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作人:公共决策,不能缺少反对意见

谭作人
彭州石化原计划共三期工程,总投资75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年产32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中石油竟争对手中石化的天津炼化基地为年产3000万吨级)。2008年5月4日成都望江路散步后,在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和成都市社会各界的持续反对下,被迫压缩至当前规模(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占地6000亩,总投380亿元),二三期中下游石化产品加工项目分散迁至新津彭山一带。在我与石化基地管委会,市环保局,市委宣传部的当面沟通中,始终坚持全部迁出,另行选址。遗憾的是,因为两蒋一周(蒋洁敏蒋巨峰周永康)的保驾护航并坐镇指挥,最后只迁出了二三期工程,留下了一期炼化工程,遗害至今!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当年的反对派,超大型炼化基地建成后,需要迁走的,该是成都了。这事说明,如果不反对,可能得到最坏结果,而反对,总是有一些效果的。

另外,我和其它人,包括艾南山教授,范晓老师,冉云飞兄,陈文辉兄,彭晓华女士,田军女士,青苔女士等在与省市政府和彭州石化的不完全不完整的交流沟通中,没有完整的表达权利。在反对和抵制活动中,包括香港媒体的支持和报道,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仍然有限,不能完全阻止公害私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在这方面,尤其在利益集团已经全面绑架国家和社会的特别时期,确有经验教训可以记取。

当前有人说,不要把雾霾问题政治化。我想问他,在中国,哪一件事情不涉及政治?地沟油苏丹红孔雀綠不政治?大水电大开发大转移不政治?只有官家的政治,没有百姓的政治,其结果,就是雾霾,就是霾葬。霾葬全体,无人幸免。

彭州石化,就是明证。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