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长:匿名是自由的一部分

名字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往往还不止一个。有大名、小名、笔名、网名、英文名、昵称等等各个种类。名字之于人,大约类同于衣服标饰这些,是根据不同环境可以有所改变的。

比如在我们小的时候,很多人是有小名的,什么阿猫阿狗啦,也不会觉得算什么不敬。等到长大了,大名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前两天我上街,就看到闹市区很多的地摊在教人美化自己的个性签名,这大概就好像成年人往往都有几身特别昂贵的正装一样,是个门面,有些朋友们还是相当重视的。

人的大名,一般都是父母之命,中国古代起名的讲究有许多,比如有族续,还有要算五行的,什么五行缺木,所以起名要用森之类以补充的等等。可见名字终究是为人的内涵服务的。前几年,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把名字改了,都是追求厚重、努力这些的。

在中国的古代,等到自己成年了,好像名字也是可以改的,只要不犯忌讳。有的甚至连姓氏都改,越南有个叫长征的就如此,直接变成外国名字了。不过想想也是,今日约定俗成的姓名,在历史上或许也是偶然形成的,也就这样延续变化下来。

第一次接触到笔名,是在语文课本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鲁迅,后来对先生了解的多了,知道他是住租界的,可是基于种种考虑,可能是为了出行方便,也还用笔名。鲁迅用过不少笔名,后来这个用的比较多,成了代谓。香港的成龙,要不是儿子房祖名后来也是腕了,大家还真不知道他原来是姓房的。

本来我觉得文人、艺术家会比较重视名字,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可以拿来号召的。不过中国俗话里面也有名声是拖累的讲法,毕竟你有那么多粉丝,究竟是你要为这些粉丝负责,还是这些粉丝要为你负责?成龙想要改回本名做房龙,粉丝们不喜欢,怎么会是容易的事情。

最近的一轮笔名大爆发是伴随着网络出现的,我参加过不少形式的网友聚会活动,有些还专门要求只能报网名,不留真名、单位。我不知道这样要求的初衷是为了勾搭方便还是什么,起码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说话聊天往往比较随意,在网络上也同理。我曾经就有过在网络上向不知名的网友倾诉的经历,反正压根也没打算见面,他又闲着,说出心里的真话,挺好,无论用什么名字。

从一开始我就很习惯和接受网络上的虚名制,虚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我们看电视、电影,把自己也投射到剧情中,仿佛穿着别人的衣服,手里拿着别人的道具,嘴里念叨着对自己而言可歌可泣的言语,这个算是真实还是虚幻?现代社会成型以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越来越多地进入个人生活,究竟其中的信息有多少真实一直是个广受争议的话题。按照多元的理解方法,哪怕是影子也是信息的一个维度。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介,无论其物理基础是纸质、电波、磁带还是光影,都有其浮华不真实的一面。大约算一盘菜,总要色香味佳,才好引导人下咽。像是影视,先不计剧情,许多俊男美女怎么符合现实生活。难道英雄战士个个貌似潘安?真实的杨子容属于典型的尖嘴猴腮,恰夫子云:人难相貌。不过电影还要这样拍,不能一会子艺术,一会子变为科学家式的真实。一些原初青涩刻意的作品,待成熟回头看过总觉得渺小不迹,不过往往这样的其中的感情很真挚。

前两天刚看到一句很喜欢的话,艺术家用谎言说出真相。这个谎言,可以是小说的内容,也可以是随意拟用的人物名称或者作者名称;可以是圣经的创世纪假设,也可以是韩非守株待兔的寓言传说;可以是牛顿先验的力学三定律,也可以是蛋定的2012大结局。过去有个人白天裸体打着灯笼穿行,你是记住或者分析了他说的话,还是仅仅震撼、记住了这个场景。笔者在写这个典故的时候,懒得去百度搜索其出处,因为谎言和真相未必同时并列。不过,正如同今日西方流行的天体观点,号召大家要解放自己的身体。我也喜欢裸体,觉得裸体是很舒服。但是也并不打算在大街上裸奔以表示自己就是自由和自然的。按照我对新时代观念进步的理解,就是形式化、表征化的束缚越来越不足取,这个就是自由。

在网络上关于实名制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多,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支持的声音,不过后来都没有见到结果,更多的是大众的不予评论的态度。本来网络里面的ID,只是构建这个世界的字符,大多数是不会被人记住的。作为社会真正的中坚力量,他们能有热情来客串打酱油的角色已经是很给新媒体面子了。网络的虚名制大概是会和网络共存亡的。

当然我还是敬佩很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朋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英雄的做派。真正的大英雄是用“仁”字写成的,他们是可以理解旁人的多元的表达形式。就如同我个人是喜欢别人穿正装的,不喜欢花枝招展的类型。但是大街上一个个花枝招展的人们,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我们完全可以各自走自己的路,完全不需顾忌彼此内心在想着什么。自由的内涵就是允许他们真正的表达心声,听到的人会怎么反馈,那是自己的自由吧。

本文发布在 公民立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