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没有宪政,就没有公平

笑蜀

作者简介:

笑蜀,真实姓名陈敏,1962年11月生,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为独立评论人。主编《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著有《刘文彩真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背上十字架的科学——苏联遗传学劫难纪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快乐的哆嗦》是诗人陈家坪执导、拍摄的纪录片,记录两个农民工孩子的求学故事。男孩成绩很好,但因户籍问题不得不在高考前返乡读书,但从小北京长大的他,并不适应家乡的环境尤其语言环境,成绩直线下降。为了找一个环境稍稍适合他的学校,全家不得不辗转迁徙。女孩幸运得多,因为英语好,得过很多奖,于是选择出国留学,不再参与国内的不公平角逐。

我花了半个小时看完这部短片。片子的剧情简单,几乎没任何戏剧性,单就剧情而言并不吸引我。但它不仅吸引了我,而且让我陷入沉思之中。

1

教育公平纪录片《快乐的哆嗦》剧照

它仿佛一个向导,把我领回三年前轰轰烈烈的教育平权运动。以帮助农民工子弟突破户籍限制,争取与市民子弟同城高考为诉求的这场运动,部分成功了,因为从2013年起,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局部松动户籍限制,虽然条件极其苛刻,但多少总有一些农民工子弟受益。但这场运动也可以说失败了,它的主要倡导者如许志永博士,从那年起身陷囹圄。运动在严厉打压下不能不走向低潮。

2

教育平权运动现场家长被抓捕

转眼三年过去,情况又如何?民间压力被迫退潮之后,教育平权有多少进展?公权力自行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么?《快乐的哆嗦》用两个孩子的命运,再次向公众提出了这个问题。无独有偶,与此同时,江苏、湖北两地,反“减招”运动突然拔地而起,并向四川、河南等地蔓延。只不过运动的主力,从三年前的异地考生家长,变成了市民子弟家长。这两个群体或许侧重点不一样,具体诉求也不一样,甚至在三年前的同城高考运动中,还有严重的分歧与利益冲突。但所有这些,并不能改变一个客观事实,即他们其实是难兄难弟,同属于一个命运体,即都是教育不公平的受害者。只不过受害的方向与程度不同而已。

直到今天,“反减招”仍在持续。甚至产生蝴蝶效应,由“反减招”重新点燃异地高考议题,而有北京异地考生家长最近的抗议。这两个三年前一度对峙的群体,今天客观上已成呼应之势。无论市民子弟家长,还是异地高考家长;也无论高考录取率排名已经靠前的江苏、湖北家长,还是录取率叨陪末座的四川家长,谁都觉得不公平,谁都一肚子气。真是葫芦没下浮起瓢。体制至此已捉襟见肘,疲于奔命,方寸大乱。

从2013年起,社会至少给体制腾出了整整三年时间,让其独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但是解决了么?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不断深化、恶化。其实,这一切都是必然。别说三年,只要现有体制不动,哪怕向天再借五百年,体制还是解决不了,教育公平问题还是只会深化、恶化。很简单,现有体制下,这根本就是无解的问题,给多少年都解决不了。

3

追求教育公平必须有人站出来

这是因为,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全民利益分配,本质上是一个宪政问题,只能通过宪政机制来解决。岂止教育公平问题,但凡涉及全民利益分配,都是宪政问题,都只能通过宪政机制来解决,概莫能外。这类似切蛋糕,没有宪政机制来限权,来保证公平程序,掌刀的人爱怎么切就怎么切,谁也奈何不得,那当然是怎么切怎么不公平、怎么切人们怎么不满意。

高考不就如此么?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不都主要切给北京么?医疗不就如此么?最优质的公共医疗资源,不都主要切给北京么?其他诸如财政、交通、能源、水源,所有蛋糕,哪个不是最大最好的先切给北京?而这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内在逻辑。所谓高度中央集权,说白了就是按权力大小分配资源或利益。实际上就是权力占有制。并不直接创造财富的权力,成了财富的主要占有者和享受者。即公然的掠夺。掠夺之下,焉论公平?

4

著名宪法学家、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与家长们一起推动教育公平

这恰恰凸显了宪政的意义。宪政不仅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分配机制。因为宪政最强调对等交换,最强调多元博弈,最强调分权制衡。所有这些最终会导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均衡,尤其分配的均衡。而公平是什么?公平无非均衡分配之谓也。没有宪政,当然也就没有公平,也不会有教育公平。

这,正是我从《快乐的哆嗦》引出的思考,或者说,是这部片子给我的贡献。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