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学文:劳工维权与社会联合

8月下旬以来,广州大学城内200名环卫工人开始连日举行罢工,抗议遭遇失业不公待遇,许多大学城里的学生到现场声援,期间工人、学生与警方发生冲突,一名学生受伤,工人代理律师也被警方强制传唤,而其所属企业“广电物业”及官方依然置若罔闻。

此次劳工维权引起社会较大关注,尤其是以中大学生率先发起声援,广州高校师生接力发起众筹联署为亮点。联署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这份以“超10000人联名要求快速妥善处理大学城环卫工抗议”为众筹目标的联署,短短时间就收到了近1000名全国各高校师生的签名响应,既有来自广州大学城的十所高校,也有来自省内外各高校,还有来自国外大学如早稻田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北海道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在国外求学的学子,各大高校师生如此大规模声援劳工维权尚属首次,呈现出劳工维权与社会联合的新景观。

以大学师生为主体的声援力量自发介入此次规模不大的劳工维权事件,被人评价为是六四以来大学生积极参与、介入社会抗争的第一次。而在广州中大校园学生中,也发生了是否介入声援环卫工人的争论,从争论学生的双方言论可以看出,官方对大学校园的长期严控并没有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的“离场”,说明了官方自六四以来对大学的严防死守至少没有完全奏效,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互联网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社交媒体对青年学子的启蒙影响。

大学既然身处社会中,就不可能是化外之地的伊甸园,当下严峻的社会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危机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身处其中的校园,且不说整体性的环境恶化,仅仅是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都是火烧眉毛的焦虑,广大青年教师也面临体制内教学科研的各种压迫漩涡,以及不断被边缘化和弱势化的艰难处境,普遍的焦灼自然会促使他们产生对社会问题的痛切关注,而同处校园更为弱势的环卫工人的不公境遇,也会成为点燃他们不满的导火索。同一空间内的不公正更容易引发区域内其他群体的声援,以至于发酵为集体性抗争,将单个的维权事件演变成社会性的联合声援。

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和劳工权利意识的觉醒,中国大陆的劳资冲突近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从富士康的N跳到本田大罢工,从东莞诺基亚、深圳IBM常德沃尔玛到东莞裕元鞋厂的几次大型罢工,劳工维权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冲突形式登上现实舞台,以越来越彰显的抗争方式成为社会变革预演的重大剧目。虽然在几次大型的罢工事件中,有不少NGO和法律界人士介入,但由于官方的强势维稳,将劳工维权抗争引入到其设定好的纠纷解决和谐轨道,严密切断、打压社会其他阶层的介入和联合网络,动辄使用武警、特警等暴力工具,将工厂和街道变成维稳战场,使得多次大型劳工维权旋生旋灭,被当局强力化于无形。尽管这些劳工维权抗争极大鼓舞了劳工阶级的信心,在抗争空间极为狭窄的语境中产生了一些活跃的维权领袖、积累了一些维权抗争经验、累积了可贵的社会资本,但从目前新极权汹涌彭拜的压制形势来看,劳工维权要想演变成劳工运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大陆的劳资冲突中,不仅官方会出于维稳和经济安全的需要偏袒资方,知识界也常或明或暗的为资方背书,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为主流的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常常扮演资方的辩护人,而广大的劳工阶级却鲜有人为他们发声代言(我更愿意称劳工阶级而非阶层是因为我认为当下应该激活劳工群体的阶级意识),大型的劳工维权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程度也远远不够,只是近几年来,才出现了郭于华、胡石根、王江松等良心知识人,站出来为之鼓与呼。一位下岗工人曾振聋发聩地说:“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几亿身处底层的庞大劳工阶级得不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道义声援,这不仅是知识界的悲哀,更是这个国家巨大的悲哀。

在新极权的残酷打压下,当下的劳工维权还没有形成劳工运动的可能,劳工维权需要不断在个案彰显下努力实现社会联合,社会道义力量也应看到劳工阶级的巨大力量,积极声援与之形成共振。只有劳工维权实现了社会联合,才会为未来劳工运动实现剧目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东网即时。原文链接:http://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902/bkncn-20140902000312916-0902_05411_001.html

本文发布在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