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GDP增速维持在7%左右,GDP总量去年跃至70万亿人民币,每年新增GDP大约5-6万亿人民币。中国经济的规模足够大,但支撑这个庞大经济体的不是令人骄傲的实业,不是令人仰望的高科技,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房地产。
为了创造5-6万亿GDP,每年需要新增7万亿人民币的房贷。虽然通过房地产把经济稳住了,把GDP搞上来了,但是付出了房价暴涨和增大金融风险的巨大代价。当房地产洪流走到今天,中国人手里传的已经不是“花”,而是炸弹,是随时可能摧毁中等收入家庭财富的手雷。
如果按市场规律来说,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但市场之外的政治因素,往往又对房价的涨跌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中国奇特的房地产财富增长模式和房地产开发销售模式。
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完全照搬弹丸之地香港的土地敛财之道,把财政收入跟土地出让牢牢捆绑在一起,其结果是助推房价轮番飙涨。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可以看作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对地产投资依赖度的指标。比重越高,说明地产投资依赖程度越严重。据统计,在30个典型城市GDP对地产投资依赖度排名中,三亚房地产投资额占GDP比重高达86.21%,其后分别是海口、郑州、西安、贵阳、珠海、福州、杭州、惠州、成都、合肥、重庆、武汉、厦门,该比值均超过20%。
也就是说,那些看上去很光鲜的GDP,完全是依靠房地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跟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以及生活福祉并没有多大关系。各地为了所辖区域的GDP,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楼,可以不断重复修建同一条马路,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桥,可以不断重复修建同一个广场……类似的重复建设,老百姓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官员一般都明白其中的奥秘,为了GDP,腐败和浪费是必要的代价。
空头大师查诺斯曾警告中国,用房地产投资支撑的经济最终将崩溃,而不是经济学家所吹嘘的会带来持续的繁荣,查诺斯并不理会中国炫目的GDP数字。“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福祉。”
GDP本是社会财富的标志。如果把财富比作蛋糕,GDP这个蛋糕当然越大越好,但如果这个蛋糕只是看上去很漂亮,不能拿来切分给每一个人,也就是说,老百姓根本不能公平分享这样的财富蛋糕,这样的GDP又有什么意义呢?经济发展的本质目标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不仅仅只是通过房地产投资提高GDP数字。
过去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许多人不以为然。如今看来,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银行,更绑架了各级政府部门,甚至绑架了每一个贷款购房的家庭和个人!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贪腐也是一大诱因,几乎每个贪官倒下,除了持续刷新贪腐纪录外,都有多套房产的罪证一并罗列,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令人黯然伤神。
在房价高企的今天,老百姓一辈子的积蓄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而许多贪官却拥有数不清的房子,这些被当作反腐政绩的数字频频出现,无形中给民众深重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在房子就是硬通货的现实语境里,腐败官员坐拥如此之多的房子,不过是再次告诉人们,权力寻租,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严重更加可怕。
1979年底,广义的人民币供应量(M2)为1555亿元,2006年M2达到了创纪录的30万亿,截至2017年7月,中国的M2达到160万亿,与去年GDP的比率相比应该超过了200%,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与1979年相比,38年时间增长了1000倍。
中国媒体经常说美国滥印钞票,剥削全世界人民。果真如此?截至2017年7月,美国未经季节调整的M2余额为13.5487万亿美元,中国的M2余额折算成美元约为24万多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60%。也就是说,相对于GDP规模,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美国的3倍。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货币大国,货币发行量远超美国,接近世界其他国家M2总和的货币投放。由于实体经济极不景气,如此天量的资金,只能在楼市打转,从而助推了房价持续飙升。在狂热的情绪传导下,人们似乎对数字失去了感觉,再贵的房子只要一推出,总是被人一抢而空。
这样的神话,在当年的日本也曾经出现过。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时间,日本城市的地价上涨了200%。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而美国的面积是东京的1.5万倍。
从1990年开始,日本人为房地产泡沫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所谓“失去的二十年”,是指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萎靡不振,二十年间,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幅达到65%。随着房价暴跌,国民财富持续缩水,损失高达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3年的GDP总和。
时隔20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温和复苏,但日本地价和房价仍远远未回到当初的水平。以东京都市圈为例,2014年东京及周边地区一套公寓均价240万人民币(套内65平米左右),均价不到4万元人民币。与中国对比,这个总价只能在一线城市的远郊选房,而日本的房屋面积都是套内实际面积,不存在什么公摊,土地也是永久产权。2016年日本东京都人均月收入达到580万日元,相当于27558人民币,而2016年,中国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均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
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半市场化的市场,市场价格的形成不完全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利益均衡的结果。但是总有一天市场的力量会强大到任何利益集团都无法抵挡的地步,房地产击鼓传花的游戏很快就玩不下去,房地产投资构筑的美丽泡沫迟早要破裂。
转自:慎说新知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Δ
蔡慎坤:击鼓传花的游戏还能玩多久?
