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重建西单民主墙

1978年12月5日,魏京生在西单民主墙贴出了他的署名文章《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与其它》。时评人长平认为,以西单民主墙为标志的当代中国第一波民主运动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中被抹杀的重要事件。

1978年,作为一个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我对一位上初中的表哥充满了崇拜之情。我偷看他的作文,篇篇都能背下来。那些作文差不多都是这样写的:”让我们豪情满怀,展翅高飞,奔向二○○○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在漆黑的夜晚,我常常吟诵着这些诗一般的句子,畅想着祖国阳光明媚的未来。

仿佛一夜之间,”实现四个现代化”取代”千万不忘阶级斗争”刷满了墙壁。这让人以为,它是邓小平时代出现的新口号。邓小平自己也曾这样讲:”对我们这个集体,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路线……”

事实上,毛泽东早在五十年代就作出了这样的规划。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年后,他有将其完整描述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对此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毛泽东虽然提出了目标,但没有付诸行动,邓小平推陈出新,落到实处;二是,中共的政治口号是一回事,政策方针是一回事,政策方针的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按照中共早期的政治口号,中国早就实现民主了。

Bank China (Getty Images/AFP/M. Ralston)如今的西单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当年的民主墙早已不见踪迹

被重新粉饰的历史装点了我的少年梦想。粗糙的泥墙上白色的大字”实现四个现代化”至今仍历历在目。然而,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在所谓”改革开放”的巨轮高歌启航的同时,中国真正的希望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被绞杀,那就是以北京西单民主墙为标志的当代中国第一波民主运动,其中的代表是魏京生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民主政治。

西单民主墙的光芒

1978年12月5日,也就是40年前的今天,魏京生在西单民主墙贴出了他的署名文章《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与其它》,认为自由民主比改善生活更重要,要求反省毛泽东的个人独裁和实行政治民主化。1979年3月25日,魏京生又贴出大字报《要民主还是要新的独裁》,直言邓小平走的是独裁路线,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Imago/epd)本文作者长平

在此期间,西单民主墙成为盛极一时的民主论坛。自由的梦想激励着勇敢的先驱者,他们组织了民主讨论会,创办了民间刊物《四五论坛》、《探索》、《中国人权同盟》、《今天》、《北京之春》和《沃土》等。

地下刊物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天津有《渤海之滨》,武汉有《钟声》,青岛《理论旗》。即便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小镇,油印机也开始忙碌。

除了魏京生之外,陈子明、胡平、徐文立、刘青、任畹町、北岛、芒克、秦永敏、牟传珩、王希哲等等先知先觉且先行者的名字也已经载入史册。

1979年3月22日,《北京日报》发表文章《人权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发出公开镇压的信号。随后,魏京生被捕,开始了他两度入狱、共计长达18年的牢狱生涯。北京的”探索”、”中国人权同盟”、”兴中会”,上海的”社会主义民主促进会”、”上海民主讨论会”、”振兴社”和贵州的”解冻社”等民间组织被定为反动组织。全国各地上千人遭到拘审、逮捕、虐待和判刑。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邓小平讲话的时间是1989年5月31日,也就是”六四”大屠杀的前夕。他一边残暴地扼杀”第五个现代化”,一边不忘以”四个现代化”为自己表功。

“邓小平先生,建起这道墙吧!”

这是一场被”真理部”从历史上抹去的伟大民主运动。如果你去查看各种编年体,你看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高考”、”否定文革”、”中美建交”、”真理标准大讨论”、”建立经济特区”等等展示邓小平改革开放英明形象的重大事件。不少中国读者还记得在国内媒体的各种”周年纪念专题”中去查看”六四”,发现”大事记”中,不仅没有”6月4日”,甚至没有”6月”,甚至整个”1989年”都不见了。但是,记得去查”西单民主墙”的人,可谓寥寥无几。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Ronald Reagan und Deng Xiaoping 1984 (picture-alliance/dpa)1984年,里根总统访华时与邓小平会谈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里根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演说,为柏林墙的历史留下了最动人的声音之一:”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吧!”刚刚辞世的老布什总统,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对华政策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毫无疑问,他是中共政权的老朋友,但一定不是包括西单民主墙运动参与者、”六四”民主运动死难者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被称颂为温和的国际关系的建设者。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应该指着西单民主墙说:”邓小平先生,建起这道墙吧!”

中国媒体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际舆论也在唱和与反思。”西单民主墙”是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仅不应该被遗忘,而且应该作为历史的丰碑竖立起来,被怀念,被瞻仰,被继承,让它作为希望之光,照亮中国以及中国所影响的世界的未来。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转自:DW

本文发布在 观点转载.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