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慈善总会:台湾企业与公益如何”幸福联姻”?

原编者按

公益慈善组织如何与企业在公益上有机对接?双方情投意合地“幸福联姻”?既满足公益需求,又能帮助企业有效参与公益,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实现大众、企业、公益组织三方共赢、多赢。

这可能是当今公益慈善组织共同思考并困惑的一个问题。此文向我们展示了台湾企业与公益的合作模式,愿能给我们公益慈善组织和企业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若从光谱(Spectrum)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和公益事业的“利他主义”是社会活动的两端,要相容共存,进而互利合作,的确是一门极具挑战的学问。这不仅需要时间的磨合,更需要高度的社会共识与管理整合的技术。总之,这是一段充满艰辛的过程,亦是一门饶有创意的艺术。

台湾的企(企业)益(公益组织)合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公益参与者的既可“满足虚荣”,又可“节约赋税”的粗浅想法,到后来“企益结合”的伙伴关系,乃至现在既务实又创新的“两体一用”。

事实上,台湾的企益合作,除了普遍认同的“取之斯,用之斯”的公民素养,以及上世纪90年代学界引进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概念,历经20多年的讨论已经广为公众所熟知。最近的是,“市场失灵”已为商界所知觉。因此,援引民间公益力量,共同创造大众、企业、公益组织三边共赢的模式,其实早已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了。

在项目激励的近20年历程中,早已汇集、淬炼出一种企业与公益的结合,这其实是社会稳定最大公约数的认知。

事实上,几乎80%的公益组织曾与企业合作或曾接受过企业赞助,近30%的企业有CSR业务或成立基金会从事公益活动的。可以说,“企益结合,一体两用”是目前台湾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整体的观察。

无可讳言,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术、理论、人才,甚至是更大格局的战略思维,都领先于公益组织。毕竟,从管理学之父泰勒(Tayor)之后,企业管理的滥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公益组织的管理学层面讨论,自彼得·杜拉克(Peter Duruck)至今,不过短短30余年光景。

因此,企业和公益组织,这两个无论是目的、本质和发展历史都存在巨大差距的组织,要实现彼此相互合作,的确需要若干重要条件,以及别出心裁的创意,才能达成合作,进而产生效益。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切入作深入分析,台湾公益界似乎存在“恰好”的条件和要素,让现在的台湾社会,弥漫着“企益合作”的氛围。

从宏观层面说,市场(企业)利益极大化的“纯理性”现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造成非市场的公益资源被严重侵蚀,难以回应或支撑整个国家社会稳定运作,中西皆然。因而,公益组织协助市场(企业)循序、合理地将利益与资源重新分配,让大社会能持续稳定运作,至为重要。

从微观层面着眼,社会精神、企业技能需要相容与相应。事实上,企业具备管理能力、绩效技术,但本质上没有“利他”的社会因子。公益组织有强大的社会精神,但缺乏较为科学的管理技能。若二者能相映相合,必能在技术面上获得全面的功能和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西方管理学者,还是企业、公益两方的经营者,大概都会认同:企业和公益组织应互为师法。

比如,企业可学习公益组织形态的弹性和态度上的利他精神,而公益组织则可求教企业无边无际的创意和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企业可学习公益组织打造“学习型组织”。企业或可借鉴公益组织的“学习”与“弹性”,让大企业也能精巧、灵活,具备坦然、快速解决危机的能力。公益组织亦可借鉴企业管理中的“长尾理论”,拉大扩张经济效应,走出自谋营生困难的窘境,创造新兴的“公益市场”。

纵观台湾的公益组织和企业,举凡成功者,通常都有“专业的社会责任概念与技术”,以成功整合“企益”为前提。意即,企业和公益组织之间,除了都必须对社会责任认知有一致概念外,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程度。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论企益,都需要专业的经理人。许多台湾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通常也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或者是学有专精的专家、学者。换言之,台湾企业与公益组织合作的成功要诀,首先在于“人”的专业程度,企业在专业度提高的前提下,经常会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公益事务结合,把公益事业“认真”地当“志业”经营。或者,企业不吝于投入更多的资金聘请专业的经理人(专家、学者)来经营公益事业。由此,经常可以见到企业和公益组织双边合作成功,且各自的事业也都蒸蒸日上的情形。

无论企益,专业的创意与企划都异常重要。若从组织发展的角度分析企业和公益组织,二者都是有机体,组织的行为如果在“命周期”(life cycle)中一成不变的运行,将会如同缺乏营养一般。因此,别具巧思的专案企划和源源不断的创意,也是二者合作成功的要素。

例如,台湾知名的旺旺集团,成立了5个基金会,聘用专业的经理人管理,并且利用集团的媒体巧思和创意,引导校园青年的爱心和慈善。此举不仅让公益组织借势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进而有效运作。同时,也可通过企业媒体的桥梁,让公益活动更有趣味和灵动。

在我看来,“企益合作”或“企益一体”,可能成为下一种新的组织运作典范,它是超脱纯企业,也是有别于单一NGO的“新企益组织”的运作形式。换言之,也许不久后,“企业主一定也是公益人,富人必然也是善人”的新时代将会来临。企益合作,目前已呈现二者都希望能永续发展的合作阶段,未来,这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组织经营之道。

当然,台湾的企益合作并非总是坦途,公益组织难辞其咎。在台湾,许多NGO经常因为本身谨守非营利的铁律,被“慈善的父权心态”束缚,而无法打开心胸,进而弹性的和企业合作,导致资源不足而经营不善,运作困难。再者,也有NGO因抢食企业资源,进而忘记公益和慈善初衷,最后屈就于企业,虽然存活下来了,但也失去了公益的原本样貌了。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彻头彻尾地重新审视两者间的关系与当前的状况。其后,由内而外的找出关键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方法有三,分别是双方建立信心机制、创意化解歧义和强调绩效性。

2000年左右,台湾一批企业完成第一代向第二代的权力转移,这给公益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的大小还有待观察。台湾许多企业在完成二代交替后,例如奇美、中信、宏达电等,纷纷成立基金会,第一代许多都隐身商业、投身公益。然而,正因为商业和慈善的第一代,因此行善的方式或运作公益组织的方法,仍趋传统保守,虽偶有佳作,仍不脱捐助、直接服务,或议题倡导等基本营运模式。

此外,由于台湾经济陷入两难困境(政治、商业转型等因素),许多原本已投身公益的第一代企业家,为了度过经营难关,挽回企业颓势,又回头重执旧业,返回商场,让原本蓄势待发的公益事业,又陷入较为被动的状态,从原来的精彩可期,似乎又变得有点遥遥无期了。

在目前的政策下,台湾的公益组织呈多元包容的特质,并向极富创意的公益产业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社区总体营造持续加快、公益文创产业独树一帜,以及休闲公益产业蓄势待发。

(来源:慈讯网)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