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赋宇:专制国家为何要闭关锁国

Facebook在哪里,自由就在哪里。

这话虽不能说绝对正确,但似乎没有错到哪里。有人说,看互联网地图,你就能看到这个世界哪些是自由民主国家,哪些是专制国家。大凡Facebook、Twitter、Google这几家网站能够自由访问的国家,基本上属于自由民主国家,而对这几家网站进行封锁的国家,基本上属专制国家。

为什么专制国家都喜欢闭关锁国?

比如朝鲜(有些人也许认为朝鲜是共产主义国家),大多数人都明白,只要其对外开放,它的国家和国民就会变得富裕起来,不至于年年闹饥荒,年年来要钱,而朝鲜前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到访中国,甚至一年多访,但为什么他们宁肯国民穷死饿死,也要死死锁住国门不愿开放呢?

这,我想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国人体会更深刻,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毛泽东时代又一次闭关锁国了。前一次闭关锁国的结果是被人家的船坚炮利打败了,并产生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一次闭关锁国更具有戏剧性,因为它竟然发生在20世纪,结果是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革,不仅把国家逼至崩溃边缘,更把国民的智力降低。

不过,这样做的结果也有好处,就是让它的大多数国民相信这样做是正确的而且唯一正确。我很小时候,家里很穷,我自己也没有经历过“文革”,家里穷得没肉吃,也没新衣服穿,但那时总是感到无比幸福,感觉自己太幸运了能生在中国,而中国能有毛主席、华主席这样伟大的红太阳。谁说他们不好,必定跟谁过不去。我想这是当时大多数国民的状况。闭关锁国成功地降低了大多数国民的智力水平。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多的国民必然支持专制统治,它能够加强其安全感。我想这是专制国家选择闭关锁国最根本的原因。

现代专制比古代专制有着更强烈的闭关锁国的倾向,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比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要封闭得多,以至于20世纪30年代,整个欧洲差不多已经不知道苏联是什么样子了,斯大林为了向外界美化苏联,邀请一批欧洲作家访问苏联,这些被蒙蔽的作家回来后大肆鼓吹一通,把苏联写得天堂似的(少数作家另外,罗曼·罗兰则明显出现人格分裂,自己的日记和他宣传的大不一样),其实,这个天堂刚刚经历了一场人间惨剧:由于集体农庄,数百万苏联人被饿死了,但这些惨剧,这些被邀请的作家是看不到的。

部分现代专制国家和古代国家闭关锁国的方式有所不同,现代专制国家有时候并不拒绝人流(旅游)、物流(贸易)的交往,最主要的信息管制,压制新闻自由。汉字“聪”为什么有“耳”字旁,因为只有收听外部的信息,人才会变得聪明。外部信息传进来,国民变聪明了,他就会怀疑你的统治是否合法,官员是否滥用公权,法院判决是否公平,他能否有言论自由—–麻烦了,这统治还能维系下去吗?

制度经济学有个观点,它把制度成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维系既有社会运作的成本;一种是改变既有社会的成本。但前者的成本超过后者时,那么,社会变革迟早必然要发生。而在导致社会变革发生的成本中,讯息费用是最重要一环。讯息费用降低会导致变革的成本骤降,专制的危机来临。这就是现代专制国家总是虎视眈眈进行信息管制的原因,这就是这些国家拒绝facebook、twitter、google的理由所在。

法国革命,由美国革命引起,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革命讯息传递到了法国,导致法国革命的成本大幅下降了,“茉(mo)莉(li)花革命”起于突尼斯,却引发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颜色革命火种,也是这个道理。

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全球竞争,让“落后就要挨打”成为一种国际规则,工业革命之后,专制和独裁基本上成了落后的同义词,因为专制不利于现代科技发展,但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导下全球殖民体系结束了,落后也并不一定会挨打,专制统治者又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国家落后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他们得管住信息,最好是闭关锁国。

转自《三剑客》

本文发布在 公民报道, 公民评论. 收藏 永久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