 

专家吁控制人口 不能牺牲孩子

今年1月以来,北京市多次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列为未来一大施政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京籍儿童在京接受教育的门槛限制急速收紧。对此,有专家表示,北京市各区县入学资格审查制度不仅有违宪法和义务教育法,且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疏散人口不能让流动儿童没书读。

政策不能比法大

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21.88%。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意味全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儿童不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关于非京籍儿童入学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北京重整产业结构没错,但不能用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遮盖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也表示,不能在《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的框架之外来谈教育问题。政策不能比法大。

倡由市级统筹解决

有教育专家分析入学难深层原因时表示,中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区县为主,教育财政投入的主体也在区县,那么工作在一个区县,在这个区纳税交社保,居住在另一个区县,却要求该区为其子女教育买单,地方政府肯定没有积极性。他建议,非京籍学生的入学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市级统筹来解决。

(据2014年9月1日微信公共账号“香港文汇报·湖北”。记者江鑫娴)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