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不通”之劳工维权组织南飞雁的公开信

我们是南飞雁社工中心的工作人员。南飞雁是一家关注工伤工人的社工机构,从2007年起开始服务工友,并于2012年在佛山民政局注册。但在今年,南飞雁却突然被以“超出业务范围”以及只能取得“基本合格”评定为由,多个服务点被关停。我们对这些情况感到莫名其妙。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写下这么一封公开信,期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及支持。

2012-2015南飞雁的春天与寒冬

2010年,佛山发生南海本田罢工,这次罢工带动了珠三角许多工厂的罢工潮。学者估计28天的罢工中每天的经济损失达到2亿元。同年,深圳富士康发生“连环跳”,十多位年轻工友的生命被无情吞噬。

在当年一连串的工人行动、悲惨遭遇中,我们看见广东省政府正面应对问题的勇气。

2012,创新社会发展的春天

2011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提出“社会建设”理论。他说,广东是农民工用工大省,去年南海本田和深圳富士康分别发生了罢工事件和跳楼事件,今年6月广州地区增城市大墩村、潮州古巷镇又分别发生了聚众滋事事件,这些都表现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也日益凸显了广东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

几个月后的2012年3月,汪洋书记更是来到佛山高明区,为社会管理创新进行调研。调研中,汪洋书记向一位企业中的党员管理员直接提问:“工人如果希望增加福利,与厂里有了矛盾,你向着哪边?”

广东省政府以创新的社会管理观念,回应珠三角地区日益尖锐的劳资问题,令人敬佩。乘此春风,我们南飞雁社工中心也在2012年以“社工机构”的身份在佛山市民政局成功登记注册。此后,南飞雁的工作,多次被媒体报道,工作成果收到佛山的工友、市民、媒体的一致肯定。

可以说,南飞雁这些年来的发展,正切合了汪洋书记当时社会管理创新的设想,甚至是此设想以及一系列政策的产物。

2015,寒冬突至

包括南飞雁,不少广东民间组织在2012年以来迎来了前所为有的春天。大量机构借此在各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能够拿到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南飞雁也在2013年~2014年开始承接政府扶持社工机构的资金项目。

但在2014年底,民间组织的生存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曾经有着勃勃生机的创新社会管理精神快速消退。

先是包括南飞雁等一批民间组织的政府资助被突然断绝,然后在准备出台的新社会组织管理条例中,对境外资金管理的要求非常严苛。此外,我们更感觉政府从2014年底至2015年初,开始对部分民间组织开始选择性地进行收紧打压,生存空间已被降至最低点,濒临消亡。

在这过程中,各政府部门对这些民间组织各出其法,力图取消我们机构的合法生存空间。我们觉得,这段时间里政府部门的这些作为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另一方面,从2014年东莞裕元6万工人大罢工事件后广东各地人社局共同商讨社保补缴改革中可以看出,珠三角的劳资矛盾依然尖锐,社会创新管理仍然需要继续,民间组织仍有存在的必要。

与律所合作超出业务范围?

今年6月,南飞雁社2014年检被评定为属于“基本合格”,机构负责人何晓波去佛山社管局咨询原因,工作人员称评定南飞雁2014年年检为“基本合格”的理由之一是有超出章程规定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这一理由是明显没有根据的,我们自2012年机构注册起,机构所开展的活动都依法律法规开展,并在机构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进行。

南飞雁的章程中规定的业务范围为:“为有关单位、社区、家庭或个人提供专业化社工咨询、辅导和各类社工服务;扶助残疾人活动,为劳动就业、文化、卫生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等。”跟机构的章程和宗旨一样,从机构注册开始,南飞雁一直专注服务外来工,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具体有:为外来工社区的流动儿童开展课外辅导、社区影院、周末兴趣班、寒暑假开展夏(冬)令营等服务;每月组织志愿者探访因工伤住院的工人,援助工伤工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组织法律公益讲座,提高工人及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引导通过正当的程序和渠道,依法有序地表达诉求等。

在机构被被评定为年审“基本合格”后,机构负责人何晓波去民政局咨询,工作人员称南飞雁与律师事务所的活动超出业务范围。但是,在《社会组织应严格按照章程依法开展活动》一文中佛山社管局并未公开说明南飞雁社工中心的超出业务范围情况的具体内容,也没有解释工作人员的口头答复“与律所合作”为何是超出业务范围。所以界定社会组织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具体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社工机构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鼓励跨界合作,链接社会资源去解决社会问题,但南飞雁又被指出和律所的合作属于违规并超出业务范围是否显得很违和呢?况且,机构章程未规定不得与律所合作,那便可视为在业务范围之内。李克强总理也讲到,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的社会组织立法对《公司法》有很多模仿,市场如此自由,社会组织为何不能“自由地”在法律法规下展开活动,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呢?

