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四:大难之初拷问“拷问”,这合适吗?

王五四0

昨天,《环球时报》发社评称:大难之初拷问天津市,这合适吗?

天津灾难之后,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可能是最早在网络上公开发表声明援助灾区的创业家,李想发布微博称,将拿出100万人民币,作为在8.12事故中牺牲的消防员子女的教育经费,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这份声明中,李想还特地标注”经费仅适用于我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相关经费,不适用任何私立学校的相关教育经费;且此经费仅限于8.12事故,如果经费后期不足以支撑上述目的,将保证持续补充经费。”,我不想否认李想爱心的纯净,只是想说,这件事情的难度不在于你拿多少钱,而在于你会不会知道牺牲的消防员都有谁?灾难中的伤亡人数一直都是个难题,不论官兵还是平民。

本来关于灾难中问责是不是添乱的话题不想多说,今天微信官方一位工作人员在群里说“一出事,只要骂政府,绝对正确,这合理吗?”,问这类问题或者相信此类逻辑的人不少,通俗点说,民众纳税并让渡权力形成政府,出了公共灾难不找政府,难道要找你妈吗?《环球时报》针对此问题出了篇文章《大难之初拷问天津市,这合适吗?》,文中首先说“对消防人员英勇牺牲和天津市民志愿参与救援的称赞与对灾难原因和救援不利的质疑、挖苦混合在一起,后一种声音经互联网传播显得更加醒目、突出。天津市是在重重压力之下开展救援,度过灾难后第一天的。”,关于消防人员的牺牲,网络上鲜有对生命逝去的不敬,大家质疑的是,是不是因为不当的指挥程序造成了无辜的伤亡,“挖苦”这类情绪化的语言网络上也不多见,而《环球时报》身为一家严肃而正经地媒体特意指出这点,显然既不严肃也不正经。再者“天津市是在重重压力之下开展救援,度过灾难后第一天的”这句话更像是剧本化的说明,为救援的不力或者不当寻找借口,说网络上的言语给救援造成压力,这究竟是拔高了言论在这国的作用还是低估了网警在这国的作用,不论怎样,不管网络如何澎湃,现场的救援是不会受影响的,难不成救援者救援之前先要诵读网民的心声?《环球时报》所说的“质疑、拷问”,即便属实,这也属于公民固有的权利,没有什么合不合适的,唯一不合适的就是《环球时报》在这里的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环球时报》说“互联网时代,出了重大事故后投身救灾的一方常常要在尖刻的舆论环境中工作,那种英雄史诗般的救灾氛围已难重现。”,不知道《环球时报》写这篇文章的人是不是喜剧编剧出身,救灾工作和舆论环境看似相关,在线下实则是分得很开,先有救灾举动,后有网络舆论,救灾是否科学和专业,与舆论如何说扯不上半点关系,为救灾的不利找到舆论压力的借口,实在是心黑,不仅推托了责任,还借口封杀了言论的自由,救灾本就没有什么史诗般的氛围,那种你所描述的“英雄史诗般的救灾氛围”,希望在你家能够实现。

《环球时报》说“每起工业灾难发生,必有失职者。所以事后的调查和追责如今已成灾难处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昨天是大爆炸发生的第一天,一些明火尚未扑灭,救治伤员是当务之急,可以想象天津及国家相关救灾部门的工作是多么紧迫,多么需要众志成城。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些人把种种质疑像机关炮一样连发射向救灾者。”,还是那些话,还是老生常谈,追责会耽误救灾?别逗了,群众虽然经常看新闻联播,但也经常看重大灾难,道理不难懂,你救你的灾,我问我的责,两不相误,问责不会影响救灾,只会更好地预防下次灾难的发生和提升灾难中救援的质量。《环球时报》此番言论,已经属于祸国殃民。

《环球时报》说“比如个别人在灾难之初集中提出一连串质问,做出拷问救灾力量的姿态,其效果就是不好的。这样的拷问引导了公众对救灾力量的不信任,在后者最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时候,把公众与他们从精神上隔开。”,对于在救灾中英勇付出的人员,人们报以感激和尊重这是人之常情,并不会因为一些反向的舆论引导而改变,同样,当在救灾中出现问题时,人们一样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的渠道也只有线上网络,并不会影响线下的实际救援,环球所谓的公众对救灾力量的信不信任,关键还是在救灾的过程和结果,公众不是傻逼,《环球时报》倒像是个自说自话的人。

《环球时报》拿美国的911事件作对比,它说“9·11双子塔的突然倒塌埋葬了数百救援者,难道美国人应当在第一时间质疑为何不及时撤出救援队伍吗?”,首先911是突发恐怖事件,天津是危险品储存事故,911时消防队员介入处置的是恐怖事件的尾声,而天津事件里消防队员介入处置的是进行时,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消防队员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你可以尊崇,但尊崇的绝不是牺牲,处理危险事故更不能凭一腔热血,科学专业的处置是对己对他人的负责,一味地鼓吹英勇只为掩盖现实的弊端。

《环球时报》说“我们知道,中国互联网舆论场上不分时间场合对象地热衷质疑,有其客观成因。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危机关头不善于与舆论互动,喜欢“低调报道”,是这类问题频繁出现的根源之一。因此走出这一长期困境需要双向努力,官方和民间都需承担各自的责任。”,所谓的互联网舆论场热衷质疑,只不过是对现实事件的投射,没有现实的荒诞,哪来的网上质疑,对于网上质疑的打压并未减少,但为何民不畏打压质疑越来越多? 该承担责任的恐怕是官方。

不论是普通百姓的遇难,还是消防官兵的牺牲,人人为之悲恸,所谓的“拷问”也只是希望惨剧不要再次或者多次发生,是为了敦促相关部门做好后续的工作,道理显而易见,民意不言而喻,《环球时报》不遗余力地抹黑相关质疑,这在大难之初,合适吗?

“王枪枪”被封一周,暂挪至此处。 关于天津,不想说太多,应该是最后一篇,各位保重。

本文发布在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