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政改报告将中央意见当港人“主流意见”

 

资料图片:香港特首梁振英2014年1月13日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
资料图片:香港特首梁振英2014年1月13日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

(路透社/Tyrone Siu/Files)

香港特区政府15日正式启动所谓的政改五部曲。特首梁振英15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总结政改谘询期内收到的意见报告,征询常委对2017年行政长官和2016年立法会选举方法应否需要修改的意见;而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则在立法会就谘询报告发表讲话,虽然报告并没有完全抹杀公民提名的可能,但政府强调港人的“主流意见”、“多数意见”、“不少意见”都认为“特首候选人应由提名委员会提名产生”、“提名委员会目前1200人不宜增加,如要增加最多不应超过1600人”、“特首人选须爱国爱港,不可与中央对抗”、“提名权只授予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拥有实质提名权,不可被直接或间接地削弱或绕过”、“2016年立法会议席数目应维持70席,功能界别(即小圈子议员)组成不作修改”等。

林郑月娥16日早上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已经预示人大常委下个月对报告所作的决定,有机会引起香港部分人士激进行动。她说,她不能完全估计加入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就政改作出回应后,会否引发激进行动,但相信有这个机会。

至于早前占中投票有逾80万人参加,另外又有50多万人参加7.1游行要求真普选,政府辩称这些人发表意见时,已经过了谘询期,因此只被归纳为主流意见之外的“一些意见”。梁振英在报告指,“虽然在谘询期内已有法律专业团体和其他社会人士指出‘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的规定,但有不少香港市民在谘询期结束后仍然认为普选行政长官的提名程序应包括‘公民提名’这元素在内。”

有记者询问梁振英,这个“主流意见”是如何产生的,梁振英避而不答,反将问题转交林郑月娥,林郑则强调政府的政改谘询报告“客观、持平、如实归纳意见”,这些意见还包括中央御用学者在港举办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负责谘询的另一位官员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更声称由于意见复杂,主流意见是“不能量化”的。

林郑月娥早上在立法会说,政府一共收到约12.47万份来自不同团体和人士的书面意见,“并且专业和客观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书面意见,协助专责小组完成这次谘询工作及撰写谘询报告”。

由于梁振英提交的报告普遍使得泛民主派失望,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言时,遭到多名泛民议员扔东西及大声抗议,议员梁国雄当场愤而冲向林郑月娥,并向她扔出道具鸟笼和充气锤子,讽刺林郑为鸟笼民主的政改而一锤定音,结果被议场内保全制止;议员陈伟业则批报告“假谘询、假民主”,并撕烂报告丢在地上。议员何俊仁则批评政府的所谓主流意见,是选择性分析民意。

学生运动成员的学联副秘书长岑敖晖批评,80万人公投发表意见,50万人上街争取普选,却被梁振英视为另外一些意见,沦为配角,是对民间主流声音的漠视。他指报告引述的民意调查对象最多只有1000人,但报告却无视有80万人参加的民间投票,逾72万票支持有公提成份方案的投票结果,让人觉得林郑心胸狭窄,只听自己想听的声音。另一个组织学民思潮发言人周庭反问政府何谓“主流”,“到底是中央的主流,还是香港人的主流?”

不过由于报告并没有完全抹杀公民提名的可能,占中发起人戴耀廷表示,他虽不满意报告内容,更不觉得是份好报告,未能反映市民对真普选的诉求,但还未至于要在现阶段启动占中。戴耀廷指,据占中时间表,现在已进入“对话期”,希望更早开始。他强调,占中方面已有方案及底线,如果没有公民提名,政府就应提出一个既符合基本法,又能让市民有真正选择的方案。

真普选联盟召集人郑宇硕对报告亦感到失望,对未来的方案建议也不乐观,如果下月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表明2017年特首选举有筛选,便会考虑参与占中,目前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为非暴力抗争做准备,亦会与3名占中发起人一同约见政改3人组。真普联计划本月23日与民阵和学界等团体开会。

梁振英向人大委员长张德江提交报告之后,即启动了香港政改的五部曲,第二部曲就是人大常委对梁提交的报告作出决定,然后将决定交给特区政府,港府之后将撰写正式的政改方案,然后交给立法会投票表决,如少过70个议席的三分之二的支持,政改即告失败,即香港的民主改革将原地踏步。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