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品健:学者的使命在于揭露和批判

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们又准备站上讲台、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了。那么,老师、学者应该以什么为天职,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不愧于知识分子这一称谓呢?

记得以前在网上读到一篇甚是火爆的文章,其名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文中对老师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做出了评论和要求。我是法学教师,算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老师之一,自然也是这封公开信受众对象之一。我认真阅读了此文,对文中所述,部分持赞同态度,但大多数持不同意见。因此,商榷如下。

一、文中所指,实与“学者应以什么为天职”有关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讲,要与之商榷,首先要明确我们所商榷者为何。文章的内容不多,八千来字。

第一部分为“老师在大学课堂上讲中国存在三大问题”,历数大学教师“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应是指对当前国内政治局势的认同)、缺乏情感认同”。

第二部分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大有为大学课堂、为大学教师指定内容、指定模板、指定教材之嫌。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要求大学教师不但要看到中国存在的问题,更要看到中国取得的成绩,要全面、完整地把中国阐述给学生知晓。

第三部分是“我们有如下建议”,与第二部分在逻辑上应是重复了,但内容有不同,即要求教师在批判中国时“别把中国当做靶子,随便拍打,随意责骂”、提醒教师注意语气和分寸、提醒教师对西方的所见所闻和所讲未必是“真经”。

第四部分是“老师抹黑中国不是偶然现象”,严肃指责教师随意抹黑中国、牢骚失控。

第五部分是“课后思考题”,设计了8个问题,每道题都有内容分析以引导读者对问题做出否定性判断,结论指向是对当前大学教师课堂上“所讲的中国”的否定。

该文的主题主要是指责当前的大学教师把中国抹黑了,不应该只讲中国的失败和不足、也要讲中国的成功;不应该只讲中国的黑暗和问题,也应该讲中国的光明等等。归根到底,这里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学者应以什么为天职?该文在这个问题上的主题是鲜明的,即要求大学老师要做一个宣讲伟大、光荣、正确的宣传员,向学生们输送他们所认为的“正能量”。说得偏激一点,就是要求大学老师都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但我认为,这是CCTV的天职,学者们万万不能把这视为天职。

二、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学者的天职了吗?

一说到做老师的天职,人们总是忘不了要引用唐朝韩愈《师说》中的这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老掉牙的概括。

“传道”,官方的解释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但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不全面的,所谓传道,应该是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而不仅仅是道德观念的教育,更不是当前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教育”。传道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有的担当等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听话的人。“授业”即是授以学业、技能,传授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和理论知识。“解惑”是指为学生解开困顿和迷惑。

做为老师、做为学者,仅仅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面对那些极具倾向性的宣传和教化,难道也要大学老师囫囵吞枣地把这些东西不加分析批判地向学生宣讲吗?这样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一个合格的学者吗?

说到老师、学者的天职,我们不应该只是提到韩愈的《师说》,更要提到张载的《张子语录·中》的四句话,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于这四句话,学界有很多种解释,每种解释对我们都很有启发,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以下这个版本的解释(凤凰网文化综合版),因为它更能概括出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品性。

“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这种做法在张载的那个年代是正确的,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在当下中国,学者还是以构建“仁”、“孝”价值系统为天职,则显得太不识时务、太不与时俱进了。当前中国最需要构建的是宪政、民主、法治的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些价值体系作为指导和基础的社会制度,无论GDP怎样的连年增长,人民群众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即:当前的中国人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如何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该确立怎样的生命意义?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们,大学老师该如何教育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想,当前的大学生更应该追求独立、自主、自由的人生和生命意义,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和不加批判的迷信。

“为往圣继绝学”即是继承前人的“绝学”。但张载继承“绝学”,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所未载,前圣所未言的。那么当下的大学老师如何继承传统、宣扬传统?照本宣科当然是不行的,就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主张“扬弃”的。如果大学老师在讲传统的时候,不能创新,那这个老师最多只能算是个传声筒、留声机,或者说是一本会说话的旧书。而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社会就没有进步。拒绝批判、禁止批判,无疑是在阻止社会进步。

“为万世开太平”则是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是作为一个学者最为崇高的品格。能为万世开拓太平基业的学者,实在是太令人敬仰了。但是,纵观世界历史,从未见过有哪个知识分子能够担此大任、有此突出贡献。尽管如此,作为理想、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还是不能缺少的。再说了,单个人也许不能为万世开太平,但如果所有的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则有可能“为万世开太平”。

如何“为万世开太平”,大学老师的阵地只有三尺讲台。如何通过讲台“为万世开太平”,则只有通过教学。教什么才可以达到“为万世开太平”的目的?教“阶段斗争”理论吗?教“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吗?还是教一党长期执政的优越性理论?稍具理性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开万世之太平,唯有自由、民主、法治。这是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社会实践证明了的。唯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多极具天赋的人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来讲,只有自由、民主、法治才是较优的人类社会的治理方略。不让大学老师讲这些,还能讲哪些?