南飞雁的工伤工作

2012年6月6日,佛山市人社局发布数据,2011年佛山市(不含顺德区)受理的工伤认定申请有17367宗,被认定为工伤者17052人,平均每天47人。其中工伤事件多为断指。

佛山工伤数字之多,令人震惊。而且在2012年之后,佛山的工伤数据难以得知。

南飞雁作为佛山唯一关注工伤的社工机构,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工伤工友维护权益,以及对受伤的工友进行心理援助。在2012年佛山公布佛山一年发生17000起多工伤事故时,南飞雁在那一年接待了超过1300位的工伤工友。我们服务了如此之多的工友,但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工友在遭受工伤之后无法寻找求助途径,他们的人生、家庭可能就此顿时陷入困境。

工伤探访不可或缺

尽管《工伤保险条例》的落实已经让许多工伤工友受惠,尽管政府与工会也在做着许多事情在帮助工伤工友,我们相信南飞雁所做的工伤工作是具有进步性的。

今年,深圳工会的微信账号推出工会的工伤医院探访活动宣传,但这样的工伤医院探访的模式,我们已经持续探索多年。

广州工会也早已开始对工伤工友进行探访,曾任广州工会主席的陈伟光在其著作《忧与思》中这么总结到:

“广州总工会也开展工伤探访,中央财政给我们拨了40万元经费,用于工伤探访。但是我们惊讶地发现,年底的经费居然用不完,有结余。广州这么大一个城市,又逢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大大小小的工伤事故应该不计其数,别说40万元,4000万元都不够用。后来我们发现了原因,根子还在于我们的行政化倾向,我们要工伤信息只知道找劳动部门要,但劳动部门掌握的工伤信息都是企业上报上来的。一方面,报上来信息的都是规范的企业,他们会依照法律标准,足额赔偿工人,不用我们来维权。另一方面,大量发生工伤事故的企业是不会报信息的,而我们实际上根本无法掌握到这些信息。所以,才出现我们的钱花不出去的尴尬。但劳工NGO的工伤探访就不是这样的方式,他们都跟各个医院挂钩,通过与各医院搞好关系,掌握真实的工伤信息,因为只要发生工伤事故,总是要来医院的,但不见得会告诉劳动部门。所以,就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我们工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意识问题,正是由于长期的机关化和行政化,我们习惯官对官的方式而实际上正在远离工人群体。”

不敢说我们的工作做得有多么科学、漂亮,但只知道,因为我们都是工人出身,而且是受过工伤的工人,清楚了解一位工伤工人的担忧是什么。

南飞雁在服务工伤工人方面,缓解了工伤工友的情绪,把负面的创伤情绪降低到了最低点。作为一个由工伤工人发起的社工机构,我们知道,工伤工友需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创伤,其未来的生活、家庭成员的变故(许多工伤工友的配偶因担忧未来生活质量而分开)、再就业、老人子女的抚养等才是他们最担忧的。

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不是几万块就能解决的。

依法维权有助社会稳定

在我们多年的工作中,陪伴工友从心理创伤中走出来,这是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同时,还会为工友提供法律知识,协助工伤工友获得本应有的工伤赔偿。我们一直以来坚决支持工伤工友的维权。

维权一词,不知从何时开始,竟似乎与政府的维稳工作有了对立。但我们知道,协助工友的维权,不仅满足了工友的需求,而且是响应了政府的工作精神。

2011年11月,在广东省依法化解基层矛盾现场会上,汪洋同志在讲话中指出: “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道,就是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以保障权利促进相对的利益均衡,以利益的均衡求得社会的稳定。所以,合法的维权就是维稳,维护了民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

陈伟光主席在《忧与思》中也讲到:“我们一定不能让维稳和维权的关系对立, 它们应该是一种因果关系,维权在先,维稳在后。平常不维权,劳资关系问题一大堆,积压着很多矛盾,就会威胁社会稳定,而通过表面维稳是无法带来真正的社会稳定的。”

南飞雁一直以来,坚持给工伤工友宣传法律,鼓励工友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过程中以最大的努力让工友认识到极端、激进的方式,会更多地伤害自己、伤害社会。我们的工作模式和方向,与政府所倡导的是一致的。所以,政府不应打压像南飞雁这样的NGO、民间组织,反而是应该给我们开放更大的空间,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让我们更好地服务工友、服务社会。

南飞雁社工服务中心

2015年10月15日

本文发布在 时政博览. 收藏 永久链接.

2 则回复 “此路不通”之劳工维权组织南飞雁的公开信

  1. Pingback: China’s Latest Crackdown on Workers Is Unprecedented | TipsyTube | Read and Ejoy News

  2. Pingback: China’s Latest Crackdown on Workers Is Unprecedented | The Nation – Slinking Toward Retiremen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