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宪政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一整套改革措施,并设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体现了中央集权和社会放权两种基本思路。三中全会决定的基调是向社会放权,而实现的路径则是中央集权。在某种意义上,中央集权是推进放权改革的必要前提,否则难以排除地方各级既得利益的障碍。然而,如果把机构集权乃至个人集权当作国家安全的制度性保障,那就对集权改革赋予了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国家安全首先是指人民的安全,那么对于人民来说,公权滥用对生命、人身、财产等安全的伤害在本质上和外敌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在和平时期,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国际敌对势力,而是来自不断激化的国内利益矛盾。在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的首要来源是公权滥用,而遏制公权滥用的利器恰恰不是集权,而是落实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公权力的制约。没有宪政,国内矛盾无从化解,也就难以真正维护国家安全。

宪政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这一点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常识。如果公权力可以不受约束地骚扰人民,社会怎么可能安定、安宁、安全?如果社会矛盾遍地开花,恶性事件防不胜防,那么国家权力再大也无法有效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在这个意义上,建立国安委固无不可,其它国家也有名称类似的机构,但它们都是针对国外或国内个别极端势力的非常机制,而非社会治理的常态机构。如果国家安全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集权得到有效治理。更有甚者,如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压制公民表达正常诉求的自由,那么集权改革的效果将适得其反。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宪政缺位,那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标本皆治,舍此别无它途。

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改革措施本身证明了这一点。社会反响强烈且实施标准比较明晰的改革亮点主要有农地流转自由、废止劳教、统一高考、放松结社限制等方面,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落实现行宪法的有关规定。如果这些规定得到落实,它们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农地使用的限制不仅剥夺了农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而且让政府垄断了城镇开发的红利,致使其不断觊觎农民手中的土地,制造了大量强征血拆,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财产权。重庆模式显示了劳教制度可被滥用到何种地步,公民的人身自由可以因为某位领导的心血来潮受到长达数年的限制,而用不着经过任何司法程序。招生和考试歧视则制造了大量社会不公和不满,造成随迁子女与家长的焦虑及其和当地土著居民的利益冲突,并直接引发了京籍家长的请愿活动。早些年,乙肝歧视更是造成了因此落选的浙江公务员考生杀死考官的悲剧。若能保障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也就消除了这些歧视政策人为造成的社会不和谐。

值得关注的是,三中全会决定第30条特别提到了宪法效力保障: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行宪法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落实,直接原因在于缺乏司法性质的法律规范审查机制。事实上,不仅宪法得不到落实,许多维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或政令也受制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扰,难怪三中全会开出的药方是中央集权。但是集权的目的并非将权力集中到中央某个机构或个人手上,而是加强中央的宪法与法律权威。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不在于简单的实体性集权,而在于建立有效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如果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都能大致得到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权制约都能大致得到落实,那么开辟中国下一个太平盛世并非难事。

然而,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均未提到一条最重要的基本权利──宪法第35条规定的言论自由。决定只是要求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简化了有限类型的结社申请程序。放松结社固然对于推动社会自治、促进弱势群体自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政府近期针对舆论监督、网络大V和公民集会的高压态势来看,宪法第35条规定的言论、出版与集会自由尚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表面上,限制言论和集权式改革是步调一致的。近年来,由于公民的宪法权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人民基本利益屡遭公权侵犯,个体上访与群体性抗议此起彼伏,甚至出现弱势个体诉诸社会报复的恶性事件。在社会不安定的情势下,似有必要排除各种杂音,才能让改革向同一个目标进行下去。有人甚至将正常的新闻舆论与网络批评曲解为国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将舆论管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然而,这种说法显然颠倒了因果关系。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同声音,当然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渗透造成的,而是中国社会自身产生的现象。它一来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思想市场,而这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来表明改革确实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宪法权利缺位造成的。作为社会不公的自动探测器和报警器,言论自由就是最重要的宪法权利。如果社会问题大量存在,而人民却不能说话,表面上看起来很安宁、很和谐,实则导致执政者盲目乐观或无视问题的制度根源,那么越积越多的社会矛盾必将把中国社会引向革命和动荡。如果改革不尊重公民的基本言论自由,国家与社会安全何以得到保障?

要真正维护国家安全,只有全面施行宪政,尤其是切实保障言论与新闻自由。改革30年后的中国和北朝鲜有天壤之别,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我们已经享有相当大的私人言论空间。我们只有继续往前走,才能成为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民族。在一个万马齐喑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坦诚交流;没有交流、没有信任、彼此隔阂,人人心里打着一副小算盘──这样的民族哪怕表面上万众一心,实际上早已貌合神离,而一个内部不团结的国家无论对内对外都谈不上安全。

(据2014年10月29日天则大家对话)

本文发布在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