三、天有病,人知否?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社会的、法律的等等,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病症。

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政治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家政治的统一性有所减弱,压力型体制及增压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第二,各级领导人的自利化趋势明显,政治家缺失,政治领袖的权威流失。第三,权力资本化趋势更为明显,经济强势集团对国家政治的非制度性影响加强。第四,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渠道和方式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第五,民众的政治信任和政治认同流失严重,群体性事件增加,反体制倾向增强。”我不是学政治学的,对政治更是没有什么研究,但我个人觉得,中国当前政治状况所存在的问题,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做为大学老师,难道没有责任将这些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批判给学生知道吗?难道要将学生置于温室之内,将之蒙骗、麻痹致死吗?

又有经济学者指出,当前经济领域存在以下六大症结:第一,资源投入与GDP产出效率不平衡,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保污染代价太大,投资和社会财富浪费严重。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偏总量增加、轻结构协调,实体经济领域货币政策的运用不均衡。第三,流动性在虚拟经济领域分布结构不均衡,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冰火两重天。第四,收入两极分化严重,财富“马太效应”凸显,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将经受严峻的考验。第五, 虚拟经济领域整体盈利水平过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领域盈利水平差距过大。

第六,“泡沫经济”猖獗,对“投机炒作”行为缺乏相应的治理措施,中小企业资金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高自强:《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2013年)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恐怕远不止这些,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结构到具体运行,个人感觉问题多得不得了。每个大学老师每天都要跟柴米油盐打交道,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经济问题各有不同,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加以理论化然后在课堂上讲出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最具体生动不过的教育教学,为什么要指责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些东西呢?

有社会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以下十大问题:1.就业问题;2.贫富差距问题;3.社会犯罪问题;4.腐败问题;5.教育不公问题;6.分配不公问题;7.城市化问题;8.食品安全问题;9.环境问题;10.社会阶层对抗问题等等。其实,不同的社会学者所总结出来的问题恐怕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问题无疑会让很多学者耿耿于怀、不吐不快。

再说到法律界的那些事,更是让人义愤填膺:首先是旷世奇冤的案件层出不穷。很多“杀人犯”被处决多年之后才发现原来此案并不是他/她所为。其次,让人尽毁信仰的违法办案与司法不公。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基层执法者、很多高层的领导,总是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至于公平、正义、法治,真不知被遗忘到哪里去了。以至于司法公信沦丧、公权总是受到质疑。第三,打压律师如家常便饭。律师是法治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权利与权力对抗中代表权利的重要一极。如果连专门为公民维权的律师都惨遭打压、迫害,面对强势的公权力,公民权利又怎能维护?面对这些司法乱象,难道也要教法律的老师们默不作声吗?

…………

面对中国的这些病灶,作为共和国公民的大学教师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学者该如何面对?难道要熟视无睹、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吗?像鸵鸟一样把头深深地埋进沙土里假装看不见吗?我看任何有血性的学者都做不到。委婉地、温柔地、深情款款地规劝、呼吁和哀求吗?面对众多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只说它的好、不能说它的坏,或者在说它的坏时、只能委婉地批评。在我看来,凡是对祖国、对社会还有一份良知和情怀的学者在面对众多社会问题时都应该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慷慨激昂地揭露与批判。

曾经有一位央视新闻制片人离职时说:当下的中国,一个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就是最危险的现象,就是——缺少真话。敢于说真话,敢于揭露和批判,这才是学者真正的天职。

四、学者的天职在于揭露与批判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只有揭露和批判,才能彰显做为学者的价值。社会科学的学者与自然科学的学者存在价值并不一样。自然科学的学者旨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揭示自然规律,进而造福人类。而社会科学的学者则旨在发现社会问题、把社会运行的规律告知人们,让人们循着规律去开展社会活动,如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就揭示出来进行批判,以此警醒人们。

因此,社会科学学者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揭示和批判一切社会问题,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否则,社会科学学者真的会成为人们所鄙视的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甚至被人们骂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等。

学者与医者一样,都是为患者寻出病根、病灶,然后对症下药、治病救人。不同的是,医者医治的对象只是每个具体的个人,而社会科学学者“医治”的对象却是社会这个“患者”,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阶层的学者“医治”的是不同社会环境、领域中的“社会的患处”——即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医者父母心,学者同样关切着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大众也有着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所以也象医者一样,对“患者”时以提醒、时以劝告、时以斥喝、甚至于鞭挞,无不是为了让社会注意“身体”、了解“病状”、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当社会不予慎重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情”时,学者应以当头棒喝。这一切都需要学者有敢干揭示和批判社会问题的精神和勇气。如果医者,一味地宠着患者、惯着患者、瞒着患者,一味地奉承讨好,明明患者身染重病而告之健康,明明死期不远而告之并无大碍,那岂不是害了患者的性命吗?

因此,学者的真正使命在于揭露和批判社会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转自: 湖湘人文读书会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