近年来,中国GDP增速维持在7%左右,GDP总量去年跃至70万亿人民币,每年新增GDP大约5-6万亿人民币。中国经济的规模足够大,但支撑这个庞大经济体的不是令人骄傲的实业,不是令人仰望的高科技,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房地产。
为了创造5-6万亿GDP,每年需要新增7万亿人民币的房贷。虽然通过房地产把经济稳住了,把GDP搞上来了,但是付出了房价暴涨和增大金融风险的巨大代价。当房地产洪流走到今天,中国人手里传的已经不是“花”,而是炸弹,是随时可能摧毁中等收入家庭财富的手雷。
如果按市场规律来说,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但市场之外的政治因素,往往又对房价的涨跌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中国奇特的房地产财富增长模式和房地产开发销售模式。
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完全照搬弹丸之地香港的土地敛财之道,把财政收入跟土地出让牢牢捆绑在一起,其结果是助推房价轮番飙涨。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可以看作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对地产投资依赖度的指标。比重越高,说明地产投资依赖程度越严重。据统计,在30个典型城市GDP对地产投资依赖度排名中,三亚房地产投资额占GDP比重高达86.21%,其后分别是海口、郑州、西安、贵阳、珠海、福州、杭州、惠州、成都、合肥、重庆、武汉、厦门,该比值均超过20%。
也就是说,那些看上去很光鲜的GDP,完全是依靠房地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跟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以及生活福祉并没有多大关系。各地为了所辖区域的GDP,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楼,可以不断重复修建同一条马路,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桥,可以不断重复修建同一个广场……类似的重复建设,老百姓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官员一般都明白其中的奥秘,为了GDP,腐败和浪费是必要的代价。
空头大师查诺斯曾警告中国,用房地产投资支撑的经济最终将崩溃,而不是经济学家所吹嘘的会带来持续的繁荣,查诺斯并不理会中国炫目的GDP数字。“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福祉。”
GDP本是社会财富的标志。如果把财富比作蛋糕,GDP这个蛋糕当然越大越好,但如果这个蛋糕只是看上去很漂亮,不能拿来切分给每一个人,也就是说,老百姓根本不能公平分享这样的财富蛋糕,这样的GDP又有什么意义呢?经济发展的本质目标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不仅仅只是通过房地产投资提高GDP数字。
过去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许多人不以为然。如今看来,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银行,更绑架了各级政府部门,甚至绑架了每一个贷款购房的家庭和个人!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贪腐也是一大诱因,几乎每个贪官倒下,除了持续刷新贪腐纪录外,都有多套房产的罪证一并罗列,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令人黯然伤神。
在房价高企的今天,老百姓一辈子的积蓄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而许多贪官却拥有数不清的房子,这些被当作反腐政绩的数字频频出现,无形中给民众深重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在房子就是硬通货的现实语境里,腐败官员坐拥如此之多的房子,不过是再次告诉人们,权力寻租,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严重更加可怕。
1979年底,广义的人民币供应量(M2)为1555亿元,2006年M2达到了创纪录的30万亿,截至2017年7月,中国的M2达到160万亿,与去年GDP的比率相比应该超过了200%,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与1979年相比,38年时间增长了1000倍。
中国媒体经常说美国滥印钞票,剥削全世界人民。果真如此?截至2017年7月,美国未经季节调整的M2余额为13.5487万亿美元,中国的M2余额折算成美元约为24万多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60%。也就是说,相对于GDP规模,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美国的3倍。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货币大国,货币发行量远超美国,接近世界其他国家M2总和的货币投放。由于实体经济极不景气,如此天量的资金,只能在楼市打转,从而助推了房价持续飙升。在狂热的情绪传导下,人们似乎对数字失去了感觉,再贵的房子只要一推出,总是被人一抢而空。
这样的神话,在当年的日本也曾经出现过。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时间,日本城市的地价上涨了200%。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而美国的面积是东京的1.5万倍。
从1990年开始,日本人为房地产泡沫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所谓“失去的二十年”,是指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萎靡不振,二十年间,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幅达到65%。随着房价暴跌,国民财富持续缩水,损失高达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3年的GDP总和。
时隔20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温和复苏,但日本地价和房价仍远远未回到当初的水平。以东京都市圈为例,2014年东京及周边地区一套公寓均价240万人民币(套内65平米左右),均价不到4万元人民币。与中国对比,这个总价只能在一线城市的远郊选房,而日本的房屋面积都是套内实际面积,不存在什么公摊,土地也是永久产权。2016年日本东京都人均月收入达到580万日元,相当于27558人民币,而2016年,中国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均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
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半市场化的市场,市场价格的形成不完全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利益均衡的结果。但是总有一天市场的力量会强大到任何利益集团都无法抵挡的地步,房地产击鼓传花的游戏很快就玩不下去,房地产投资构筑的美丽泡沫迟早要破裂。
转自:慎说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