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报》:香港,“公民凯恩”黎智英的最后战斗

12月19日上市的法国大报关注点各有不同,中左翼的《世界报》日前邀请到世贸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等专家,就美国下届拜登政府将采取的国际和对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右翼的《费加罗报》则对人在狱中的香港壹传媒创始人黎智英进行了专题人物报道。左翼的《解放报》报道了臭名昭著的已故美国投资人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生前在法国的首要助手,前模特儿公司始创人布吕内尔(Jean-Luc Brunel)在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机场被捕后遭起诉的消息。

《世界报》17日邀请到曾担任过欧盟委员会委员和世贸组织总干事的拉米和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北美项目主任纳尔东(Laurence Nardon),来共同探讨拜登上台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二人则普遍认为,未来拜登政府不会改变现有的对华路线,但会努力与欧洲方面进行合作。记者问,“(随着拜登的上台),我们是否应该期待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动荡?”拉米回答说,“我们将有一个大的姿态变化,会有友好的拜登。从欧洲这边看,这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终于可以在大西洋两岸互相交流了。所有这些都会对底线产生相当小的影响,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我们欧洲人来说,关注点不是欧洲,而是中国。美国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衔接点是太平洋,是亚洲,是中国。它不再是我们欧洲。因此,这将使拜登的首要任务与特朗普的政治软件相同。”他续称,“拜登和他的选民将中国视为对美国的威胁,基辛格(1973年至1977年的美国国务卿)所理论的那样,中国不仅要被遏制,而且必须被击退。”

拉米谈到,“第二个原因是,在外交政策上是由美国国会参议院来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总统。(……)最后,对我们欧洲人来说,我们在一个数量上比过去更微不足道(的位置)。我根本不相信会有一个重大的跨大西洋贸易协定出现。而且,上一次的失败也是应该的。”他说,“(……)特朗普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突破口。他在商业上打中国人的主意,结果是零,甚至是负数。(……)将改变的是,欧洲人和美国人将能够互相讨论他们对中国的做法。(……)与拜登团队已经有了一致的努力。” 纳尔东亦评论称,“今天美国两党有一个共识,对中国的批评非常多,但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从特朗普开始,美国人就清楚地明白,他们的对华开放政策,可以追溯到基辛格时代或者2000年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一种复制西德1969年向东德开放所实施的‘东方政策’的尝试。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国纳入国际贸易,以实现其国家的民主化。这个梦想彻底失败了。自从特朗普之后,我们在贸易、金融等问题上对中国更具侵略性,但对中国的遏制或接触却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

纳尔东称,“我们知道他们(拜登政府)会比较强硬,但比如说拜登政府准备对香港和台湾做些什么?这是异常具有风险和复杂的。我想他们是非常担心的,因为随着中国当局继续对这两块领土进行侵蚀,已经把人权和尊重民主问题重置政策首位的拜登政府将无法放松警惕。”记者问,“拜登提议召开‘民主国家峰会’。难道这就是多边主义的末日?”对此,拉米表示,“多边主义正处于危机之中,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我不认为它即将结束。我认为,这个世界不应该围绕着未来的多边主义来组织,这种多边主义将取代过去的多边主义,而且只能在民主国家之间进行。从我作为一个欧洲人的角度来看,多边全球国际对话中的一个问题是让不民主的国家走向我们自己的民主价值。”他说,“特朗普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把中共政治局的多数人向更加民族主义、更加共产主义的一方倾斜,这种错误强化了中国向专制主义、孤立主义的倾向,我认为是不好的。我相信,在某些方面,中国是一个威胁。但在我看来,一个自给自足的中国比一个全球化的中国更危险。如果民主国家首脑会议是为了将其孤立,我不赞成。”

纳尔东说,“今天,人们有可能看到世界正朝着一个不再是我们自1945年以来,尤其是自1990年苏联解体以来所熟知的多边和国际体系演变。我们世界的领导人和智囊团的专家都在研究一个有势力范围的世界的假说。就是说,会有一个西方的民主范围,一个中国影响下的范围。(……)可以看出,不发达的范围依然存在。这是一个非常黯淡的观点。巴黎和平论坛和其他组织正在努力反对这种有不同领域的世界的可能性。这将是未来几十年的冒险。” 此外,《费加罗报》另在对黎智英的专题人物报道中写道,“73岁的 ‘公民凯恩’,民主运动教父、(香港)这一前英属殖民地一家反对派报纸的老板,在中国的命令下被关押,等待2021年春天的审判。象征着北京对这个亚洲自由天堂的粗暴遏制。”题为“香港,黎智英最后的战斗”的文章写道,“红色命令落在维多利亚山顶,黎智英是重点目标,近日被判刑一年的‘雨伞运动 ’的年轻英雄黄之锋也是重点目标”。

文章称,“香港‘公民凯恩’的倒下,象征着自7月1日《香港国安法》生效以来,这个亚洲的自由天堂被残酷地遏制,民主派圈子里的人接二连三地被逮捕,将活动人士推向流亡之地。当数十名年轻的活动人士在凌晨被警方带走时,充满激情的泛民议员许智峰宣布自愿流亡丹麦,追随同样离开英国继续斗争的活动人士罗冠聪的脚步赴英。”报道指,“法官担心黎智英也会逃往英国,因此对他进行审前羁押。但这个天主教徒发誓他不会退缩。他在狱中读圣经,在红衣主教陈日君的探访中,他们是为自由而战的老伙伴。黎智英曾说,‘我将为捍卫我们的价值观而奋斗到底。直到他们派来人民解放军,如果他们必须这样做的话’。”黎智英被入狱前,该报记者对他坐落在人气旺盛的旺角区的别墅进行了访问。那里俯瞰着九龙半岛,这一去年反修例运动中警民对峙最激烈的示威现场。

报道写道,“‘黎智英是个战士。’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证实说,戴是另一名被当局视为目标的抗争老手。”文章在对有如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和法国小说家约瑟夫·凯塞尔(Joseph Kessel)笔下的黎智英传奇一生的经历进行介绍后,诸如他如何在幼年从毛时代的中国大陆偷渡来港,后通过经营服装行业发家致富,并在天安门事件的感召下决定投身媒体行业创办壹传媒等“光辉岁月”加以介绍后。报道写道,“尽管黎智英被监禁,但他的小报《苹果日报》仍然不知疲倦地谴责北京在‘一国两制’口号的阴影下策划的对自由的蚕食。直到什么时候?自从8月10日200多名特工对该报编辑部进行了一次壮观的突袭后,这个自由信息的堡垒就一直被搁置着。”

文章借用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 )担心的话说,“‘下一个考验就是他们是否敢于禁止《苹果日报》’。与此同时,该报的读者正在动员起来捍卫他们自己的网络媒体。在突袭事件发生后,他们将自己的积蓄投入股市,使壹传媒的股价在第二天上涨了1100%,并集体认购。《苹果日报》证实,截止7月份,其付费用户超过50万。”报道称,“面对北京的铁腕和西方怯懦的目光及脆弱的动员。如果说华盛顿实施的制裁主要是象征性的,那么欧洲虽然发表了一系列声明,但却没有采取任何具有约束力的措施”。黎智英入狱前在家中客厅内向《费加罗报》表示,“西方人不再为自己的价值观而战。你们国家的问题太多,以至于都畏畏缩缩。”文章最后写道,“现在,他继续战斗,独自一人,身陷囹圄。”

转自:RFI

本文发布在 公民人物, 港版国安法.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